百姓故事|两个人,一根绳,向“光”奔跑
看不见的奔跑,看得见的“光”。

百姓故事|两个人,一根绳,向“光”奔跑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3-03-17

记者手记

看不见的奔跑,看得见的“光”

50岁的重庆人卢为是马拉松跑友,42.19公里的全马,他跑进3小时09分。

他也是一名视障人士陪跑员,曾作为主陪跑之一,陪国内视障跑者首次完成100公里“超马”。

从独自追风,到牵着视障跑友一起追“光”,8年陪跑后,他又发起成立“黑暗跑团”重庆站,吸引上百名志愿者和视障跑友加入。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黑暗中奔跑,总有一束“光”指引。

一次临时的陪跑

2月的一个周末,龙头寺公园,早上8点刚过就已热闹起来。从四面八方赶来的视障跑友陆续聚集到公园北门的广场,有的早上7点过就出门,倒了两趟地铁。

这是“黑暗跑团”重庆站今年的首场活动,一周前群里发出信息,20个视障跑友名额很快被“抢空”。

“小玲到没?”“用嘴巴讲怎么跑!”“陪跑绳套牢‘搭子’的手腕!”

当一个人看不见的时候,其他感官就会更加敏锐,并且形成记忆。人群里,卢为的嗓门提得很高,说话直奔主题,视障跑友听着他的声儿作指引。

热身、分组、出发!

一根拇指粗的陪跑绳牵起并排的两个人,陪跑志愿者手里攥一个绳扣,另一头套进视障跑友手腕,拉紧、放松,都是志愿者发给他们的信号。

“我跑起来了?”第一次在公园里迈开步子,51岁的视障跑友覃飞有点恍惚,略显僵硬的动作,分不清是走、是跑,微风已迎面扑来。

“跑起来了!”卢为声音里带着欢愉,脚下小跑到队伍一侧,拿起手机,咔嚓记录下这瞬间。

时间倒回到8年前,卢为的第一次陪跑。

2015年,北京马拉松。

那时的卢为体重170斤,和眼前身材匀称、健硕的他“胖若两人”。

“最初跑步,为了减肥。”身边有朋友因过度肥胖患病离世,这对体重曾超190斤的卢为触动很大。他想动起来,可实在太胖,跑一两公里就喘得不行,年过40岁才开始参加马拉松,朋友都担心带不动他。

不服输的劲儿被激起,卢为给自己定下计划,每天跑上1小时,1公里、3公里、5公里……距离越跑越长,身体越来越轻。

到北京马拉松时,卢为给自己报了全马:42.19公里。

可到比赛时,他却放慢了脚步,因为跑步“搭子”严伟出现了。

“他(严伟)戴着墨镜,还有人用绳牵着他跑。”好奇让卢为不自觉地跟上去,才发现严伟衣服背后印着“视障”两字。

严伟是国内知名的视障跑者,出生不久患上视网膜瘤,从此黑暗中的孤独如影随形。北京马拉松也是严伟首次参赛,比赛中,他和陪跑员不小心跑散了。

一直跟在旁的卢为接力牵起陪跑绳,陪着严伟继续向前。就这样,两个首次跑马拉松的人,开始了人生的牵绊。虽一路跌跌撞撞,但短暂的搭档后,严伟对这个热情的重庆崽儿产生了极大信任。

“此前顶破天,就是扶视障人士过马路。”卢为没想过,跑步还能帮到别人。

一根绳牵起的信任

北京马拉松后,卢为对视障陪跑念念不忘。2017年,他看到“黑暗跑团”招募陪跑员,陪跑对象正是严伟。他立即报了名,正式成为了一名陪跑志愿者。

“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的感受?”大多数陪跑者要进行赛前训练,先体验一遍“黑暗中的奔跑”——蒙上双眼,在跑道上由正常人带领往前跑。“最初根本不敢大步向前,因为你不知道前方是什么,牵着你的人可以信任吗?”卢为说。

信任,是在陪伴中逐渐建立起来的。

严伟来重庆参加马拉松,卢为主动邀请他到家里做客。卢为经营着一家日化品代理公司,白天他带着严伟一起上班,一起和朋友吃火锅……

江边散步时,严伟触摸着大小不一的石头,捡起、抛出、听水声,兴奋得像个孩子,迟迟舍不得离开。卢为觉得,那一声声水花声,在严伟脑海里绘成了一幅景,他“看见”了长江。

夜晚,两人又一起来到工商大学训练。

卢为关注着严伟的步伐大小、摆臂频率、速度快慢,记录下一组组训练数据,两人一起分析、改进。

温暖的陪伴,让严伟放心地把自己交给卢为。

卢为也总结出一些陪跑技巧:最佳状态是陪跑绳半紧,握在手里感觉不到阻力。陪跑绳拉直了,说明两人奔跑一快一慢;晃晃悠悠,则是两人的方向出现了偏差。

马拉松赛道上,陪跑志愿者往往是一个团队,有人前方呼喊开道,有人牵着陪跑绳引领方向,还有人随时帮忙提供补给,分工协作,只为视障跑友无障碍奔跑。

不过,总有各种突发状况。刚出发时,人太多,挤来挤去,卢为边陪跑边高声提醒“视障跑者,请避让”,遇到戴着耳机没听到的,需要轻轻拍下提醒,“有人不理解,投来异样的眼神,还有的脾气不好,恶语相向。”

这时怎么办?

“‘对不起’‘不好意思’挂在嘴边,继续跑咯。”卢为的音调软下来,咧着嘴笑。

陪跑久了,卢为在跑圈小有名气。视障跑友听说是他陪跑,“放心!”

这份信任,卢为很自豪,也倍加珍视。

到外地陪跑,卢为都会提前到,了解视障跑友跑步的习惯、配速,细到他们习惯陪跑在左或在右,喜欢喝哪种功能饮料……

电影《了不起的老爸》在重庆拍摄时,剧组邀请他作为视障人士陪跑员的技术指导。电影上映后,视障跑者与陪跑员间的故事打动不少人,卢为觉得,这也是让大家了解视障跑友和陪跑者的窗口。

一场相互成就的追“光”

10点半过,大家陆续跑回广场,身上都冒着热气。

“迎着风的感觉太好了,下次我还来!”跑下5公里的覃飞兴奋极了:“第一次撒开腿跑,相信今年我也可以在马拉松赛场上‘飞’起来。”

平日里,覃飞守在按摩店里,极少出行,没客人的时候,就用读屏功能玩手机、打发时间。在跑道上,他有了“呼朋唤友的快感”,“看见或看不见的,都跑呗!”

“我们一定陪你!”卢为声音笃定。

8年陪跑,卢为一次次见证着视障跑友站上跑道,拿到人生中第一块马拉松奖牌。他们对精彩生活、恣意运动的渴望深深触动着卢为,成为他发起“黑暗跑团”重庆站的动力。

“黑暗跑团”2016年在上海成立,此后逐渐扩展到北京、南京、杭州、成都等地,是一个陪视障人士跑步的公益组织。

兰霞是第一批加入“黑暗跑团”重庆站的陪跑志愿者,也是马拉松赛的常客,半马成绩1小时22分。在她看来,赛场上,陪跑者是没有名次的,能够坚持多年很了不起,她也想像卢为一样,用跑步去陪伴需要的人,完成一趟趟“旅程”。

“这是一场双向奔赴,没有谁是真的‘陪跑者’。”卢为说。

2020年,严伟参加全盲跑者百公里挑战赛。此前,他前往国外参赛,成为国内首位完成波士顿马拉松的全盲跑者。

100公里超级马拉松,许多视力正常的跑友都不敢尝试,加上严伟速度很快,作为陪跑,要跟上他,对卢为是挑战。

赛前4个月,卢为拼命提速度、练耐力,“有时跑到最后,手臂摆动到抽筋,腿部也有痉挛迹象。”

比赛在上海大宁公园举行。陪跑到50多公里时,卢为体力渐渐不支,“闪过放弃的念头,但短暂休息后,脚步不自觉又跟了上去。”

严伟虽然看不见,但马拉松全马最好成绩跑进3小时11分,能陪跑下来的志愿者水平也不低。他知道,那些陪跑的人,放弃了自己的成绩,成就了他。

“与其说是我陪严伟完成了一次次比赛,还不如说是他让我实现了一次次自我突破。”卢为说。

“他们乐观、自信,对生活充满热爱,也很暖心。”首次陪跑,兰霞就被这群坚韧的人感动。当天她的陪跑队友一直放不开脚步,跑了一段距离后,寒风吹在脸上,队友突然开口“兰姐,你跑快点吧,不要冻着了”。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加入“黑暗跑团”重庆站,陪跑志愿者超百人。

点点星光,汇聚成炬。有了志愿者支持,卢为也计划增加线下活动次数。他相信,一根绳,可以“牵”着视障人士走出家门、迎风奔跑,一起追“光”。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刘艳/文

张质、受访者/图 

张质/视频 

蒋曦/包装 

林楠/主持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hualongbaoliao,报料QQ:3401582423。)

分享
新浪微博

百姓故事|两个人,一根绳,向“光”奔跑

2023-03-17 06:00:00 来源:

记者手记

看不见的奔跑,看得见的“光”

50岁的重庆人卢为是马拉松跑友,42.19公里的全马,他跑进3小时09分。

他也是一名视障人士陪跑员,曾作为主陪跑之一,陪国内视障跑者首次完成100公里“超马”。

从独自追风,到牵着视障跑友一起追“光”,8年陪跑后,他又发起成立“黑暗跑团”重庆站,吸引上百名志愿者和视障跑友加入。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黑暗中奔跑,总有一束“光”指引。

一次临时的陪跑

2月的一个周末,龙头寺公园,早上8点刚过就已热闹起来。从四面八方赶来的视障跑友陆续聚集到公园北门的广场,有的早上7点过就出门,倒了两趟地铁。

这是“黑暗跑团”重庆站今年的首场活动,一周前群里发出信息,20个视障跑友名额很快被“抢空”。

“小玲到没?”“用嘴巴讲怎么跑!”“陪跑绳套牢‘搭子’的手腕!”

当一个人看不见的时候,其他感官就会更加敏锐,并且形成记忆。人群里,卢为的嗓门提得很高,说话直奔主题,视障跑友听着他的声儿作指引。

热身、分组、出发!

一根拇指粗的陪跑绳牵起并排的两个人,陪跑志愿者手里攥一个绳扣,另一头套进视障跑友手腕,拉紧、放松,都是志愿者发给他们的信号。

“我跑起来了?”第一次在公园里迈开步子,51岁的视障跑友覃飞有点恍惚,略显僵硬的动作,分不清是走、是跑,微风已迎面扑来。

“跑起来了!”卢为声音里带着欢愉,脚下小跑到队伍一侧,拿起手机,咔嚓记录下这瞬间。

时间倒回到8年前,卢为的第一次陪跑。

2015年,北京马拉松。

那时的卢为体重170斤,和眼前身材匀称、健硕的他“胖若两人”。

“最初跑步,为了减肥。”身边有朋友因过度肥胖患病离世,这对体重曾超190斤的卢为触动很大。他想动起来,可实在太胖,跑一两公里就喘得不行,年过40岁才开始参加马拉松,朋友都担心带不动他。

不服输的劲儿被激起,卢为给自己定下计划,每天跑上1小时,1公里、3公里、5公里……距离越跑越长,身体越来越轻。

到北京马拉松时,卢为给自己报了全马:42.19公里。

可到比赛时,他却放慢了脚步,因为跑步“搭子”严伟出现了。

“他(严伟)戴着墨镜,还有人用绳牵着他跑。”好奇让卢为不自觉地跟上去,才发现严伟衣服背后印着“视障”两字。

严伟是国内知名的视障跑者,出生不久患上视网膜瘤,从此黑暗中的孤独如影随形。北京马拉松也是严伟首次参赛,比赛中,他和陪跑员不小心跑散了。

一直跟在旁的卢为接力牵起陪跑绳,陪着严伟继续向前。就这样,两个首次跑马拉松的人,开始了人生的牵绊。虽一路跌跌撞撞,但短暂的搭档后,严伟对这个热情的重庆崽儿产生了极大信任。

“此前顶破天,就是扶视障人士过马路。”卢为没想过,跑步还能帮到别人。

一根绳牵起的信任

北京马拉松后,卢为对视障陪跑念念不忘。2017年,他看到“黑暗跑团”招募陪跑员,陪跑对象正是严伟。他立即报了名,正式成为了一名陪跑志愿者。

“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的感受?”大多数陪跑者要进行赛前训练,先体验一遍“黑暗中的奔跑”——蒙上双眼,在跑道上由正常人带领往前跑。“最初根本不敢大步向前,因为你不知道前方是什么,牵着你的人可以信任吗?”卢为说。

信任,是在陪伴中逐渐建立起来的。

严伟来重庆参加马拉松,卢为主动邀请他到家里做客。卢为经营着一家日化品代理公司,白天他带着严伟一起上班,一起和朋友吃火锅……

江边散步时,严伟触摸着大小不一的石头,捡起、抛出、听水声,兴奋得像个孩子,迟迟舍不得离开。卢为觉得,那一声声水花声,在严伟脑海里绘成了一幅景,他“看见”了长江。

夜晚,两人又一起来到工商大学训练。

卢为关注着严伟的步伐大小、摆臂频率、速度快慢,记录下一组组训练数据,两人一起分析、改进。

温暖的陪伴,让严伟放心地把自己交给卢为。

卢为也总结出一些陪跑技巧:最佳状态是陪跑绳半紧,握在手里感觉不到阻力。陪跑绳拉直了,说明两人奔跑一快一慢;晃晃悠悠,则是两人的方向出现了偏差。

马拉松赛道上,陪跑志愿者往往是一个团队,有人前方呼喊开道,有人牵着陪跑绳引领方向,还有人随时帮忙提供补给,分工协作,只为视障跑友无障碍奔跑。

不过,总有各种突发状况。刚出发时,人太多,挤来挤去,卢为边陪跑边高声提醒“视障跑者,请避让”,遇到戴着耳机没听到的,需要轻轻拍下提醒,“有人不理解,投来异样的眼神,还有的脾气不好,恶语相向。”

这时怎么办?

“‘对不起’‘不好意思’挂在嘴边,继续跑咯。”卢为的音调软下来,咧着嘴笑。

陪跑久了,卢为在跑圈小有名气。视障跑友听说是他陪跑,“放心!”

这份信任,卢为很自豪,也倍加珍视。

到外地陪跑,卢为都会提前到,了解视障跑友跑步的习惯、配速,细到他们习惯陪跑在左或在右,喜欢喝哪种功能饮料……

电影《了不起的老爸》在重庆拍摄时,剧组邀请他作为视障人士陪跑员的技术指导。电影上映后,视障跑者与陪跑员间的故事打动不少人,卢为觉得,这也是让大家了解视障跑友和陪跑者的窗口。

一场相互成就的追“光”

10点半过,大家陆续跑回广场,身上都冒着热气。

“迎着风的感觉太好了,下次我还来!”跑下5公里的覃飞兴奋极了:“第一次撒开腿跑,相信今年我也可以在马拉松赛场上‘飞’起来。”

平日里,覃飞守在按摩店里,极少出行,没客人的时候,就用读屏功能玩手机、打发时间。在跑道上,他有了“呼朋唤友的快感”,“看见或看不见的,都跑呗!”

“我们一定陪你!”卢为声音笃定。

8年陪跑,卢为一次次见证着视障跑友站上跑道,拿到人生中第一块马拉松奖牌。他们对精彩生活、恣意运动的渴望深深触动着卢为,成为他发起“黑暗跑团”重庆站的动力。

“黑暗跑团”2016年在上海成立,此后逐渐扩展到北京、南京、杭州、成都等地,是一个陪视障人士跑步的公益组织。

兰霞是第一批加入“黑暗跑团”重庆站的陪跑志愿者,也是马拉松赛的常客,半马成绩1小时22分。在她看来,赛场上,陪跑者是没有名次的,能够坚持多年很了不起,她也想像卢为一样,用跑步去陪伴需要的人,完成一趟趟“旅程”。

“这是一场双向奔赴,没有谁是真的‘陪跑者’。”卢为说。

2020年,严伟参加全盲跑者百公里挑战赛。此前,他前往国外参赛,成为国内首位完成波士顿马拉松的全盲跑者。

100公里超级马拉松,许多视力正常的跑友都不敢尝试,加上严伟速度很快,作为陪跑,要跟上他,对卢为是挑战。

赛前4个月,卢为拼命提速度、练耐力,“有时跑到最后,手臂摆动到抽筋,腿部也有痉挛迹象。”

比赛在上海大宁公园举行。陪跑到50多公里时,卢为体力渐渐不支,“闪过放弃的念头,但短暂休息后,脚步不自觉又跟了上去。”

严伟虽然看不见,但马拉松全马最好成绩跑进3小时11分,能陪跑下来的志愿者水平也不低。他知道,那些陪跑的人,放弃了自己的成绩,成就了他。

“与其说是我陪严伟完成了一次次比赛,还不如说是他让我实现了一次次自我突破。”卢为说。

“他们乐观、自信,对生活充满热爱,也很暖心。”首次陪跑,兰霞就被这群坚韧的人感动。当天她的陪跑队友一直放不开脚步,跑了一段距离后,寒风吹在脸上,队友突然开口“兰姐,你跑快点吧,不要冻着了”。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加入“黑暗跑团”重庆站,陪跑志愿者超百人。

点点星光,汇聚成炬。有了志愿者支持,卢为也计划增加线下活动次数。他相信,一根绳,可以“牵”着视障人士走出家门、迎风奔跑,一起追“光”。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刘艳/文

张质、受访者/图 

张质/视频 

蒋曦/包装 

林楠/主持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hualongbaoliao,报料QQ:3401582423。)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邓环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