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重庆行动专题报道②从“星星之火”到“遍地开花” 重庆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前达到“2030”规划目标-华龙网

健康中国重庆行动专题报道②从“星星之火”到“遍地开花” 重庆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前达到“2030”规划目标

2025-04-11 18:28:24 来源: 第1眼TV-华龙网

开栏语:2016年,“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2019年,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公布,再次让“健康中国”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多年来,重庆市扎实推进健康知识普及、合理膳食、全民健身、妇幼健康促进、心理健康促进等健康中国重庆行动15个专项行动,积微成著、聚沙成塔,交出了一份亮眼的健康中国行动“重庆答卷”。

 

2019年,一粒关于健康的种子于无声处悄然萌芽。在五年时光的细腻雕琢下,健康中国重庆行动中的健康知识普及专项行动,以创新为翼,以行动为笔,不仅唤醒了人们对健康的渴望,更探索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路径,引领巴渝人民踏上提升健康素养的征途。

 

有他们在,癌症似乎没那么可怕

6岁,本应是活跃在幼儿园、操场、游乐园的美好时光,但是小敏(化名)却因生殖细胞瘤被困在了病房,需要进行30个疗程的放疗。癌症带来的疼痛、放疗带来的各种不适,足以压垮一个成人,然而在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专门为放疗孩子打造的健康科普基地——H28治愈星球,小敏却重新找回了笑容:“在这里我们和别的小朋友一样,可以笑、可以闹,可以唱歌跳舞,也有很多叔叔阿姨定期来陪着我们一起玩。前段时间他们还专门给我过了生日,送了我很多礼物,真的特别开心!虽然放疗的时候只能一个人,很害怕也很难受,但是护士阿姨都通过绘本告诉我们了,只要一天天挨过去,战胜了‘怪兽’,我们就好了呀!”

护士为小敏过生日。院方供图
医院专门为孩子设计的《H28治愈星球放疗历险记》儿童绘本。院方供图

看着女儿的笑脸,对于医院,小敏的父母发自内心的感激:“虽然身处病房,但是医院却一直努力通过科普以及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孩子们享受童年的快乐,也让我们重燃了对抗疾病的信心!”

“只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癌症并不可怕!”这是多年来,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始终坚持开展的健康科普主题。

“人民健康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恶性肿瘤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已成为当前社会民生痛点,具有民众关注高、社会危害大、网络谣言多等特征。为此,依托政策支持,2021年我们医院率先独立设置科普部,探索构建起了‘3+4+5’的立体化健康科普新模式,就是为了让防癌科普从重点人群延伸到普通群众,让‘三早’意识深入人心!”对此,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宣传教育部主任程风敏解释道。

开展“送你一朵小红花”主题活动。院方供图
志愿者陪孩子玩耍。院方供图

针对患癌人群,通过链接社会资源、开展志愿服务、进行康复训练等,助力大家更好地了解疾病,配合治疗,最终回归社会;针对普通人群,则通过建立科普队伍、创作科普作品、打造‘胖熊科普’IP形象等,更多地提升公众对癌症的认知度……这样的用心付出也得到了广泛认可。数据显示,重庆地区居民防癌意识持续提升,总体癌症五年生存率从2018年的37%提高2024年的46.74%。

 

“四辆马车”驱动 提前达到“2030”规划目标

疾病、苦难的到来,总免不了让人失望,可积极和希望却始终让人愿意为之奔跑,迎难而上。

“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2019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2019年,按照党和国家相关部署,重庆市人民政府印发《健康中国重庆行动实施方案》,提出实施健康知识普及等15个专项行动,全面提高全市人民健康水平。

健康促进,科普先行。如果把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健康科普工作比作“先头军”,那么在重庆市委、市政府的“指挥棒”下,从完善体系建设到打响巴渝健康品牌,从深化成渝协作到强化社会参与,随着“四架马车”驱动,健康中国重庆行动健康知识普及专项行动也让健康之光从点滴汇聚,终成燎原之势,温暖而坚定地照亮着每一个追梦人的前行之路。

健康知识普及行动,离不开完善体系支持。据重庆市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重庆建立起健康科普“两库一机制”,即健康科普专家库、健康科普资源库和全媒体健康科普知识发布和传播机制,形成了以健康教育专业机构为骨干,以基层卫生健康机构、医院等为主要阵地,以学校、机关等健康教育职能部门为延伸的健康促进与教育体系,让专业的健康科普知识传递直达“最后一公里”。

而在“主阵地”作用的发挥中,广大的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更发挥着关键作用。其中,沙坪坝区新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创新性地把“健康夜话”开进了院坝里,通过摆健康“龙门阵”,把健康知识带到群众身边。

新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到院坝开展“健康夜话”。院方供图

“原来社区搞健康讲座活动,我们也想去,但上班时间总是错不开,现在专家都把服务送到家门口了,还把检测仪器也带到了院坝,有啥头疼脑热不舒服的,都能一下子解决,还会告诉我们日常生活中如何保持健康,真的是太好了!”说到社区开展的“健康夜话”活动,家住新桥社区的陈女士很是感激。

事实上,这些“健康素养”下基层品牌活动正是沙坪坝区卫生健康委结合区域实际情况,全方位提升辖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的一个缩影。

健康知识普及行动,离不开对健康影响因素的及时干预。以沙坪坝区开展的“红岩家庭医生服务”为例,就通过党建引领形成了“健康下基层”的健康科普工作新格局,真正助力群众在家门口解决健康难题。对于“红岩家医团队”带来的诸多便利,家住双碑街道典式楼小区87岁的甘大爷感触颇深:“现在政府开展的这种健康科普工作可太好了,我得糖尿病好多年了,原来一直不重视也没好好吃药,血糖一直很高。后来听朋友讲保健品有用,我每月光买各种保健品就得3000多元,可也没啥效果,还是家庭医生团队来了后指导我规范用药,又帮我办理了‘两病’,现在我不仅血糖稳定了,不会再乱信保健品了,而且药费支出每月才20元左右!”

如果说“科普走基层”活动是为了让健康科普的种子埋得更深,更接地气,那么“互联网+全民科普”的体系搭建则让“健康中国巴渝行”的品牌打得更响,传播得更远。

重医附二院到学校开展主题活动。院方供图
重庆市中医院到社区开展健康讲座。院方供图
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开展的中医药文化夜市活动。院方供图

以重医附二院为例,建成“医院+科室+专病个案管理平台”新媒体传播矩阵,实现了全媒体矩阵健康知识普及行动全覆盖;以重庆市中医院为例,中医药文化夜市、“新加坡·重庆周”中医药文化体验活动等活动实力圈粉,让巴渝健康品牌走向国际……随着党政齐抓共管、部门相互协作、阵地全面覆盖、社会资源参与的立体化健康科普体系的搭建,重庆市健康知识普及行动结出了累累硕果。

2022年11月4日,首届健康中国重庆行动知行大赛圆满举办。主办方供图
2024年重庆市居民健康素养监测培训会召开。主办方供图
2023年6月28日,川渝两地联合打造的“健康中国川渝号”系列健康列车正式发车,并在列车内发放《重庆市民健康科普知识》图书供乘客阅读。重庆市卫生健康委供图
健康列车志愿者为秀山就诊群众服务。重庆市卫生健康委供图

大力推进健康细胞建设,健康社区、健康村、健康学校等遍地开花;开通“健康中国川渝号”系列健康列车,以健康科普工作为载体,推进成渝地区卫生健康一体化建设;健康中国巴渝行等品牌活动火爆朋友圈,衍生出“每周好医声“不健不散”“健康科普365”等栏目,“重庆健康形象大使”“重庆健康达人”等评选掀起全民热潮……五年来,重庆健康知识普及专项行动交出完美答卷。数据显示,2023年重庆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31.77%,较2019年提高10.95个百分点,提前达到《“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目标。

(文/马甜)

责任编辑:马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