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人民医院:“三美”融合打造有温度的“美丽医院”
2025-04-11 08:37:01 来源: 第1眼TV-华龙网
清晨七点,重庆市人民医院(重庆大学附属人民医院)院本部门诊大厅的自助挂号机前,张大爷正熟练地用身份证扫描取号。“以前看病要跑好几个窗口,现在在机器上点几下就搞定,还有志愿者帮忙!”这位见证医院变迁的老人,道出了“五星级美丽医院”建设给群众带来的真切获得感。
近年来,重庆市人民医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家庭化设计打造疗愈环境、用数字建设赋能服务提质,积极打造医学人文环境,在2024年度“美丽医院”评选中获评五星级称号。这家承载着红岩精神血脉的医疗机构,正以环境、服务、人文的“三美”蝶变,书写着新时代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答卷。

生态重构“环境美”打造疗愈空间
在重庆市人民医院,一处处细节革新,悄然重塑着患者的医疗体验。走进新建的院本部,35%的绿化率与现代化建筑相映成趣,从配色到空间设计更加家庭化,营造了一个更为舒适的就医空间。2024年完成的7800平方米绿化升级工程中,新增红枫、金桂等色叶植物,点缀景石与休闲座椅,形成四季有景的园林景观。

医院后勤保障处(保卫处)处长张旭介绍:“我们借鉴新加坡樟宜机场的设计理念,门诊大厅采用全景玻璃幕墙,让患者在候诊时能看到蓝天白云,让自然光轻抚患者焦虑的情绪。”
在门诊大厅,医院通过物理空间的整合,提供一站式入出院服务,患者办理入出院业务在门诊挂号区域就能完成全部手续,避免了来回奔波和找寻地方。
“这设计真贴心!”步入二楼医学检验科,患者们发现:尿检样本通过检验科旁设置的独立卫生间,可直接无缝流转至检验区,告别了手持样本的尴尬。
在住院病房,妇产科的家庭病房不仅配有电磁炉、微波炉,还有冰箱、陪护沙发床、茶几等设施一应俱全,为病人提供了一个安静温馨的休养环境。据悉,在病房环境改造提升方面,除新院区外,医院对三院院区、中山院区也进行了升级改造。数据显示,该院单人间、二三人间病房占比达89.83%,97%的病房配有独立卫生间。

重庆市人民医院院长张华表示,医院是向患者提供医疗护理服务的疗愈空间,不仅要有“颜值”,更要有温度,在打造五星级“美丽医院”过程中,医院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注重关注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将人文关怀贯穿医疗、护理、康复、服务和环境的全方位、全过程,最大程度地方便患者,为患者服务。
数字赋能“服务美”提升服务效能
“乳腺甲状腺外科目前床位紧张,我们马上协调,可以把你安排在其他科室床位,但你的疾病还是由这个科室的医生管。”李女士是一名甲状腺肿瘤患者,通过重庆市人民医院“入院准备中心”,她很快办理了入院,事后她表示:“之前一直担心床位问题,现在放心了。毕竟早点接受治疗,症状才能缓解。”
2020年4月,重庆市人民医院试点“全院一张床”改革,通过设立“入院准备中心”,打破科室间的床位壁垒,对全院床位进行动态化管理,统筹调配床位资源,实现跨科室收治患者。

数字化升级已然成为该院医疗服务全面提升的重要抓手。近年来,重庆市人民医院坚持让数据多跑路,启动开发全场景智慧医院综合管理平台,医保移动支付功能在全市率先实现。利用入院准备中心,医院全面推行“全院一张床”“主诊医师负责制”管理模式,并通过“一站式”入出院服务,实现了对患者的高效服务。
为了切实提升患者的就医体验,医院不仅推行“精准预约检查”“复检优先”机制,将门诊平均候诊时间缩短,减少等候时间,同时积极开展“日间手术”管理模式,提高资源配置水平,缓解患者“住院难”“手术难”问题。
与此同时通过互联网医院建设,开通“在线复诊”处方功能,物流配送,送药到家,为医院复诊患者、慢性病患者解决“因药就医”的问题,方便了老年人、行动不便人士,医院离家远的患者人群,实现从预约诊疗到送药到家的全流程数字化。数据统计,2024年该院互联网医院线上问诊达到8200多例。
精神浸润“人文美”培育生命关怀
“人民医院为人民”是重庆市人民医院的核心理念。初心如何践行在患者的医疗服务之中?重庆市人民医院通过构建全周期人文关怀体系,将人文关怀融入诊疗全链条进行了解答。

近年来,医院始终坚持“人民医院为人民”“以患者为中心”理念,不断优化服务:门诊提供自助轮椅、便民箱(剪刀、指甲刀、针线、老花眼镜)、饮用水、体重秤等10余种便民服务;内镜中心旁边开设麻醉门诊,方便患者一站式就诊;每个病区设母婴室和专门晾衣、洗衣的位置,让住院患者更方便。病房和卫生间的门都只能往外开,便于意外发生时开门抢救;卫生间的紧急铃设计为拉线式,一旦病患摔倒,伸手可拉绳求救;门诊诊室、住院部病房等均为医患双通道设计,让患者拥有更多活动空间;做细出院病人回访,将康复指导延伸到院外。

“四度护理”暖人心
每天清晨,护士站都会响起温馨的问候声。医院推行的“四度护理”模式,要求“服务有温度、职业有态度、专业有深度、质量有高度”。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护士们用非语言沟通卡与患者沟通,了解他们的切实需求;在老年病科,医护人员定期为患者修剪指甲、梳头。“这些细节让我们感受到被尊重、被关爱。”患者家属李先生说。
张华表示,医院始终坚持在细节细微上用心,不断优化工作流程和就医流程,还推出了微笑服务、无假日服务、双语服务等。从建筑细节到智慧服务,从技术创新到文化传承,重庆市人民医院正以“人民”为坐标,绘制新时代人文医疗的新图景。从“就医难”到“就医暖”,重庆市人民医院的九年蜕变,正是新时代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
(院方供稿)
责任编辑:吴瑞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