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重庆行动专题报道①解码山城妇幼健康密码 织就妈咪宝贝全周期健康服务链
2025-04-07 15:22:59 来源: 第1眼TV-华龙网
在重庆市妇幼保健院,新婚夫妇小王和小悦刚做完优生优育相关检查;隔壁诊室内,48岁的张女士正通过系统评估更年期健康风险……这条跨越不同年龄段的“生命线”,映射出重庆妇幼健康促进行动的核心逻辑——用一条覆盖婚、孕、产、育、老的全周期服务链,让山城市民感受到“健康中国重庆行动”的具象温度。
妇女、儿童约占我国总人口的三分之二,妇幼健康是全民健康的基础和起点,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前提。重庆市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等核心健康指标连续多年优于全国平均水平、保持西部领先,城乡健康服务差距持续缩小,在全国独创“五心”妇幼保健院建设,“全周期服务链”健康服务模式获评全国妇幼健康首批典型案例,向全国推广……这场关乎千万家庭幸福的健康行动,究竟如何在山城织就一张“无断点”的守护网?
“要不是有这个绿色通道在,我和我的两个幺儿早就遭了!”回忆起今年大年初一的惊险经历,31岁的双胞胎宝妈王鑫(化名)哽咽道。
孕30+5周时,王鑫因胆汁酸升高,并伴随腹痛,确诊重度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合并重度子痫前期,被标记为“红色预警”危重孕妇,从外院转入重庆市妇幼保健院后,五色预警系统瞬间触发应急响应:针对王鑫随着病情发展出现的血小板进行性下降、肝功能异常,凝血功能濒临崩溃等凶险情况,重庆市妇幼保健院立即启动危重孕产妇救治绿色通道,产科、新生儿科、麻醉科、ICU、输血科、检验科等多学科专家迅速集结,展开联合救治。在多学科协作下,紧急剖宫产手术顺利完成,成功娩出两名女婴。术后,面临急性肾功能衰竭、高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等诸多挑战的王鑫被转入ICU,幸运的是经过医护人员6天日夜奋战后最终脱离危险,术后第7天顺利出院。与此同时,两名早产儿也在新生儿科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料下情况稳定。

这场“生死时速”的背后,是重庆为危重孕产妇筑起的立体防线:建成“12+98”“覆盖全市、分片负责、及时响应、有效救治”的市、区(县)两级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网络体系以及转会诊绿色通道,确保危重孕产妇转诊救治绿色通道与院内急救体系实现“零等待”;严格执行母婴安全五项制度,全面推行五色预警和高危专案管理制度,高危个案进行“一孕一档”全程追踪;编印15项危重孕产妇救治预案和专家共识,规范区县转诊救治流程,建立飞行检查和应急演练机制。数据显示,2024年全市孕产妇死亡率5.71/10万,婴儿死亡率1.92‰,为历史最优水平,保持西部领先。

与此同时,重庆还大力构建起“以妇幼保健机构为核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大中型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和相关科研教学机构为支撑融合发展”的“113”妇幼健康服务体系,成功创建6个国家级妇幼健康优质服务示范区,11个国家级妇幼特色专科,3个国家级儿童早期发展示范基地。其中,重医附属儿童医院作为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每年接收300余例极低出生体重儿。“近日,一名胎龄仅25+1周,体重550g的超早产儿都在这里闯过了生死关!”重医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科主任医师史源的这句话,让无数家庭泪目。
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广大妇女儿童的健康需求也逐渐“升级换代”。为保障群众多样化、个性化的健康需求,促进妇幼健康发展,近年来,重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打造“贯穿婚前到产后,覆盖儿童到老年”的全生命周期妇幼健康服务链,这样的规划目标背后藏着重庆的四大创新密码。
预防和减少出生缺陷,是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重要举措。从免费婚检到新生儿疾病筛查,重庆将防线不断前移。
以九龙坡区为例,就通过创新性地开展“婚姻登记+婚检+孕检”一站式服务、开设孕前门诊提供科学孕育方案、设立叶酸专项经费减少神经管畸形发生,加强关口前移抓源头预防;将全区所有助产医疗机构纳入区级出生缺陷监测点、购买区内助产医疗机构孕期免费5次产前检查、指导定点筛查机构规范开展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服务,精准筛查抓过程管控以及扩大新生儿疾病筛查病种、建立儿童定点康复机构,及早发现抓康复保障等措施,筑牢了出生缺陷防治全周期健康防线,多年来辖区内出生缺陷率持续下降。


在关乎妇幼健康需求的关键时间,这座山城的温暖守护从未缺席:在儿童健康领域,百余支儿童健康宣讲团深入乡村社区宣传儿童早期发育知识,教会农村家庭学会科学喂养,同步扎实开展0—6岁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以前留守儿童常因奶粉冲泡不当腹泻,现在不少爷爷奶奶都晓得啷个科学喂养了。”对此,璧山区福禄镇红山村镇卫生院的家庭医生感触颇深;在青春期教育中,随着9个青少年健康关爱基地相继建立,多形式、多渠道的青春期教育让孩子们不再为发育问题尴尬烦恼;针对更年期女性,创新颜色预警机制,更年期示范门诊的开设也让这些女性收到了健康处方。



走进永川区妇幼保健院中医门诊,艾草香气萦绕诊室。产后妈妈在接受针灸调理盆底肌,更年期女性通过耳穴压豆缓解潮热,小儿推拿门诊外有排队等待治疗近视和食欲不振的孩子……作为国家妇幼中医药特色单位、全国妇幼保健机构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全国样板妇孺国医堂单位,永川区妇幼保健院成功打造出“中医药+妇幼健康”融合发展的特色品牌,将中医药健康服务融入妇幼健康领域全过程:门诊开设中医儿科、妇科等11个亚专科门诊,开设小儿推拿、针灸、艾灸等中医适宜技术66项,中药房配备381种饮片、212种中药颗粒;在疾病治疗上,推广了10个中医诊疗方案,培育出浆细胞性乳腺炎、儿童肺常不足等4个优势病种;在中医保健方面,成立治未病中心,可为亚健康人群和慢性病患者定制中西医健康管理方案。2024年,该院孕产妇中医药健康管理率达90%,中医门诊及住院患者满意度超97%。



乘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春风,近年来,川渝两地联合举办妇幼健康中医药融合高质量发展大会,深入推进“妇幼+中医”融合发展。截至2023年底,重庆市所有妇幼保健机构均具备中医药服务资质,90%的机构可为妇女儿童提供中医药服务。以妇孺国医堂“1+M”区域共建模式为例,目前已构建起以永川区妇幼保健院为核心,覆盖重庆26家、四川N家(含合江县、泸县、绵阳市游仙区等)医疗机构的“1+26+N”妇幼中医药服务网络,成为川渝卫生健康一体化发展的示范标杆。
而这种“治未病”理念,也让重庆妇幼健康服务满意度跃居西部第一梯队。
只需要一根网线,远在400多公里外的巫山地区孕产妇也能享受到重庆市妇幼保健院专家的实时会诊服务了!这正是由重庆市卫生健康委组织,重庆市妇幼保健院牵头搭建的“云上妇幼”远程医疗服务平台(重庆分中心)给基层孕产妇带去的便利。

据悉,截至目前该会诊平台已链接全市39家区县妇幼保健院、6家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6家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6家产前诊断机构及552家助产机构,累计开展远程培训课程226次,惠及144810人次,开展远程业务指导约2.4万人次,有效推动了区县妇幼保健机构服务能力提升。


这也是数字赋能推进妇幼健康促进的一个缩影。2024年,重庆市借助数字技术,迭代“新生儿出生一件事”,将出生医学证明、户口登记、社保、医保缴费等10个事项全程一次网上联办,将群众跑动次数从7次压减到0次,办理时间从80天压减到5天,群众满意率达100%。
从婴儿的第一声啼哭,到更年期女性的从容微笑,重庆用全周期服务链重新定义妇幼健康内涵。新的一年里,随着婴幼儿照护示范中心全面铺开、“好孕育”应用建设全面推进、“两癌筛查”持续惠及数十万女性,在这片山城,关于妇幼健康的守护故事,永远未完待续。
(文/马甜)
责任编辑:马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