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医附属大足医院健康科普:化疗后手足红肿脱屑?警惕药物相关手足综合征-华龙网

重医附属大足医院健康科普:化疗后手足红肿脱屑?警惕药物相关手足综合征

2025-04-08 06:13:54 来源: 第1眼TV-华龙网

近日,一位肺癌患者在化疗两周后出现双手掌心红肿、火辣辣地疼,脚底脱皮皲裂,走路像踩在碎玻璃上等症状。到医院咨询,医生诊断为手足综合征。

什么是手足综合征?

手足综合征是肿瘤患者化疗、靶向治疗过程中引起的一种常见皮肤毒性反应,常见于手掌和足底。主要表现为手掌和足底感觉迟钝、麻木、刺痛、灼痛,局部可见红斑、水肿,甚至伴有指甲改变。局部红斑会进一步发展为水疱,继而脱屑、糜烂、溃疡。部分患者还可能因色素沉着导致手足变黑。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哪些肿瘤药物会引起手足综合征呢?

化疗药物:卡培他滨、氟尿嘧啶、替吉奥、多西他赛、多柔比星脂质体。

靶向药物:索拉非尼、瑞格非尼、卡博替尼。

手足综合征是怎么发生的呢?

目前,手足综合征的发生机制还不完全清楚,一般认为与以下因素有关。一是化疗药物通过汗腺排泄至皮肤,直接损伤基底层角质细胞,引发炎症反应。二是多激酶抑制剂抑制血管生成和表皮修复,导致压力部位皮肤屏障破坏和过度角化。

如何判断手足综合征的严重程度?

根据手足综合征的临床表现,通常分为三个等级:

轻度:轻微红斑、肿胀或脱屑,不影响日常活动。

中度:疼痛性红斑伴脱屑或水疱,影响工具性日常生活,如打字、做饭。

重度:严重水疱、溃疡或剧烈疼痛,无法完成日常活动。

如何预防手足综合征的发生?

1.避免机械摩擦:减少长时间行走或负重,穿戴宽松的鞋袜及棉质手套。

2.避免化学刺激:禁用酒精类消毒剂或溶剂,使用较温和的清洁剂。

3.使用含尿素或甘油的保湿霜,避免热水浸泡手足。

4.饮食方面,应该多吃富含维生素B6和维生素E的食物,如谷类、豆类、坚果等,这些食物有助于保护皮肤细胞,减轻皮肤损伤。

5.输注紫杉类或多柔比星脂质体时可使用冰手套或冰袜。另外,有研究证实塞来昔布可预防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中卡培他滨诱导的手足综合征。

出现手足综合征怎么办?

如果不幸出现了手足综合征,也不必过于惊慌,及时的治疗可以有效地缓解症状。

1.轻中度手足综合征:局部外用强效糖皮质激素、5%利多卡因贴剂或乳膏,若两周后症状恶化或无改善,可按严重者处理。

2.出现严重手足综合征时,首先应暂停抗癌药物治疗,直至症状降至轻度。其次,可外用强效糖皮质激素、5%利多卡因贴剂,局部角质溶解药如5%~10%水杨酸、10%~40%尿素,以及1%磺胺嘧啶银等处理。两周后重新评估,若症状恶化或无改善,可能需要调整药物剂量或停药。

药师提醒,一旦出现手足综合征,一定要在专科医生指导下干预处理,切勿偏听偏信,以免贻误病情。

作者简介:曾涌,中共党员,主管药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兰州大学,抗肿瘤药物专业临床药师,从事临床药学工作6年,擅长肿瘤治疗的药物管理,癌痛方案的选择与优化。

(院方供稿)

责任编辑:周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