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数字化赋能让幸福触手可及-华龙网

江北:数字化赋能让幸福触手可及

2025-04-04 06:30:37 来源: 江北报

“这个服务地图太方便了!”家住江北塔坪小区的秦老师最近体验了一把“智慧便民”的便利。家中下水道堵塞时,他通过社区“15分钟便民服务地图”快速找到了最近的维修点。不到一小时,维修师傅就上门解决了问题,费用仅为网上报价的一半。

这得益于观音桥街道渝北社区试点建设的“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通过数字化手段,居民生活中的急难愁盼得到了快速响应和解决。

Cropped by 华龙芯 2025-04-03 13:56:09
游客在渝北社区内的北仓文创街区打卡。资料图

智慧平台绘蓝图

精准服务零距离

“我们将社区空间体系重塑,功能布局焕新!”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前期通过摸排详细记录辖区各类公共服务资源相关信息;根据社区人口结构及特征、公共服务需求以及辖区矛盾易发事项等,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因地制宜配置教育、医疗、养老、托育、文体等资源,构建公共服务多元供给格局,形成15分钟生活服务圈谋划“一张图”。

与专业技术团队合作搭建智慧地图平台,实现分类标注、路线搜索……居民通过手机可轻松访问。免费制作发放便民服务卡,让智慧地图广为人知。

同时聚焦“一老一小”、青年人以及新就业群体需求,分时段、分空间、分人群提供服务,推动公共服务资源从总量均衡转向人均平衡配置,促进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目前,以步行15分钟距离为总体标准,观音桥街道全域22个社区划分为融合服务圈、创新创业圈、基层治理圈、养老服务圈、文体服务圈、便捷出行圈“6个圈”,充分发挥公共服务最大化、最优化效能,实现资源不浪费、不空转。居民寻找小修小补店铺的平均时间从半小时缩短至5分钟以内,“幸福生活”轻松“定位”。

数字赋能提质效

共建共享新格局

结合社区居民需求,针对性开发应用场景。针对“宜居、宜学、宜养、宜业、宜游”5大核心场景,精心精选上架268项“渝快办”高频服务。居民登录“渝快办”,通过“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专区可轻松享受便捷、高效的服务,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各版块内容丰富。“智慧地图”集成居民高频需求例如小修小补、就业服务、便民设施等公共服务设施数据。“社区经济”实现公益项目按需立项,社会力量一键申请参与;创新“自治金”制度,资金使用线上公示、投票,激发社区自治活力。“长者关怀”,居民自主上报与网格员定期走访摸排相结合,居民需求同步推送至“141”基层智治平台,实现重点人员关注覆盖率100%。“信用激励机制”将夜校授课、慈善捐赠以及物业公司履职情况等数据信息进行归集,助力重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不仅可以通过数字化系统一键预约社区居民议事大厅、社区健身房,还可预约社区民警上门服务……数字化赋能进一步优化了公共服务供给,居民获取服务的时间成本大幅降低,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居住、教育、就业、养老、医疗等方面的需求得到更好满足,生活便利度显著提高。

同时,采用数字赋能与信用助力双轮驱动,通过搭建数字化平台为党建统领社区治理提供有力支撑。通过数字化系统,居民开展志愿服务的积分可以兑换成商品,更能够兑换成服务独居老人的公益事项。社区经济收益及使用,在线上投票及公示,通过信用激励机制与透明化共治模式,让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积极性显著提高,实现了基层治理主体的多元参与和协同共治,社区治理效能大幅提升。

持续深化有动力

为超大城市治理提供改革经验

据介绍,目前,依托“渝快办”“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一网协同”深度融合体系化能力,以及“渝快政”“组织在线”“业务在线”“沟通在线”数字化履职支撑能力,结合渝北社区自身发展情况,已实现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公共服务设施供给、困难群众帮扶、社会信用生态培育等多方面数字化赋能。

下一步,渝北社区将持续深化“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建设,进一步完善空间体系与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机制,持续优化数字化平台功能,探索应用AI技术,提升日常业务办理效率,实现社区服务精准推送,让居民能够享受到更智能、便捷的服务体验。

未来,江北区将以打造“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为契机,推动形成以人为本、绿色低碳、智慧互联的现代城市功能单元,鼓励辖区居民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以高品质生活圈建设助力建成生活便捷美好、邻里和谐礼让的幸福家园,为超大城市治理提供最小治理单元改革经验。

记者 赵倩

责任编辑:董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