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3”字头 多家银行上调消费贷利率-华龙网

重返“3”字头 多家银行上调消费贷利率

2025-04-01 15:05:17 来源: 第1眼TV-华龙网

第1眼TV-华龙网讯 3月,银行的消费贷业务受到广泛关注,从月初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提出消费贷要“提额延时”,到中旬央行、金融监管局火速出台相关实施细则,再到各家商业银行纷纷跟进,将产品额度最高提至50万、最长延至7年,消费贷利率也被一降再降至2.5%以下水平。

不过,这一利率下行趋势迎来了扭转。近日,多家银行宣布上调消费贷利率,不再提供年利率3%以下的消费贷产品。这意味着,银行消费贷开年以来经历新一轮“价格战”之后,将回归理性。

银行消费贷“价格战”迎来拐点

4月1日早,从各家银行APP上查询发现,多家银行的消费贷利率已超3%。例如,中国银行“中银E贷”的年利率(单利)已恢复至最低3.1%;招商银行消费贷产品“闪电贷”的年化利率(单利)已恢复至3.4%。

“此前,凭借新客户的身份,我还拿到过利率2.6%的优惠券。如今,银行APP测算给出的最新贷款利率一下涨到了3.4%。”从火热到冷静,金融消费者也感受到了市场的变化。

消费贷市场的转变体现了金融行业的动态性和周期性特征,也反映了银行在不同时间段内基于自身利益和市场情况作出的战略调整。

事实上,消费贷“降价”通常是银行在考虑成本基础上有针对性、阶段性的优惠,到某一个节点力度必定会减弱,营销期也通常以“一季度”“开门红”“五一”“十一”“双11”等为节点。

消费贷成银行增长点

在过去一年的消费贷“价格战”中,许多银行零售贷款业务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

根据近期发布的年报,国有六大行中有四家实现了消费贷业务的两位数增长,其中交通银行的消费贷余额同比增幅高达90.44%。

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个人消费贷款余额均实现28.3%的同比增速,额度分别增至929.09亿元、2943.06亿元;建设银行个人消费贷款余额达到5278.95亿元,较上年增幅为25.21%;邮储银行个人消费贷款余额为29959.9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8%。

零售业务是股份制银行的业务基石,报告期内股份行的零售业务也取得较明显的增长。截至2024年末,招商银行消费贷款余额达到3961.6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1.38%;兴业银行和中信银行的消费贷款余额分别增长13.18%和4.67%。

引导消费贷重价值惠民生

在“以价换量”的情况下,许多银行的消费贷业务的确出现了不同程度增长。

然而,随着消费贷业务的快速增长,零售贷款资产质量的风险也逐渐暴露。截至2024年末,多家银行的个人贷款不良率呈现上升态势。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风险提示称,近期,在社交平台上出现打着“债务重组”“债务优化”旗号的不法贷款中介信息,诱导消费者“借新还旧”或者申请高息过桥垫资,这种所谓的“重组”和“优化”不仅隐藏着高额收费陷阱和个人信息泄露等风险,而且可能被诱骗实施诈骗等犯罪行为而触犯法律。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撰文指出,个人消费贷款利率过低,可能产生一些负面作用:一是可能让消费者产生“利率幻觉”,不顾个人实际盲目申请,从而加重个人债务负担;二是消费贷款可能被套用、挪用,从而导致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和资本市场、理财市场等。因此,合理控制消费贷款利率水平,有助于防范风险,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与健康发展。

值得关注的是,如何促进消费金融从粗放扩张转向精细化运营,如何做好从“价格竞争”到“价值竞争”的路径转换,将成为商业银行需要聚焦的未来战场。

责任编辑:王婷婷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未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