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携手重庆一中共筑AI教育新生态,赋能中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战略升级
2025-03-31 14:30:55 来源: 第1眼TV-华龙网
第1眼TV-华龙网讯(通讯员 李妍 邱生薇)3月29 日,北京大学与重庆一中举行AI赋能教育:优化中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式研讨会,会上双方聚焦AI技术在基础教育中的应用路径构建、师资数字素养提升、技术赋能教育的挑战与应对策略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研讨,为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促进AI与基础教育的创新融合注入新动能。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陆俊林、重庆招生组组长郭超,重庆一中党委书记唐宏宇、校长毛明山、副校长何文吉与相关部门中层干部、教师代表参加研讨会。

北京大学与重庆一中联合研讨
共话AI赋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陆俊林在讲话中分享了北京大学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情况,介绍了北京大学各专业的人工智能+体系课程的建设情况、师资力量。他指出,北大在人工智能技术领域优势突出,计算机、智能科学等学科全球排名领先。他分享了大模型改进经验,强调通过本地化部署解决数据隐私与独特性问题,为教育领域数据安全提供新思路。对重庆一中的AI教育实践,陆俊林给予了高度认可,他评价道,“重庆一中的AI教育实践兼具前瞻性与务实性,为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陆俊林表示,未来将加强与重庆一中合作,持续加大技术资源与学术支持,共同探索AI教育的“产学研”一体化路径,共同探索智能时代育人新范式。

北京大学重庆招生组组长郭超在讲话中强调了校际合作对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意义。他指出,重庆一中作为北京大学重要的优质生源基地,近年主动布局人工智能教育,在重庆率先成立AI教育研究室后,与北京大学技术团队展开深度对接。他表示,北京大学在人工智能领域具备学科综合优势,计算机、智能科学、教育学、哲学等学科为AI跨学科应用提供支撑。他高度评价重庆一中“务实落地”的探索,如开发AI教学场景、设计智能评估系统等,认为其突破“概念空谈”的局限,为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树立标杆。针对未来合作,郭超提出两大路径:一是以AI优化教学全流程,提升师生效率;二是总结实践经验形成案例,争取政策支持。他提出,希望重庆一中教师赴北京大学开展学习交流,对接全球高等教育创新资源,并呼吁双方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在AI教育转型中持续突破迷茫,打造可推广的实践范式。

重庆一中党委书记唐宏宇指出,我们正站在教育革命的前沿,要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唐宏宇强调,在数智时代,人工智能是提升教育效率的工具,而教育要“培养完整的人”“培养大写的人”,必须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与时俱进培养学生体质、心灵与认知、创新与实践等适应未来发展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重庆一中校长毛明山提到,AI助力教育教学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我们必须积极地拥抱变革,在这股席卷而来的浪潮中站稳脚跟,乘势而上。重庆一中作为北京大学“博雅人才共育基地”,将持续在AI课程开发、师资培训、课题研究等方面不断探索,推动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

重庆一中副校长何文吉指出,近年来重庆一中主动拥抱AI,AI应用教育教学成效显著,未来学校将从三方面深化布局,一是构建教育数字化转型共同体,联动资源,二是打造AI时代智慧教学新样态,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路径,三是培育师生数字新思维,通过特色班级与课程激发创新潜能。
从课堂到未来
用人工智能重塑人才培养新范式
重庆一中作为“诺奖计划”成员校,在AI教育实践中成效显著。会上,重庆一中教务处副主任、AI教育研究室主任李洪波介绍了重庆一中在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成果。他指出重庆一中率先成立“AI教育研究室”,构建覆盖教学、管理、教研全场景的“1236”数智教育体系。1个品牌:打造辐射全国的“AI教育一中品牌”,形成示范效应;2大维度:整合“大校本数据库”与“小切口智能体”,实现数据驱动的精准化管理;3大平台:建设数据中心、智慧教学、智慧物联平台,支撑教育全流程智能化;6大场景:覆盖学生个性化学习、教师智能辅助、课堂行为分析、AI体育、AI心理健康、AI实验室等创新应用。

会上,重庆一中教师代表就人工智能在基础教育应用进行了交流发言,共同探讨AI时代教育的挑战与未来方向。

拔尖创新人才中心副主任李忠相老师对AI辅助老师的教学,优化教材内容提出应用案例,同时对AI处理复杂物理问题的局限性提出了自己的思考。生物学科竞赛教练李俊柯提出,AI在教育中的应用需平衡效率与深度,应聚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创新能力,平衡技术便利与教育本质,避免“效率至上”削弱核心能力培养。信息技术教师葛静分享了学校从2020年开始将人工智能课程纳入校本课程开发的情况,并介绍了系统化教授人工智能概念、应用与原理的教学过程。语文教师李妍则分享了其关于AI赋能古典诗歌教学的案例,AI工具打破了古诗文教学的时空壁垒,让“玉鉴琼田三万顷”的意境可触可感,让“入声字”的韵律可听可学。英语老师喻晓艳认为AI能很好地把握学生的痛点和弱点,为学生提供精准学习方案会提高学生成绩,也提出了英语在AI教育中的角色和焦虑。化学教师王佳瑞就高考命题的创新与监管挑战进行了发言,探讨了利用人工智能预测高考题目的可能性和其可能带来的问题。
老师们的分享展现了技术在不同学科中的差异化实践。此外,数据隐私保护、算法偏见规避等议题也被纳入校园AI安全应用规范。针对老师们的分享和提出的困惑,陆俊林副院长一一进行了回应和解答。
此次AI赋能教育:优化中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式研讨会,涵盖课程体系构建、技术应用、师资建设、安全规范等领域进行了深入研讨。研讨中,北京大学和重庆一中也达成共识,双方将以“技术赋能、理念先行、守正创新”为原则,持续探索AI时代的教育变革路径,为培养适应未来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奠定基础。
责任编辑:徐力超





- 荣耀护航 全新岚图梦想家成为第112届全国糖酒会官方指定用车
2025-03-30 20:01:19
- 安全守护 不负信赖 沃尔沃全新XC90即将焕新上市
2025-03-30 20:00:08
- 马自达再次荣获2025北美IIHS最高安全评级 8款车型成最大赢家
2025-03-30 20:07:32
- 件件关乎你我生活 2025年重庆15件重点民生实事发布
原创|2025-03-30 17:28:04
- 重庆畅通卡可以刷香港地铁 使用攻略来了
原创|2025-03-31 12:44:34
- 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联动创新区-香港·中南美洲侨商经贸对接会在渝举行
原创|2025-03-30 17:0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