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行思录】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智慧健康学院:以“五味五色”涵养学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025-03-28 20:52:42 来源: 第1眼TV-华龙网

学风建设关乎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健康成长,是高校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重要保障,也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关键内容。
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智慧健康学院历来重视学风建设,早在2022年已形成“34510”学风建设工作体系,在学院内形成“好学、乐学、善学”文化氛围,具有较好的学风建设基础。
近年来,学院遵循“立德树人、学生主体、注重实效”工作思路,聚焦中医药文化育人,探索将中医苦甘酸辛咸“五味”融入德智体美劳“五育”,以“五味”为方法、以“五色”为路径、以“五育”为目标,涵养优秀学风,推进“修德勤学,强技健行”的学习风气,引导学生成长为有家国情怀、有扎实知识、有进取之心、有丰富技能、有创新意识、有广阔视野的新时代高素质复合型大学生。
“苦”练修身,寓“红”于德,党建引领固本铸魂
取中医药“苦味”清热去火、健脾开胃之功效,融入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中,将红色文化教育融入到人才培养过程中。

学院以“医康红途”党建工作品牌为引领,以“三发挥三促进”为主要抓手,强化党建引领,构建“党建领航、大师领英、科技领军”三大工程,丰富“铸魂、集智、见行”三大行动,持续开展“团支部接力学习”“科创筑梦”“健康科普教育”“行走的思政课”“青年党员说”“青年团员说”等特色品牌活动,提升“智健领头雁”示范效应,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发挥思政教育、学风教育、专业教育、科研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协同育人作用,让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感受红色力量,增强学生成长的志气、骨气和底气。

“甘”于协作,寓“橙”于智,朋辈引领共学共进
取中医药“甘味”补益和中、缓急止痛之功效,融入学生增智赋能工作中,发挥朋辈力量引领学生共同成长,传递大学生之间的橙色温暖活力,实现共建共育共享新格局。

学院建设网络思政工作室、心理工作室、大学生青年之家、师生共享空间、科普大厅等朋辈工学共进实体场地;实施“1+1+X结对共进计划”,围绕课程学习、个人成长、学科竞赛、职业证书、技能学习、生活文艺等,制定个性化成长计划并产生效果,实现高年级与低年级学生的“传帮带”互助模式;实施“智健技艺汇”技能交换共享活动,围绕新媒体技术、图片设计、绘画、摄影、演讲口才、社交礼仪等开展知识分享与技能学习,提升学生办公水平和职业能力,使朋辈“有机体”达到强肌健体、提升免疫力的效果。

“酸”润人心,寓“青”于体,团学品牌养心育德
取中医药“酸味”收敛正气、滋养筋络之功效,用“青”字号活动浸润人心,通过体育运动(如肌肉酸胀)的坚持不懈和心理教育(如心中酸楚)的坚韧不拔有机融合。

学院立足“全民健康”,充分利用医疗装备、运动与营养、智慧健康小屋等实训室,开展数字化运动知识和技能培训,同时发挥体育专长生的带头作用,组织校园健康跑、八段锦健身操等活动,组建学院篮球队、田径队、啦啦操队,通过体育进课堂、进班级、进宿舍、进操场,形成“师生联动、全员参与、重点培养、培优强特”的体育文化活动育人模式,促进学生养成健全的体魄、积极向上的心理,激发大学生的青春活力,培养属于青年人的坚韧心态。

“辛”火相传,寓“绿”于美,美育浸润文明校园
取中医药“辛味”发散解表、行气活血之功效,用象征自然与成长的绿色与大学生美育相结合,将美育渗透到“三级课堂”之中,浸润学生心灵。

在常规课堂中,按需开设咖啡、调酒、茶艺、社交礼仪、中医保健知识、八段锦健身气功、康乐服务等美育与艺术类课程,将美育渗透到专业教学中,让学生体验“艺术美”“文化美”“生活美”;在拓展类课堂中,学院、系部、班级三级联动开展读书思“享”会、班级风采展示、海报设计、辩论赛、征文比赛等艺术文化类活动,构建“理论学习—个人思考—集体研讨—实践体验—学习分享”循环往复、螺旋上升式认知路径;在探究实践类课堂中,利用专业技能竞赛、科普活动、创新创业活动等,培养学生“乐学、敬业、进取”精神,为将来就业创业和幸福生活打下基础。


“咸”之奉献,寓“蓝”于劳,实践聚力素养提升
取中医药“咸味”软坚散结、降火润燥之功效,将如盐般不可或缺的劳动,与象征天地广阔、志存高远的蓝色相融合,打破学校的物理边界,让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生活、面向未来,汲取营养、习得素养、夯实成长根基。


结合医养康类办学特色,学院重点开展“智慧之光”健康文化团学品牌、“铸魂强志·数智强能”文化育人实践、“萤光行动”志愿者能力提升计划、“行走的课堂”辅导员工作室育人项目、“素质嵌入·职业启蒙”科普育人实践等系列劳动教育探索,在“田间地头”上唤醒学生家国情怀和乡土情怀,在“产业园区”里振奋学生干事激情,在“爱国教育”中推动学生文化传承,在劳动教育、社会实践、实习实训和研学体验中获知、启智、塑能、冶性,全面为学生成长赋能。

智慧健康学院是以医养康产业类专业为特色的学院,将中医药之“五味”与“五色”“五育”深度融合,涵养优秀学风、促进学生成长,是学院“培医康器械精英、育未病防治人杰”育人精神的具体举措,更是重电“12345”管理与服务育人新体系的生动实践。
如今,智慧健康学院已建成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学在重电”学风涵养工作室、“科创筑梦”机器人科普工作室,重庆市青少年创新人才培养雏鹰计划合作馆院、重庆市样板党支部、重庆市科普基地、沙坪坝区科普基地,学校第二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学院等学风建设平台资源;打造了“智慧赋能、德技双修”教育工匠团队、“萤火虫”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科创筑梦”机器人科普志愿队等学风建设师生队伍;形成了面向主动健康的“思技协同、三方联动、四个推进、五育融合”职教本科育人体系、“1+2+3+N”网络思政育人模式、“一体两翼三进五心十会”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四抓四促”学生教育管理模式、“34510”(三个阶段贯通、四个维度协同、五心十会共育)学风建设体系、指向培育技能卓越的新时代职业工匠的“1248”育人工作体系等系列学风建设育人模式与实践经验。
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智慧健康学院的最终目标是:立足医养康产业人才培养,汲取“五味”营养、丰富“五色”文化、深化“五育”格局,最终汇聚成“重电紫”本科层次职业大学人才培养合力,拾阶而上、博润致远。
(文/孙云龙、谌喜兵,作者均系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智慧健康学院)
责任编辑:徐力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