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2小时、睡眠10小时!重庆近视防控工作关口前移:从幼儿园抓起-华龙网

户外2小时、睡眠10小时!重庆近视防控工作关口前移:从幼儿园抓起

2025-03-27 20:07:57 来源: 第1眼TV-华龙网

第1眼TV-华龙网讯(冯一鸣)3月27日下午,重庆市教委在南岸区珊瑚鲁能小学举办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暨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改革试验成果展示活动,进一步落实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部署。

图片1
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暨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改革试验成果展示活动现场。通讯员 龙雅静 摄

近年来,全市教育系统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融入教育政策一体推进,小切口、大场景推动“健康第一”教育理念成为办学治校的重要遵循和全社会广泛共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效。

目前,全市已有涪陵区、渝中区、沙坪坝区、南岸区、巴南区、永川区、南川区、忠县8个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改革试验区县以及万州区、九龙坡区、北碚区、璧山区、奉节县5个市级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试点区县。

图片2
忠县实验小学校表演情景剧《守护“睛”彩世界》。通讯员 龙雅静 摄

幼儿园是近视防控的“第一道关口”

减少“小眼镜”存量,遏制“小眼镜”增量,呵护儿童青少年的明亮双眸,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高度关注。

此次活动以第10个全国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为契机,聚焦“抓小抓早抓关键,更快降低近视率”主题,强调幼儿园是近视防控的“第一道关口”,小学低年级是近视防控的关键阶段,必须抓早、抓小、抓源头,前移防控关口。

明确中小学校要进一步落实“每个班张贴一张标准对数视力表、中小学生每天上下午各做一次眼保健操、每月开展一次班级内视力自测、每季度开展一次近视防控科普宣教活动、每学期开展一次专题部署、每年跟踪对比分析一次全校学生视力状况”等“六个一”近视防控要求。

确保幼儿每天户外活动时间至少2小时

户外活动是预防近视的“天然良药”,不仅能让眼睛得到充分放松和休息,更能有效锻炼眼睛的聚焦能力。

针对幼儿作息时间、电子产品使用等热点关注,市教委明确表示坚决纠正幼儿园“小学化”倾向。深入推进幼小科学衔接,督促指导幼儿园科学保育保教,避免使用电子屏教学,保证幼儿每日户外活动2小时以上。强化园家协同,保障幼儿膳食营养均衡,每天睡眠10小时以上,定期监测视力和屈光发育情况。中小学电子产品教学方面,则要求严格执行“使用电子屏幕教学时长不超过总时长的30%”规定。

图片5
南岸区教育系统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成果展、有奖知识问答、眼保健现场体验等。通讯员 龙雅静 摄

推行每周一天无作业日制度

为深入落实“双减”政策,全市建立作业熔断机制,推行每周一天无作业日制度。坚持小学一二年级书面家庭作业清零,小学其他年级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60分钟,初中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90分钟,周末、寒暑假、法定节假日控制书面作业时间总量。

同时,高质量开展体育课后服务,将每节课间休息时间还给孩子,坚决杜绝中小学生“课间圈养”、被迫“厕所社交”现象发生,并特别推行体育家庭作业制度。

中小学每学期按身高调整桌椅高度

教育设施设备升级绝非简单的硬件堆砌,如何让技术真正服务于学生健康成长?

记者从市教委获悉,全市全面实施“学校明亮工程”,大力改善学校照明条件,严格按照普通中小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建设标准,落实教室、宿舍、图书馆(阅览室)等采光和照明要求,使用利于视力健康的照明设备。配备可调节课桌椅,根据学生座位视角、教室采光照明状况和学生视力变化情况,每月调整学生座位,每学期对学生课桌椅高度进行个性化调整,使其适应学生生长发育变化。

目前,仅南岸区便有69所中小学2952间教室及功能室配置新功能护眼灯3.2万盏、黑板护眼灯8490盏,预计今年底全区将实现校园护眼灯100%全覆盖。

同时,南岸区还夯实“2+2+N”常态化精准防控机制,即2次专业机构筛查,2次学校自主监测,N次日常视力情况干预,学校筛查率均达100%。研发“南岸云眼”APP,为17所示范校配备验光仪,实现学生视力云管理和常态化干预。

责任编辑:常涵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