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字辈越来越多  为何中国车企开始热衷造高端大车?-华龙网

“9”字辈越来越多  为何中国车企开始热衷造高端大车?

2025-03-27 07:10:00 来源: 第1眼TV-华龙网

第1眼TV-华龙网讯(陶巍元)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一个问题,现如今,“9”字辈为代表的旗舰SUV密集涌现。从最开始的问界M9、理想L9到如今的腾势N9、领克900、深蓝S09等车型,这些车型普遍具备超过5米的车长、三排大空间、智能化配置以及30万元-50万元的价格区间等特征。那么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车企开始热衷于造高端大车呢? 这种现象背后折射出的,又到底是什么呢?

国人对空间需求的结构性升级

一直以来,国人对于汽车的“大空间”都有着很高的需求,从2016年紧凑型SUV的爆发,到如今中大型SUV的崛起,这一趋势的本质是家庭出行场景的多元化。在燃油车时代,不管是小型SUV、中型SUV、中大型SUV等不同细分市场,车企在造这类车的时候,都是“越级”实力来打造的。

问界M9。鸿蒙智行品牌供图 第1眼TV-华龙网发

怎么“越级”呢?比如车企在造小型SUV这类车的时候,虽然定位是小型SUV,但在车身尺寸上,却直逼紧凑型SUV的尺寸。这种举措,在满足了国人对于SUV大空间需求的同时,也让产品具备差异化竞争优势;另外,随着国家二胎、三胎政策的放开,多孩家庭比例上升,三排座椅的实用性被重新评估,消费者不再满足于“够用”,转而追求“冗余”,这也让车企看到了一条新的发展方向。

从物质需求升级精神需求

在消费升级以及二胎放开多娃家庭比例提高后,当前中大型SUV市场的走热其实依旧是当年紧凑级SUV爆红的一次延续。只不过如今的消费者需求进一步变多了,当年追求的可能是只是单纯的空间大、能装,但随着汽车市场进入新能源时代,消费也从单纯的“物质需求”升级为精神需求,比如冰箱、彩电、大沙发。

腾势N9车载冰箱。 腾势品牌供图 第1眼TV-华龙网发

当然,冰箱、彩电、大沙发这些从物理层面来看,也是物质需求,但它们所能带来的却是更多的“精神享受”。比如车载冰箱,在夏天的时候可以为用户提供冰镇饮料,在冬天可以提供热饮,有小孩的家庭,还能用它来温冲好的奶粉;大尺寸“彩电”,以及舒适座椅的“大沙发”更能让用户在路途中,有着更舒适的享受,而这些都是在燃油车时代,那些大空间SUV所不能提供的。

腾势N9车载电视。 腾势品牌供图 第1眼TV-华龙网发

高端化需求的觉醒

在燃油车时代,提及高端车型,那一定是豪华品牌的专属,但在新能源时代,自主品牌的新能源与智能化技术为其提供了弯道超车的机会,国人买这类车型不在只认品牌,而是更在乎技术和产品实力。

2025款问界M9大定海报。 鸿蒙智行品牌供图 第1眼TV-华龙网发

以问界M9为例,曾连续11个月蝉联50万元以上豪华车销量冠军,而在近日上市的问界M9 2025款,上市24小时大定就已经突破15000台。这些成绩,证明了消费者对国产高端车的认可。要知道这个价位段,如果是在以前的燃油车时代,国产车肯定是说不上话的,但是现在问界M9却能在新能源时代取得这样的成绩,最主要的原因源于自主品牌在“冰箱、彩电、大沙发”、智能座舱、高阶智驾等领域的竞争优势。

技术实力的集中展现 品牌向上突破的战略选择

一个品牌的技术实力展现,必须要靠高端车型,比如智驾。2025年被业内称为“智驾平权元年”,L3级自动驾驶技术加速商业化,城市NOA功能甚至成为20万元以下车型标配,而旗舰SUV因车身尺寸更大、硬件冗余度更高,并且能够卖出更高的价格,所以在造车成本的就能拉的更高,因此就能用上最新的技术以及硬件配置。

领克900。 领克品牌供图 第1眼TV-华龙网发

比如,旗舰SUV普遍采用800V高压平台、碳化硅电机、CTC电池底盘一体化等尖端技术,像领克900基于SPA Evo架构实现“华尔兹”原地掉头功能,问界M9配备四激光雷达与鸿蒙OS,支持L3级硬件预埋;腾势N9的天神之眼B系统实现端到端无图城市领航。

腾势N9。 腾势品牌供图 第1眼TV-华龙网发

同时伴随着高端新能源技术的展现,这也是品牌向上的一个契机。过去,燃油车时代自主品牌的产品价格天花板,长期卡在20万元这个价位段,基本上是很难再向上突破,但是在中大型SUV市场,因为车身尺寸的原因,天然具备高端属性,使其成为品牌冲高的最佳载体。

极氪9X光辉版。 极氪品牌供图 第1眼TV-华龙网发

例如,极氪9X通过“光辉版”车型进军80万+市场,试图复制极氪009在MPV领域的成功;领克900则以“杭州湾揽胜”的定位,直接对标传统豪华品牌;仰望品牌也凭借着U9,瞬间打开知名度;而今年深蓝S09的推出,也是深蓝品牌向高端化发展的重要举措。

汽车渝评

旗舰SUV的爆发既是技术革命的产物,也是市场发展的必然选择。而“9”字辈车型的扎堆出现,即使品牌之间的竞争,也是中国汽车产业从“跟随”到“引领”的缩影。这场高端化战役的本质,是技术、供应链与用户洞察的全面较量,而在这场竞争中,谁能让使“中国制造”从性价比代名词进阶为高端标杆,谁就能在新时代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责任编辑:石月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未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