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北:探索城市发展新模式 “垃圾变宝”推进“无废城市”-华龙网

渝北:探索城市发展新模式 “垃圾变宝”推进“无废城市”

2025-03-26 16:10:50 来源: 第1眼TV-华龙网

第1眼TV-华龙网讯(记者 闫仪)填埋场里深埋多年的垃圾、食堂剩菜回收桶里的剩饭、没电的废电池……看似无用的废物,置于另一个循环中就是有用的资源。无废,是一种新的城市发展模式,也是城市发展的另一种境界。

居民参观垃圾分类科普中心,工作人员正在讲解。第1眼TV-华龙网记者 闫仪 摄
居民参观垃圾分类科普中心,工作人员正在讲解。第1眼TV-华龙网记者 闫仪 摄

今(26)日,第1眼TV-华龙网记者从渝北区生态环境局举行的第一季度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近年来,渝北区积极推动“无废城市”高质量建设,全区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水平显著提高,固体废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得到明显提升:去年,渝北区成功创建市级绿色工厂3家,建设泰山电缆、传音科技等8个市级智能工厂,建成大明电子、梦之诗等61个市级数字化车间,实施鸽牌电缆、中利凯瑞等293个智能化改造项目……

在渝北区的农田里,废弃农膜回收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渝北区通过强化责任落实、狠抓督促检查、规范网点管理等,确保了废弃农膜回收利用工作的顺利推进。“以前农膜用完就扔在地里,现在大家都主动送到回收点,还能换点小礼品。”渝北区大湾镇的农民张大爷笑着说。

据了解,今年渝北区将继续细化农膜回收任务,确保废弃农膜及肥料包装物回收利用工作按时、按质、按量完成。

居民VR体验垃圾分类情景。第1眼TV-华龙网记者 闫仪 摄
居民VR体验垃圾分类情景。第1眼TV-华龙网记者 闫仪 摄

在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方面,如今行走在渝北,你会发现,垃圾分类已经成为一种新时尚。2024年,渝北区通过加强生活垃圾全周期全链条治理、深入开展垃圾分类先锋区县建设、积极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周活动等措施,推动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深入开展。“以前觉得垃圾分类麻烦,现在习惯了,反而觉得很有意义。”龙塔街道月隐湖社区居民李女士表示。

针对建筑垃圾,如何让它“变废为宝”,渝北也有自己的思考。今年,该区将继续加快建筑垃圾再生资源利用基地项目建设,健全管理机制,强化执法打击,确保建筑垃圾全链条治理工作取得实效。除了加快专项规划的严格落实,探索存量用地盘活、耕地质量提升和弃土资源利用“三位一体”的工作格局外,还充分利用科技手段提升监管效率,实现对装修垃圾产生、运输、处置的全过程动态监测。

双龙湖街道龙顺社区居民在屋顶绿色学校学习垃圾变宝知识。第1眼TV-华龙网记者 闫仪 摄
双龙湖街道龙顺社区居民在屋顶绿色学校学习垃圾变宝知识。第1眼TV-华龙网记者 闫仪 摄

在渝北区的街头巷尾,再生资源回收网点随处可见。2024年,渝北区在全区22个镇街初步形成了由849家网点、71家打包中心组成的点面结合回收网络,再生资源回收量较去年同比增长15%。“以前家里的旧电器、旧衣服都不知道怎么处理,现在有了回收网点,方便多了。”家住双凤桥街道安康路社区的居民李女士说。

据渝北区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渝北区将继续拓展二手商品交易市场,鼓励企业采取“互联网+二手”模式发展,促进二手商品网络交易平台规范发展,逐步完善废旧物资回收网络。

“我们将继续深化‘无废城市’建设,并以此为抓手,推动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逐步构建起绿色、低碳、循环的经济发展模式。”该负责人说。

责任编辑:石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