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育心”先锋 行“至美”教育】新村国奥小学罗鸿:麻辣“班妈”的治班“育人经”
2025-03-20 20:14:06 来源: 第1眼TV-华龙网
——从“心的温暖”到“美的行动”,解码新村国奥小学教师的育人温度
核心导读:
育心者,至美行。
教育最美的模样,是让每颗心灵都找到生长的方向。
新村国奥小学以“心的温暖 美的行动”为实践路径,探索出了至美教育理念。学校一直强化心理健康和德育融合,进行跨学科式的心灵生态培育,锻造出一支“育心”先锋,从“心的温暖”到“美的行动”,这群教师以心育心,破壁实践。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透过新村国奥小学4位教师,致敬所有把心理学量尺化为教育温度的人……

第1眼TV-华龙网讯(韦燕)在新村国奥小学,提到六年级(3)班班主任罗鸿,学生们总会露出又敬又爱的笑容:“罗老师像‘班妈’,管得严,但心特别暖!”
从教多年的罗鸿,以“麻辣”风格闻名:她雷厉风行,将年级倒数的“问题班”带成“校园最美班级”;她心思细腻,用一首儿歌、一场运动会、一次“较真”的家校沟通,让叛逆少年学会自律,让家长心服口服。

“麻辣”治班,让散漫班级“脱胎换骨”
2018年,罗鸿接手五年级(3)班时,这个班级是全校闻名的“老大难”:成绩甩尾、纪律松散,流动红旗常年“绝缘”。面对一群个性张扬的小朋友,罗鸿的“麻辣”管理术悄然上线……

她做的第一件事,是把班规编成朗朗上口的儿歌:“铃声响,快静齐;课间操,精气足……”张贴在教室最显眼的位置。学生们起初不以为意,但很快发现,这位“班妈”是认真的——课间到教室“突袭”巡查的是她,午休时站在门口观察学生状态的是她,放学后拉着班干部复盘管理细节的还是她。
“罗老师眼里容不得沙子,但我们服气。”学生小李(化名)回忆,一次运动会入场式训练,罗鸿连“下巴抬多高”“眼神往哪看”都亲自示范,带着全班反复练习,最终斩获一等奖。正是这种“细节控”风格,让班级逐渐凝聚起向心力:流动红旗从“零突破”到一学期14面(全学期一共18周流动红旗),五年级上半期定时练习时跃居年级第一。

“柔情”育人,看见每个孩子的光
在罗鸿看来,“麻辣”只是表象,教育的核心是“看见每个孩子的光”。面对个性鲜明的学生,她总能找到“破冰”的钥匙。
学生小张(化名)曾是让老师头疼的“迟到专业户”,一次因上课迟到被批评后,他哭着叫来家长“撑腰”。罗鸿没有退缩,而是当着家长的面逐句复盘批评内容:“我说‘迟到影响全班进度’是事实吗?‘希望你学会尊重课堂’是冤枉吗?”一番坦诚对话,让小张主动承认错误,家长也是心服口服。
对于成绩优异却敏感的小王(化名),罗鸿则用“激将法”点燃斗志。当他因偷看课外书被批评时,罗鸿没有简单指责,而是和他分析“优秀者更需自律”的道理,还联合家长调整作息计划。后来该孩子也能够意识到“批评”也是一种关心。

以爱为底色,做有温度的教师
作为语文年级组长和党员教师,罗鸿的“麻辣”不仅限于班级。疫情期间,她将抗疫故事搬进课堂,带学生绘制“逆行英雄图谱”,用鲜活案例传递“中国精神”;她创新开发《在抗疫中成长》主题班会课,斩获重庆市德育精品课特等奖。

教学科研中,她更是“敢啃硬骨头”:《谈后进生的形成与转化》《让阅读成为孩子们的生活方式》等论文直击教育痛点,多次获全国、市级、区级奖项。周末,她化身三峡博物馆义务讲解员,用生动的语言向孩子们讲述巴渝文化:“教育不仅在课堂,更在生活的每一处。”2024年,她被评为江北区“身边的好老师”,而她带领的“向阳花开中队”更是斩获“全国红领巾中队”称号。

“教育不是把篮子装满,而是把灯点亮。”这是罗鸿常挂在嘴边的话。她的“麻辣”,是对规则的坚守;她的“柔情”,是对成长的包容。
一直以来,罗鸿用爱与智慧坚守教育底色,争做有温度的好老师。在班级教室后墙上的“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标语熠熠生辉,见证着这位“麻辣班妈”与一群少年共同书写的逆袭故事——在这里,严格与慈爱交织,规矩与创意碰撞,最终绽放出教育最美的光芒。
责任编辑:徐力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