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龙马精神 铸时代匠魂】首届“感动重电十大人物”——吴攀:暖心教师的“赤诚助学路”-华龙网

【践龙马精神 铸时代匠魂】首届“感动重电十大人物”——吴攀:暖心教师的“赤诚助学路”

2025-03-20 10:23:12 来源: 第1眼TV-华龙网

编者按:

缘起两端,汇流奔涌。

在群山叠翠的重庆,奔涌着两江不息的潮声,也澎湃着重电科大人炽热的匠魂。办学60载,重电龙马精神(拼搏进取、精益求精、责任担当、传承创新)始终激励着重电科大人砥砺前行。

首届“感动重电十大人物”评选活动是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倾力打造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文精神品牌活动,旨在引导全校师生员工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涵养高尚品德。

今日,让我们循着重电科大的感人足迹,聆听这群“匠魂传承者”如何以奋进作答,书写技能报国的新篇章。

image001
吴攀。受访者供图 第1眼TV-华龙网发

第1眼TV-华龙网讯(韦燕)“资金助学”,自2015年9月,吴攀组织成立“石榴助学金”,每年资助1~3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每名资助金额3000~4000元/年,至今资助学生31人次。“技术助学”,怀抱技术报国之心,深耕技术落地,将工程一线积累的技术经验回馈到课堂之中。结合高技术企业实际项目,指导“ZJ极客创”专业社团,理实结合培育高技能人才。

吴攀,党员,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智慧健康学院教师,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重电杰青、学校优秀教师。发明专利授权1项,在申请2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6项,软著授权10项。从教以来,她以匠心守望初心,以平凡见证赤诚,勤勉深耕职教沃土,和学生们比肩前行,与学校发展同频共振,为学生成长、学校发展,以及服务地方经济作出积极贡献。

捐资助学十载,让“爱心圈”不断扩大

“石榴助学”起源于2015年,当时母校校庆组织捐款修建校史馆。吴攀在一号桥嘉陵江边钓鱼时“灵光闪现”,要不要做点有意义的事——资助经济困难的学生。该想法一提出,立即得到班上同学的大力支持,于是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助学小组很快成立。因吴攀所在的班级是16班,因此大家为这个小组命名为“石榴助学”,延续至今。

image003
“石榴”助学群。受访者供图 第1眼TV-华龙网发

“尽己所能,回馈社会。希望我们像石榴籽一样团结在一起,做点实事。”这是助学组最朴素的想法,也是“石榴助学”成立的初衷。

吴攀说,助学组捐款,所捐赠的每一分钱都捐给了学生。助学金不足时,会再次组织组内捐款。目前,长期坚持助学的同学有近10名。现已助学到第十期,每期(分上下半期)资助1-3名学生不等,资助金额3000-4000元一期,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30余人次。

在捐资助学的案例里,有的学生从高一开始,资助到进入大学,也有的从高二、高三年级开始资助。资助的学生中,有的很优秀,以专业第一的成绩从重庆大学研究生毕业。有的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多数是因为家人疾病失去劳动力收入低,加之多兄弟姐妹读书支出高。最开心的时候,便是每次高考后传来的喜报,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时至今日,吴攀所牵头组建的助学组,长期关注着受资助的学子。欣慰于他们的成长,同时也将这份“石榴精神”延续开来……

坚守与创新,做学生创新创业的“引路人”

“做擅长的事,做喜欢的事,做好负责的每件事。”这是吴攀经常放在嘴边的话。吴攀每天的生活是忙碌而充实的。作为《电工电子技术》《微控制器技术与应用》等专业课程的授课教师,每周除授课外,吴攀还承担着纵横向科研项目研究工作,踏实落地各工程项目,带好学生,希望学生在健康快乐成长的基础上能够掌握尽可能多的技术技能。

有心灵的沟通和情感的共鸣,教育才能达到最佳状态。吴攀很喜欢和学生的相处,亦师亦友。她支持鼓励学生坚持良性的兴趣爱好。在吴攀指导的“ZJ极客创”专业社团中,会不断在任课班级发现对技术感兴趣的学生,吸收进入社团。

image005
吴攀与学生亲切合影。受访者供图 第1眼TV-华龙网发

为了让学生能够有更多的实践锻炼机会,吴攀也会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科技竞赛。在比赛中,学生们也不负众望,获得了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重庆市银奖2项,渝创渝新重庆市一等奖1项,合泰杯单片机应用大赛重庆市二等奖1项,蓝桥杯软件赛重庆市二等三等奖各1项等。

吴攀坦言,工作后遇到过的最大的挑战和压力来源于创新创业过程。从带着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大赛,到成果转化成立公司,到现在成为高新技术企业。解决技术问题、团队人员磨合、带回项目的问题、收款问题,以及进一步向专精特性企业迈进的问题,都是需要克服的难题。

但是关关难过关关过。吴攀总是告诉自己,坚持一下,再坚持一下。也正是因为出色的工作能力和为人谦逊的态度,吴攀也获得了大家的认可与支持,为她提供了专业上的指导和协助。开发某芯片在线质检测试机时,与项目组熬过了艰难研发的一年,成果在国内处于顶尖水平。

教学科研并行,做教育路上的“攀”峰者

进入重电前,吴攀已经在设计院研究所工作过4年,积累了丰富的一线项目经验。2018年,来到重电,吴攀依然坚守科研工作,同时将教学与科研结合,将实际工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分享给学生。

image007
吴攀带学生下工厂调研。受访者供图 第1眼TV-华龙网发

课堂是创新创业教育的主渠道。吴攀始终坚守“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不断探索教学方法的革新实践。

“科研的成果,会成为很好的教学素材,学生很喜欢听实际面临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过程,这会对他们受益无穷。”吴攀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科研实践。在她的学生中,有大二就能跟着做工程项目,承担其中部分设备调试等工作。也有主动参与到项目中承担辅助工作,吴攀会积极给他们申请相应的科研辅助报酬。“实际工程经历与课堂上学到的普遍性知识有深度上的差别,与实践结合,对喜欢走技术道路的学生很有利。”吴攀说。

功不唐捐,玉汝于成。一步一个脚印,现在,吴攀带领师生团队签入约100万元的横向项目到学校,并加大与学院大健康医疗领域发展方向契合的项目经营和落地,主持的如“人耳穴区贴3D数据提取及建模”系列医疗康复相关项目,具有很强的社会应用价值。该项目与呼和浩特蒙医中医院康复科合作,用于为心绞痛耳穴贴提供3D数据依据,产业化后为万千心绞痛患者带来福音。

image009
吴攀近照。受访者供图 第1眼TV-华龙网发

一切过往,皆为序章,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在教育强国的建设路上,秉承职教初心的吴攀,将会一直在攀峰育人的路上守正初心,勇于创新,为学校职业本科建设和学生成人成才奉献教育力量!

责任编辑:何杜娟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未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