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获“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这“四大模式”让他们脱颖而出!-华龙网

荣获“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这“四大模式”让他们脱颖而出!

2025-03-19 11:27:51 来源: 第1眼TV-华龙网

第1眼TV-华龙网讯(韦燕 通讯员 汪佐丽 范可佳 高振东)近日,共青团中央发布中青发〔2025〕3号文件,《共青团中央关于表彰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团支部)、全国优秀共青团员、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的决定》。其中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团支部),全重庆市高校仅获评2个,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财经管理学院团总支榜上有名,引发关注和好评。如何做到的?或许答案在这里。

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财经管理学院团总支始终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突破口,构建融合文化育人、双创育人、劳动育人、廉洁育人四大育人体系,以优质服务为保障,引领大学生成长成才,培育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

发挥“三大作用”

构建“红岩铸魂,六艺赋能—‘1+6+N’”文化育人模式

通过以红岩精神为主的革命文化铸魂,以新“六艺”文化赋能,并辅之以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多姿多彩的校园文化,打造了独具学院品牌的“1+6+N”特色文化育人模式。

注重学生参与,发挥“1”种革命文化的“扬声器”作用。将红岩精神融入班团活动、暑期“三下乡”、党支部活动、基层挂职锻炼、志愿者活动、参观访问和考察调研等社会实践和勤工助学、社区服务、社会调查、公益劳动和劳动节日活动等劳动实践。

加强全程管理,发挥“6”种传统文化的“推进器”作用。新“六艺”素质教育模式从“5礼、3乐、3射、3御、3书、3数”新“六艺”构思开发推广全流程入手,通过学生参与共建的过程体验、接触作品的文化熏陶、行为习惯的规范养成等路径注入思政元素,以系统性带动参与性,以参与性提升实效性。

坚持问题导向,发挥“N”种校园文化的“听诊器”作用。通过主题班会、校园文化、社团文化、标语文化和宿舍文化、寝室文化节中融入革命文化和“六艺”文化,创新独具特色的国学文化范围,增强理论说服力,潜移默化地塑造大学生真善美的品格。

学院团总支主持项目《新六艺赋能大学生全面发展》入选重庆市2022年度高校“一校一品”优秀团学工作品牌;“六艺素质赋能馆”入选2022年度中国科协“科创筑梦 助力双减”全国示范性建设基地;创作作品《新六艺领风尚》入选2023年高校传统文化社会实践视频作品征集展示活动。

全过程实践育人

构建“三餐.四季.二十四节律”双创育人模式

(一)精心定制“标准餐+贴心餐+特色餐”的全方位、多角度、高覆盖的“三餐”模式

坚持“固本强基、学教联动、全面提升、重点突破”的人才培养思路,定制“标准餐”。通过“三创”即创新教育理念、创新培养模式、创新教育体系;实现“四融合”即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人文素质教育和科学精神教育融合、教育教学与日常管理融合、学生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成才融合;把学生培养成真正符合社会需求的“有教养、有涵养、有素养”“愿做事、做好事、能做事、做成事”“复合型、发展型、创新型、技术技能型、校企融合型”的“三有四事五型职业人”,夯实创新创业人才基础。

精心研制“贴心餐”,创建了以学生为中心,培育提高学生双创技能的双导师,作为辅导员积极参与双创培训,管理制度;积极推动制定学生创新创业学分转换政策、学生高水平竞赛专项奖励制度;鼓励师生共创,以科研带动创新创业,形成“学生实践——教师科研——科技创新”师生共创管理制度体系,全面激发师生共创激情,激发师生创业、科研创新、成果转化的新动力。

扎根大地,脚步丈量乡村振兴,释放青春筑梦“号召力”,调制“特色餐”。将创新创业项目转化为扶贫项目,让学生在创新创业实践和顶岗实习中开展精准扶贫,发展农业种植产业,推动农业大面积规模化种植与深加工,构建了“增产—增值—稳销”产业闭环扶贫体系,实行校外创新创业实践与精准扶贫合一,形成产业闭环扶贫体系,助力乡村振兴。

(二)创新提出“创业四季,二十四节律”全过程实践育人理念

根据对大学生在读期间的时间分配和创新创业科学路径分析,将大学生创新创业划分为4个阶段、24个关键节点,提出“创业四季·二十四节律”,实现双创教育“从赛竞赛向全过程赛育人转变”。“创业四季”即为大学生在读期间创新创业实践的四个阶段:创新季:创新创业意识激发;创业季:创业项目立项和能力培育;创赛季:创业大赛备赛和创业材料制作;创成季:创业项目落地和市场拓展到。“二十四节律”即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的24个关键节点,遵循了真实创新创业的基本过程与逻辑,循序渐进解决“初见创业、创业团队组建、创业榜样面对面、创业团队磨合、创业项目选择、创业项目论证、市场环境分析、产业调研、商业模式构建、商业模式论证、市场战略制定、市场战略论证、创业大赛认知与价、创业大赛典型项目挖掘、创业计划书撰写要素、参赛PPT撰写要素创业项目路演与答辩、创业项目路演实战、公司创办关键环节、创业风险与法律认、创业资金管理与销、公司生命周期沙盘、创业项目融资、树立创业典范”等创新创业过程中24个关键节律;通过主题讲座、沙龙活动、双创竞赛、双创实践、双创帮扶等各种形式,促进大学生创业能力和创业项目的递进式优化。创新创业教育覆盖面达 95%以上;创新创业平台增加 200 余平方米;参加各类竞赛的学生覆盖面达 90%以上。

近年来,学院荣获“挑战杯”主体赛国家级总决赛金奖1项、银奖2项、铜奖2项;荣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国家级总决赛金奖4项、银奖1项。培养学生陈思源荣获第十三届重庆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学生周钰荣获2022-2023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荣誉称号;学生易超荣获全国首届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全国总决赛银奖等。

图3-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财经管理学院团总支于2021年12月开展“2021年重庆市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培训班(重电专场)”培训会
组织开展“重庆青年创业导师高校行”双创培训。学校供图 第1眼TV-华龙网发

融合育人促发展

构建“两化三课五融合”劳动教育新模式

构建劳动教育与专业课程融合机制、劳动教育与传统文化融合机制、劳动教育与志愿服务融合机制、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融合机制、劳动教育与日常管理融合机制。2024年国学礼仪培训3200人次,非遗棕编培训715人次,非遗剪纸培训905人次,“六艺赋能”参训学生12000人次。2024年学院共计3000余名在校大学生参与“返家乡”志愿服务,共计174名在校大学生参与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2024年11月统计,在校生志愿者占比100%,人均服务20.5小时。目前,学院已经和学校附近的学府社区、学林社区、桥北社区、科学城、沙坪坝区街道、社区等分别共建“青少年之家”,全年共开展社区志愿服务活动40余场。

图2-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财经管理学院团总支于2021年7月组织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开展暑期“三下乡”大学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学校供图 第1眼TV-华龙网发

形成“四大合力”

构建大学生廉洁教育“1+4+N”工作法模式

通过以“四廉”工作为抓手,将理论筑廉、实践助廉、教育培廉、文化沁廉,团学活动的“N种形式”相融合,在实践中深入强化“1+4+N”工作法,一体化推进“三不腐”工作机制,逐步形成组织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和服务育人的四大合力,学院团总支荣获2020年度“重庆市五四红旗团支部”,2023年度重庆市首批“5个100示范性团组织”等荣誉。学院团总支不断改革创新,打造共青团工作特色品牌,推动共青团工作再次迈上新台阶。

779984d126e4d76ee385556165e36fd
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财经管理学院团总支荣获2024年度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学校供图 第1眼TV-华龙网发

责任编辑:徐力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