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县观察|贡献超60%GDP 涪陵民营经济撑起“半边天”-华龙网

区县观察|贡献超60%GDP 涪陵民营经济撑起“半边天”

2025-03-19 10:44:47 来源: 第1眼TV-华龙网

走进重庆华峰化工的智能化车间里,机械臂正将自主研发的绿色己二酸产品进行包装,从包装袋上袋到包装完好,10多道工序,机器人“一气呵成”。

这家企业的“创新速度”,正是涪陵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缩影。

3月18日,在涪陵区举行的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上,亮出一组数据:民营经济贡献全区63%的GDP、79%的技术交易、80%的进出口、84%的新增就业,培育出3家上市企业、5家百亿级龙头民企、170家专精特新企业,构建起“龙头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的产业生态。

3月18日,涪陵区召开深入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朱志强 摄
3月18日,涪陵区召开深入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朱志强 摄

政策赋能 破解民企“成长的烦恼”

在卡涞科技的数字化生产车间里,纤维复合材料部件以每5分钟一件的速度下线,这些材料即将应用于国产eVTOL飞行器。

“卡涞的成长,得益于涪陵‘服到位、零距离’的营商环境。”卡涞科技负责人感慨地说,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的应用,长期以来受困于成本高,节拍时间长、产品一致性低等问题。在涪陵区政府的帮助下,卡涞科技通过人才引领、创新驱动、产业链协同、资本助力等,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这家投产不到2年的企业,如今已成为国内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领域的“独角兽”。

卡涞科技是一家从事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产品创新设计研发、试制及批量制造的科技创新型企业。受访单位供图
卡涞科技是一家从事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产品创新设计研发、试制及批量制造的科技创新型企业。受访单位供图

这样的成长故事,源于涪陵刀刃向内的改革。

涪陵区制定出台《涪陵区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措施十六条》,实施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深化落实“百千万”经营主体全覆盖工作机制,推行“告知承诺+容缺受理”极简审批模式,实施“一码管地”机制,“一网通办”率达80%。

针对民营企业头疼的融资问题,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务,创新推出“无还本续贷”等产品,2024年累计为民企节约融资和电气成本12.4亿元。

涪陵龙头港。涪陵区委宣传部供图
涪陵龙头港。涪陵区委宣传部供图

面对物流成本高企,在不断提升涪陵龙头港枢纽能级和集疏运水平的基础上,正加快建设白涛铁路专用线、智慧物流平台。

数据是最好的佐证。2024年,涪陵区民营经济增加值超1000亿元,民营经营主体超10.7万户。

创新突围 涌现一批“隐形冠军”

在涪陵,民营企业不仅是经济支柱,更是技术攻坚的“先锋队”。从实验室到生产线,涪州大地涌现出一批“隐形冠军”。

华峰集团产业基地。涪陵区委宣传部供图
华峰集团产业基地。涪陵区委宣传部供图

重庆华峰拥有核心技术300多项,建成“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2家,自主研发应用智慧安环一体化管理系统获全市推广;由重庆海林生猪发展有限公司、重庆市畜牧科学院等单位培育改良形成的新品——“海聆Ⅰ号”黑猪配套系(涪陵黑猪)通过国家审定,实现种业创新重大突破;万凯新材料累计完成300多项技术创新,并获得59项授权专利,产品出口到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华兰生物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

涪陵民营经济的爆发力,不仅源于龙头企业,更依托“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的产业生态。

白涛工业园区(白涛新材料科技城)。涪陵区委宣传部供图
白涛工业园区(白涛新材料科技城)。涪陵区委宣传部供图

以白涛工业园区(白涛新材料科技城)为例,该园区充分发挥龙头企业集聚效应,已吸引23家民企入驻,建成全球最大的己二酸和单体氨纶生产基地、全球最大电子级氧化亚氮工厂和亚洲最大锰系单体铁合金工厂地位。

这种“以一带百”的协同创新,让民营企业成为涪陵构建“2349”现代制造业产业集群的主要力量,10条重点产业链集聚80%规上民企,规上民企工业产值贡献率达68%。

数智未来 AI引领新质生产力

站在“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谋划的交汇点,涪陵民营经济正瞄准更高目标:2025年增加值突破1100亿元,培育180家专精特新企业,民间投资增速保持10%。

为实现这一蓝图,一场更深层次的变革已然启动。

涪陵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产业园。涪陵区委宣传部供图
涪陵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产业园。涪陵区委宣传部供图

涪陵区正加快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支持民企AI赋能,组建“AI+创新联合体”。实施“智造涪陵”计划,构建“产业大脑+未来工厂”新模式,支持民企建设智能工厂、黑灯车间。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出“1+2+X”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专区,集成32个部门924项涉企事项,全面推动惠企政策“一口发布、一口解读、一口兑现、一口评价”,实现应享尽享、免申即享。

针对人才短缺痛点,打造“人才服务一栋楼”,2025年计划引育15个创新团队、150名创新人才。

此外,涪陵还将建立民企法律维权中心,开通维权投诉专线,推行“综合查一次”执法改革,将涉企检查频次减少30%。完善“首违不罚”“轻微免罚”清单制度,力争2025年涉企行政检查频次减少30%以上,行政执法的企业满意率达92%以上。

记者手记:

从政策赋能到技术突破,涪陵民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印证了一个道理:政府敢作为、企业敢创新,方能激活“一池春水”。在这场大会上,涪陵释放的不仅是数据与政策,更是一座城市与企业家“彼此成就”的决心。未来,随着“服到位、零距离”营商品牌持续升级,涪陵民营经济将以更强动能,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第1眼TV-华龙网记者 李黎

责任编辑:王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