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协和医院减重MDT团队来渝开展义诊 助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
2025-03-18 22:27:19 来源: 第1眼TV-华龙网
在国家卫生健康委主任雷海潮关于“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深化开展体重管理和慢性病防控”的指导精神下,武汉协和医院减重多学科(MDT)团队于3月16日在重庆两江新区人民医院开展大型义诊和学术交流。义诊由胃肠外科、临床营养科、内分泌科和中医科的专家共同出诊,为当地患者提供了“国家级”的医疗服务。本次活动标志着武汉协和重庆医院暨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在体重管理领域从疾病诊疗向三级预防全面铺开,体现了从“以治疗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的重要转变,推动防治关口前移,推进一二三级预防齐头并进。

深化多学科协作模式 下沉优质医疗资源
2024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全面启动“体重管理年”行动方案,要求三级医院牵头构建“预防-诊疗-康复”一体化肥胖防控体系。武汉协和医院积极响应雷海潮主任关于“区域医疗中心需承担技术平移与分级诊疗枢纽职能”的要求,本次义诊不仅提供免费诊疗服务,也进行了深入的多学科学术交流,通过“武汉-重庆”区域协作模式提升当地医疗技术水平。
重庆两江新区人民医院作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的依托医院,已开设营养减重/增重专科门诊,肥胖门诊,中医亚健康管理门诊,致力于通过多学科协作为患者量身定制“个性化精准化”专业、科学、规范、全程的营养减重计划。同时我院将深度激活"一院多区"协同发展机制,依托武汉协和医院国家级专家团队的持续赋能,在减重代谢领域构建"技术平移-临床转化-基层辐射"三级发展体系。未来将通过建立远程会诊中心,实现减重诊疗方案、手术技术规范、营养干预路径等核心医疗要素的同质化输出。同时着力打造"教学-科研-诊疗"复合型人才梯队,定期开展联合查房、病例讨论、技术带教等深度协作,在肥胖症代谢机制研究、中医体质调理、术后全程管理等方向形成特色优势。
多学科团队协作破解减重难题
当前,我国超重肥胖人口占比已达50.7%,伴随而来的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医疗成本年增长率超15%。在“火锅文化”盛行的重庆,传统饮食习惯更使肥胖防控面临严峻挑战。
由胃肠外科夏泽锋、营养科蔡红琳、内分泌科郑涓、中医科黄桂晨等教授组成的减重多学科(MDT)团队。针对肥胖伴随的代谢综合征、内分泌紊乱等复杂病情,通过"一人一策"模式并融合微创手术、药物调控、膳食管理及针灸调理等中西医手段,帮助患者制定全周期体重管理计划。在手术治疗方面,团队采用腹腔镜胃袖状切除术、减孔/单孔腹腔镜技术、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等国际先进的微创技术,进一步提升操作精准度,减少切口和创伤,加速术后恢复。
专家团队曾治疗过一位体重357斤(BMI 75.22)并合并呼吸衰竭、高血压等疾病的病例,这位33岁男性患者在接受了手术、营养、中医的治疗后降重超100斤,各项功能指标均得到显著改善。专家团队也曾帮助居住武汉的英国籍女性患者(BMI 49.5)和因肥胖自卑的李女士(BMI 36.2),通过手术分别减重至健康范围,并配合心理科干预重获自信。
武汉协和医院减重多学科(MDT)团队以“微创技术+多学科协作+个性化管理”为核心,累计完成数千例手术,技术覆盖机器人手术、复杂代谢疾病处理等领域,并主办全国性学术会议推动行业规范化。其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发表高水平论文十余篇。
发挥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十大功能定位”
武汉协和重庆医院通过义诊服务、学术研讨与多学科MDT诊疗实践,精准践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十大功能定位”——搭建起对口帮扶支持协作机制、健全医务人员新技术培训体系、创新超重/肥胖疾病多学科诊疗模式,既是深化“健康中国2030”战略的务实之举,亦为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提供实践范本。武汉协和重庆医院将持续以国家及地方政策为导向,高标准推进“十大功能”落地,强化技术辐射与民生服务能力,切实提升群众健康获得感。
(院方供稿)
责任编辑:吴瑞雪


- 渝论场|向“新”力“搭桥” 重庆民营经济“跨栏”:解码创新驱动与政策赋能的“山城样本”
原创|2025-03-18 06:00:00
- 华龙直播回顾丨2025年垫江牡丹文化节新闻发布会
直播|2025-03-18 10:30:02
- 2025年垫江牡丹文化节推出系列优惠及特色旅游线路
原创|2025-03-18 14:07:08
- 塑造特色品牌:垫江擦亮“牡丹牌” 做强“度假牌” 打造“研学牌”
原创|2025-03-18 14:16:27
- 打造“赏花+”多元活动矩阵 2025年垫江牡丹文化节将于3月20日开幕
原创|2025-03-18 14:03:49
- 大美江北·消费季火热进行中 “赛事+消费”点燃春日热潮!
2025-03-18 16: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