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就是老花眼?专家:不同病种也可能有双重困扰
2025-03-19 06:17:53 来源: 第1眼TV-华龙网
第1眼TV-华龙网讯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眼睛的负担也越来越重。过度用眼和长时间看电脑、看手机,不少40岁出头的朋友就已经出现“未老眼先衰”的情况。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晶状体逐渐硬化、睫状肌开始衰退,老花症状的出现就像白头发一样只是早晚的问题。同样,“迟早”要遇上的,还有白内障。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对中老年群体的健康威胁巨大,白内障根据病情的发展,晶状体变性、混浊情况加重,会让患者从“看不清”到“看不见”,甚至丧失全部视力。

白内障就是老花眼吗?重庆市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委员、重庆南坪爱尔眼科医院白内障科主任张晓城表示,白内障不是老花眼,但在老年人群中可能同时出现。
眼睛的晶状体如同相机的镜头,本应透明清澈。随着年龄增长,晶状体蛋白质变性、混浊,光线无法穿透,视物逐渐模糊,这便是白内障。症状不止“看不清”,视力模糊如隔雾,对比度下降,颜色暗淡,畏光、眩光(如夜晚看到车灯有光晕)。部分老人还会出现“视力回春”,突然感觉老花眼好转,不用戴老花眼镜了,实则是白内障导致屈光改变。
老花眼(也叫老视)是晶状体弹性下降导致的视近模糊,而白内障是晶状体混浊引发的整体视力下降。两者常伴随出现,多数患者在出现老花眼后,随着白内障形成加重进而出现看远、看近均模糊的情况,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近视加深、老花减轻”的假象,实则是白内障加重、晶状体密度改变引发的屈光变化。若放任白内障发展,可能引发青光眼、晶状体脱位等严重并发症,甚至永久失明。
白内障要“熟了”再手术吗?
张晓城主任表示,让白内障“熟了”再手术,可能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白内障手术不必等到“看不见”。过去由于医疗技术有限,手术需等晶状体完全硬化。如今,超声乳化技术成熟,手术切口仅2-3毫米,且无需缝合。若拖延至“过熟期”,可能引发青光眼、葡萄膜炎,甚至永久失明。当患者因白内障导致视力下降影响生活时即可手术,延误治疗会导致手术难度大大增加。
张晓城主任提醒,白内障虽然随着年龄增长不可避免,却并非不可战胜,早期诊断和治疗是关键。白内障也应重视预防:紫外线是白内障首要诱因,户外活动可以佩戴墨镜。糖尿病使白内障进展风险增加,定期监测血糖、血压,控糖控压。50岁后每年一次眼科检查(尤其是糖尿病人群、高度近视人群更需重视)重点项目检查包括视力检查、裂隙灯检查(观察晶状体混浊程度)、眼压测量(预防青光眼)、眼底检查等。
责任编辑:马甜





- 渝论场|向“新”力“搭桥” 重庆民营经济“跨栏”:解码创新驱动与政策赋能的“山城样本”
原创|2025-03-18 06:00:00
- 华龙直播回顾丨2025年垫江牡丹文化节新闻发布会
直播|2025-03-18 10:30:02
- 力量之花绽放江北!第七届重庆女子半马本周日在北滨路“鸣枪开跑”
原创|2025-03-18 14:19:18
- 2025年垫江牡丹文化节推出系列优惠及特色旅游线路
原创|2025-03-18 14:07:08
- 春日助长正当时!重医附二院儿童生长发育门诊暖心开诊
2025-03-17 17:05:51
- 塑造特色品牌:垫江擦亮“牡丹牌” 做强“度假牌” 打造“研学牌”
原创|2025-03-18 14:1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