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区青年志愿者协会:青春力量点亮山城 解码志愿“红”公益密码-华龙网

江北区青年志愿者协会:青春力量点亮山城 解码志愿“红”公益密码

2025-03-18 14:11:43 来源: 第1眼TV-华龙网

第1眼TV-华龙网讯(秦川 实习生 秦瑞)清晨,在江北嘴江滩公园,20余名身穿马甲的志愿者手持垃圾钳,仔细清理着江滩上的烟头、塑料瓶、卫生纸等生活垃圾。“自从江北嘴江滩公园成为热门网红打卡点以来,游客数量急剧增加,我们的工作量也随之翻倍。”志愿者王喆整理完一袋袋垃圾后说道。“希望通过我们的‘净滩行动’,引导市民从旁观者变成环境污染治理的参与者和监督者,共同打造美丽的河道风景线。”

2020年12月,重庆市江北区青年志愿者协会成立。从守护生态的最前沿,到温馨助残的第一线;从城市治理的细微末梢,到民生服务的最前线,这群怀揣热情与梦想的年轻人,以无私的奉献精神和强烈的责任感为动力,诠释着新时代好青年担当。

生态保护行动

志愿“红”守护生态“绿”

散步,踩水,看洪崖洞。随着江北嘴江滩公园的“出圈”,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而来,游客们在这里拍照留念、散步休闲、欣赏夜景。

而随着江滩公园人流量不断增加,随之而来的垃圾问题也日益凸显。为了保持公园的清洁美丽,江北区青年志愿者协会积极响应,组织了一支充满活力的青年志愿者队伍,开展垃圾清理、文明劝导、安全隐患排查等活动。

江北区青志协组织志愿者在保定门江滩边开展“河小青”“洁小青”志愿服务活动。

“江北区坐拥长江、嘉陵江两江环抱的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江岸线绵长,为开展‘河小青’生态环保志愿服务活动提供了天然的有利条件。”重庆市江北区青年志愿者协会负责人曲训灏介绍。

为致力于给外地游客留下美好印象,努力维护公园的良好环境,江北区青年志愿者协会与江北城街道桂花街社区签订共建协议,推进“河小青”与河长制工作相互促进,招募遴选优秀“河小青”青年志愿者组建队伍,定期组织志愿者开展巡河护河、清淤治污、垃圾清理等常态化服务,引领青年躬身当好生态环保“宣传员、巡查员、监督员、联络员”。

不仅如此,江北区青年志愿者协会还精心策划开展了“林小青”“洁小青”等一系列生态环保志愿服务活动。“林小青”们走进铁山坪森林公园开展巡林、护林、古树认养活动,“洁小青”们走进社区、街头清理牛皮癣,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他们用实际行动为大自然披上更加绚烂的绿装,让街巷重焕整洁的容颜。

急群众之所急

志愿“红”擦亮城市底色

另一端,江北区青年志愿者协会开展的“馨小青”项目正悄然改变着残疾人的生活。

江北区青志协组织“馨小青”志愿者带领精障残疾人踏青。

“我在一家盲人按摩店工作,现在不仅能自己养家糊口了,还能给社会做点贡献,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盲人维维(化名)参与过多次培训,从理论学习到实际操作,去年年底获得了从业资格证。

“以残障人士为主要服务对象的‘馨小青’青年志愿者,除了具备爱心、公益心之外,还具备更加专业化的特点,涵盖手语、康复理疗等类别,因此我们联合专业社会组织探索出了一条适合残疾人的就业之路 。”曲训灏介绍,盲人按摩、爱心义卖、“爱心馒头”等项目不仅为残疾人提供就业机会,更为他们带来了自信和尊严。

近年来,江北区青年志愿者协会聚焦弱势群体,持续为孤寡老人、残障人士、困境儿童提供暖心服务,联动社会资源依托“冬日阳光·温暖你我”项目,实现残疾、困境儿童“微心愿”700余个;定期组织残疾人出门来一场Citywalk,让他们感受生活的美好……

如果说“河小青”和“馨小青”是江北区青年志愿服务的两张名片,那么“点单式”志愿服务则是该区志愿服务的另一亮点。

寒假一到,“小神兽们”无处安放,双职工家庭直呼“头疼”。今年年初,江北区青年志愿者协会主动“接招”,招募大量高校志愿者,在全区办起假期公益托管班服务近700名青少年。

从“看娃难”到“放心托”,这群志愿者用行动把“民有所呼”变成了“我有所应”,让寒假的冷风里多了一股暖意,也让“志愿红”成了城市里最亮眼的底色。

健全志愿服务体系

助力志愿“红”一路生花

这群“红马甲”们活跃在助残扶弱、守护生态环境的一线,而高效运转的“志愿山城”数字平台,则成为串联起青年力量与社会需求的关键纽带。

江北区青年志愿者协会积极创新,依托“志愿山城”数字平台开发出一系列丰富有趣的志愿服务活动,邀请红领巾小小志愿者走进城市书房体验“小馆员”的一天;组织理发师志愿者为敬老院的老人剪个头发……正是这些活动,吸引了越来越多人参与,志愿队伍日益庞大。截至目前,已有18367人注册,发布活动351场,总服务时长9607小时。

江北区青志协组织“馨小青”志愿者为群众提供盲人按摩服务。

为进一步完善志愿服务体系,协会建立“双轨培训”机制:每季度为骨干志愿者开展涵盖应急救援、安全教育、心理调适等大型培训活动;针对日常参与活动的普通志愿者,根据志愿服务属性开展“岗前培训”,从业务能力、言行举止等均有细致指导,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和安全意识。

为了让志愿者们无后顾之忧,协会还为志愿者们配备安全保险,并适当提供交通补贴、服务时长等激励措施。同时,受助群体的温暖回馈,如听障儿童的感谢卡、独居老人的亲切称呼,也让这份善意双向奔赴,温暖人心。

当夕阳为长江镀上金边,江滩公园的“河小青”们仍在弯腰捡拾;当晨雾笼罩铁山坪,“馨小青”们已推着轮椅走向春光……这支由西部计划志愿者、团员青年、社区干部、高校志愿者、少年儿童组成的生力军,正汇聚成江北区青年志愿者协会的璀璨星河。

责任编辑:余浩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未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