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医声科普丨你以为的素食真的健康吗?
2025-03-18 06:10:21 来源: 第1眼TV-华龙网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国家卫生健康委提出持续推进“体重管理年”活动,普及居民健康生活方式。对于控制体重,不少人关注到了素食的问题,觉得素食是一种健康又养生的生活方式,但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本期,我们特别邀请到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以下简称:重医附二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副主任医师童师雯从什么是素食、素食者容易存在哪些健康问题以及如何调整饮食等方面进行科普。
素食并非单一模式
据童师雯医生介绍,素食并非单一模式,根据饮食中动物性食物的限制程度,素食可分为以下五大类:

1.严格素食(Vegan)
完全不食用任何动物性食物,包括肉类、鱼类、禽类、蛋类、奶制品及蜂蜜等。
2.蛋奶素食(Lacto-ovo Vegetarian)
不食用肉类、鱼类和禽类,但可以摄入蛋类和奶制品。
3.奶素食(Lacto Vegetarian)
不食用肉类、鱼类、禽类和蛋类,但可以摄入奶制品。
4.蛋素食(Ovo Vegetarian)
不食用肉类、鱼类、禽类和奶制品,但可以摄入蛋类。
5.弹性素食(Flexitarian)
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偶尔摄入少量肉类或鱼类。
素食者容易缺乏这些维生素
由于素食者不吃或很少吃动物性的食物,某些营养素容易摄入不足,尤其是严格素食者,最容易出现缺乏的是维生素B12,它主要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中。
一旦缺乏,可能导致巨幼细胞性贫血、神经系统损伤或消化系统症状,常常出现疲劳、乏力、头晕、手脚刺痛、麻木、记忆力下降、腹泻、便秘等,如果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建议到医院就诊,检测缺乏的情况,如果没有出现过这些症状,也不要大意,在日常饮食中要注意补充强化维生素B12的食品(如B12强化谷物、植物奶)或通过维生素B12的补充剂补充。

此外,还有维生素D、铁、钙、Omega-3脂肪酸等对身体非常重要的营养素,也很容易出现缺乏。这些营养素缺乏会引起骨质疏松、贫血、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等。
素食营养均衡的要点来了
那么素食者如何才能营养均衡?为了确保素食者的营养均衡,以下几点大家可以特别注意:
1.摄入食物种类尽量多
素食者应摄入多种植物性食物,包括谷物、豆类、坚果、种子、蔬菜和水果,以确保营养摄入更全面。
2.利用蛋白质互补效应,提高吸收和利用效率
大米中赖氨酸含量较低,蛋氨酸相对较高;而大豆中赖氨酸含量丰富,蛋氨酸却相对不足。将大米与大豆一起食用,大豆中的赖氨酸可以弥补谷类中赖氨酸的不足,谷类中的蛋氨酸能补充大豆中蛋氨酸的短板,两者搭配后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得到显著提高。像我们常吃的豆花饭、豆浆配馒头,就是利用了这种蛋白质互补效应。
3.注重铁和维生素C的搭配
动物性食物里的铁,相对植物性食物来说,更好吸收,所以素食者要更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柑橘类、草莓、番茄),来提高植物性食物当中非血红素铁的吸收率。
责任编辑:马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