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控榜样|重庆市疾控中心龙江:疫病探查的“疾先锋”-华龙网

疾控榜样|重庆市疾控中心龙江:疫病探查的“疾先锋”

2025-03-17 11:17:37 来源: 第1眼TV-华龙网

开栏语:

在城市的喧嚣与宁静之间,有一群默默守护公共卫生安全的人。他们以专业为武器,以责任为铠甲,在日常的数据监测、科普宣传中筑牢健康防线。当疫情来袭,他们无畏艰险,冲锋在前,用行动践行使命,成为守护生命的坚固堡垒。

即日起,重庆市疾控中心联合第1眼TV-华龙网推出“疾控榜样”栏目,带您走近这些奋斗在疾病预防控制前沿的先进人物,聆听他们的故事,感受他们的职业精神与人文关怀,汲取榜样的力量,共同为健康之路注入温暖与希望。

龙江1.jpg

龙江

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党委委员、副主任

重庆市优秀共产党员

重庆市担当作为好干部

“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2024年1月月度人物

“重庆好医生、重庆好护士”年度人物

重庆市2022年度“最美医生”

重庆市抗击新冠疫情先进个人

在传染病防控的战场上,没有硝烟弥漫,却时刻关乎生死;没有刀光剑影,却处处惊心动魄。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党委委员、副主任龙江,就是这场战役中当之无愧的“疾先锋”。自1995年从重庆医科大学预防医学专业毕业踏上工作岗位起,30年来,他始终扎根在传染病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的最前沿,以无畏的勇气、精湛的专业和无私的奉献,诠释着医者仁心的深刻内涵,践行着守护人民健康的神圣使命。
 

在岗三十年,收获了很多荣誉和肯定,但最令他心安的,是每一次奋力完成传染病防控工作任务。

抗疫一线的“逆行者”

每一次疫情的暴发,都是一场没有预告的紧急集合,在病毒与生命的竞速中,他总是那个第一时间奔赴战场的“疾先锋”。回首过往,非典、霍乱、禽流感……这些令人谈之色变的传染病疫情一线一定少不了他。在疫情的调查处置现场,他的身影忙碌而坚定,累计参与200余起疫情处置,完成300余份详实的调查报告,每一份报告都凝聚着他对疫情防控的精准判断和经验智慧。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更是让龙江的抗疫足迹遍布大江南北。2020年初,湖北孝感被疫情的阴霾笼罩,作为重庆市急性传染病应急队队员、流调专业组组长的龙江勇挑重担,带领团队紧急驰援。初到孝感,面对复杂严峻的疫情形势和有限的医疗资源,他凭借着丰富的防控经验和专业知识,迅速制定策略,强化关口前移,亲自带队深入社区、医院等重点场所开展精准流调。牵头组织培训,从理论知识到实际操作,手把手地指导当地工作人员,还为当地留下了一支带不走的“抗疫铁军”。

此后,他又马不停蹄,以国家联防联控机制流调专家的身份,奔赴福建厦门进行指导;在做好重庆多起新冠疫情防控的基础上,赶往西藏昌都展开支援,克服环境与身体的挑战,深入一线流调溯源,快速理清传播路径,锁定传染源,精准划定风险区域,为当地疫情防控提供关键支持。

多病共防的“践行者”

新冠“乙类乙管”后,龙江没有丝毫松懈,而是积极推动多病共防工作。他清楚地认识到,常态化防控下,统筹做好新冠疫情防控与流感等重点传染病监测预警意义重大。

为掌握新冠再次感染情况及疾病对健康的影响,龙江组织开展大规模回顾性调查。他带领团队跟踪调查了重庆市2000余例在2022年10月前感染过新冠的人员,获取科学数据,为应对新一波感染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积极推动重庆市呼吸道多病原、肠道多病原监测等,使防控工作更具针对性。

面对复杂严峻的公共卫生挑战,无论是重庆发现首例新布尼亚病毒感染病例,以及部分区县出现本地登革热暴发疫情、猴痘聚集疫情时,他都第一时间带队赶赴现场开展调查,在阻断疫情传播的路上不停奔走。

日常工作中,他除了持续关注流感、诺如病毒等常见传染病的监测分析,积极组织竞赛、开展人才培训,全方位提升疾控人才专业素养,还带领团队大力推进“社会・渝悦・疫智防控”数字化应用建设。该项目纳入了数字重庆建设重大应用,有效提升区域公共卫生监测预警水平,强化跨部门联动协同处置能力,为重庆市公共卫生安全筑牢数字化防线。

科研赋能的“探索者”

在繁忙的一线工作之余,龙江坚信科研是推动传染病防控事业不断前进的重要力量,是提升防控效果的关键钥匙。

他积极投身于科研探索,专注于新冠、流感、猴痘等新发重大传染病流行规律和传播特征研究、传染病暴发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处置及传播特点研究、传染病动力学模型对重庆重点传染病预测预警分析研究。主持或参与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病原学与防疫技术体系研究”重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市科技局、重庆市科卫联合项目等多项科研课题,发表论文60余篇。同时,还将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总结,主编《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指导用书》等著作6册,为同行们提供了研究思路和经验借鉴。

注重科研成果转化应用的龙江,总是能够及时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对策,为传染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推动传染病防控工作向科学化、精准化迈进。

这位疾控战线的“拼命三郎”,用自己的专业、担当和奉献,在病毒与民众之间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每一次行动,都诠释着对生命的尊重和对使命的坚守;每一份付出,都为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增添了一份保障。

其实他也是无数重庆疾控人的缩影,他们在守护公共卫生安全的道路上奋勇前行,为了人民的健康福祉,不断拼搏,永不退缩。

采访问答

在疾控战线工作30年,您最想对青年疾控人说的寄语是什么?

龙江:疾控工作护佑健康,利国利民,但疾控之路,道阻且长,身为新时代的青年疾控人,你们是疾控防线的新生力量,愿你们以无畏的勇气、扎实的专业,以科学为剑,以信念为盾,在病毒与健康的博弈中,成为无畏战士,在每一次挑战中磨砺,在守护大众健康的征程上绽放光芒。

您认为年轻一代的传染病防控工作者需要具备哪些素质和能力?

龙江:一是要有较强的政治素质。秉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对工作认真负责,严谨细致,确保防控工作的质量和效果;要尊重调查对象的人格和权利,关心患者的疾苦,保守隐私。

二是要有较强的疾病防控专业素质。掌握流行病学、微生物学、传染病学等专业知识,熟练掌握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现场监测、个人防护、健康教育等技能。能不断学习疾控领域新知识、新技术,关注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动态,创新工作方法和手段。

三是要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具备较强的体力和耐力,能适应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在面对传染病疫情的压力和不确定性,要沉着冷静,能应对工作中的恐惧、焦虑等情绪,具备较强的心理调适能力。

四是有较强团队协作能力。与同事密切配合,相互支持,共同完成流行病学调查、疫情监测、防控措施实施等任务;与患者、家属、同事、上级及其他相关部门进行有效沟通,协调各方资源,共同做好传染病防控工作。


您曾主持科研课题、发表相关论文,编著专业刊物,这些科研课题与实际的传染病防控工作如何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龙江:传染病防控实践工作是科研课题、论文的来源和基础,并有促进作用。实际防控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如防控措施效果不佳、新型传染病应对困难等,为科研课题提供了研究方向,使科研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防控工作中的病例数据、流行情况、防控实践等为科研课题提供了丰富的研究素材和数据支持,确保研究更贴近实际,研究成果更具应用价值。同时,科研课题的成果可在实际传染病防控工作中进行验证和评估,提高科研成果的质量和水平。

科研工作为传染病防控实践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创新技术方法。科研课题和论文通过深入研究传染病的病原体特性、传播机制、流行规律等,为传染病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理论支撑。科研课题致力于研发新的诊断技术、疫苗、治疗方法等,论文则将这些成果公开,促进技术推广应用,提高传染病的检测效率和防控效果。

您认为在新的形势下,传染病防控工作会面临哪些新的挑战和机遇?

龙江:新的形势下,传染病防控工作面临的新挑战主要是新发突发传染病不断涌现,如埃博拉病毒、寨卡病毒等,其传播特点和致病机制不明,防控难度大。传播因素复杂,全球化、城市化加速使人员流动频繁,传染病传播速度更快;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增加,影响病原体和媒介生物生存,为传染病传播创造条件。传染病监测预警能力仍有待提升,难以及时发现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些社会公众对传染病危害认识不足,缺乏自我防护意识和行为,增加传播风险。反疫苗等错误观念也给防控工作带来阻力。

新机遇主要是防控体系完善,疾控体系改革加快推进,为传染病防控提供更有力的组织保障和资源支持。科技发展助力,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可用于传染病监测、预警和诊断,提高防控效率和精准度。新型疫苗和药物研发技术不断进步,为传染病预防和治疗提供更多手段。经过新冠疫情等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公众对传染病的关注度和重视程度普遍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和健康素养有所提升,有利于传染病防控措施的落实。全球卫生安全形势使各国认识到传染病防控是全球性问题,国际间在信息共享、技术交流、联合防控等方面的合作不断加强。

您带领着传染病预防控制团队,对打造一支高效、专业的疾控队伍,您有哪些建议?

龙江:一是加大疾控人才选拔、培育与引进。选择优秀的公共卫生等相关专业背景的人员,还应引进具有信息技术、统计学、管理学等专业知识的人才,以满足传染病防控工作多维度的需求。加强培训与实训教育,提高实际操作能力;通过参加高水平学术会议、研讨会等,了解行业最新动态和研究成果,提升专业技能。

二是加强传染病防控团队建设。根据需要成立多专业组成的团队,合理分配工作任务,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工作流程,组织团队建设活动,增强成员之间的信任和默契,确保防控工作有序开展。

三是加强考核与激励。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将考核结果与薪酬、晋升等挂钩。对在传染病防控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或团队进行表彰和奖励,同时提供职业发展机会和晋升通道,激发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四是强化后勤保障与支持。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配备先进的防护用品、应急设备等物资,确保防控工作的顺利进行。

多年来奋战在传染病防控一线,您最大的感悟是什么?这份职业对您个人的意义是什么?

龙江:最大的感悟:一是责任重于泰山:每次面对传染病威胁,都深刻意识到肩负的责任关乎大众健康与社会稳定。从日常监测到疫情紧急处置,每个环节都不容有失,一点疏忽可能引发严重后果,责任时刻鞭策自己严谨细致对待工作。

二是永远在与未知病菌赛跑:传染病不断演变,新病毒、新传播方式不断涌现,每次应对都像是一场未知挑战,需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快速调整防控策略,这种不确定性带来巨大压力,也激励自己持续成长。三是团结协作至关重要:防控工作涉及多部门、多领域。从病例发现报告、流行病学调查,到社区防控、物资保障,每个环节都需要各方面紧密配合,这种团结协作的力量是战胜疫情的关键。

个人的意义主要是实现人生价值,每当看到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人们恢复健康生活,会获得强烈的成就感与满足感,自己的工作能为社会做出实实在在的作用。同时也能持续自我提升,社会需求推动自己持续学习,接触前沿技术和理念,个人专业素养不断提升,对护佑健康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内容/敖莹 周玲玲  图/受访者提供)

责任编辑:周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