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医大附三院(方大医院)专家开展脊柱内镜下微创治疗 助29岁患者“挺起腰杆”-华龙网

重医大附三院(方大医院)专家开展脊柱内镜下微创治疗 助29岁患者“挺起腰杆”

2025-03-17 06:11:12 来源: 第1眼TV-华龙网

第1眼TV-华龙网讯 近日,重医大附三院(方大医院)骨与创伤中心脊柱外科团队成功为一名29岁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实施“脊柱内镜下椎管减压+骨块复位+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术后复查显示,该患者椎管减压彻底,骨折块完全复位,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青年患者腰椎爆裂骨折,神经损伤亟待解决

患者张先生(化姓),因车祸导致腰背部剧烈疼痛伴右下肢麻木、肌力减退,经检查确诊为第2腰椎爆裂性骨折伴马尾神经损伤。CT影像显示,椎体粉碎性骨折块突入椎管内,马尾神经严重受压,若不及时手术可能遗留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传统开放截骨、椎体前柱重建手术虽能解决问题,但创伤大、恢复周期长,对年轻患者的生理和心理负担较重。

创新技术突破 脊柱内镜手术实现“精准操作”

针对患者病情,重医大附三院(方大医院)脊柱外科团队刘列华主任医师等决定采用脊柱内镜技术解除马尾神经受压,将凸入椎管的骨折块复位。

首先,植入椎弓根螺钉并撑开,使伤椎高度恢复、后凸矫正。随后,将内镜与操作器械精准置入腰1/2椎板间隙,在全程可视化下对腰1/2椎板间隙进行开窗,暴露硬脊膜及神经根,充分保护神经,置入骨折复位器械将椎管内的骨折块复位完成椎管减压。术中,3D-CT透视证实骨折块完全复位。脊柱内镜减压及骨折复位技术既保证了手术视野的广阔性,又实现了对神经根和骨折块的精细处理,松解受压神经根,避免传统手术可能导致的脊柱稳定性破坏。

术前术后对比,术后CT矢状位可见骨折椎体高度恢复、后凸畸形得到矫正。院方供图
术后CT横断位可见椎管内骨折块已完全复位。院方供图
术中内镜下见椎管减压彻底,硬脊膜膨隆无受压。院方供图

术后患者下肢麻木减退、肌力逐步恢复中。影像学复查证实骨折块复位满意、神经压迫彻底解除。目前,患者已转入康复阶段,预计短期内可回归正常生活与工作。

专家解读:脊柱微创技术需要不断创新

胸腰段椎体骨折在脊柱骨折中发生率最高,在中青年患者中主要为前中柱损伤的爆裂骨折,常伴有椎管内骨折块占位。对于合并神经功能损伤的患者,尤其是不完全性损伤的患者,手术可以有效重建脊柱稳定性、减压椎管,为神经功能恢复创造条件。传统的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椎管减压治疗虽然临床疗效满意,但术中需剥离较多椎旁肌,造成脊柱后方软组织损伤,导致术后持续性腰背部疼痛等并发症。随着微创技术及手术器械、设备的发展,出现了小切口、通道下、内镜下等微创减压联合内固定技术治疗伴有神经损伤的胸腰椎爆裂骨折,取得了与传统开放手术相似的临床疗效。

据刘列华主任医师介绍,近年来,重医大附三院(方大医院)骨与创伤中心周强主任团队,聚焦微创技术创新,将内镜技术从脊柱退变性疾病成功应用于脊柱脊髓损伤患者的微创、精细的手术治疗,让更多的患者得到了优质、高效、满意的治疗。

责任编辑:马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