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重庆眼科医疗管理与新技术研讨会圆满落幕-华龙网

2025重庆眼科医疗管理与新技术研讨会圆满落幕

2025-03-16 15:39:55 来源: 第1眼TV-华龙网

3月15日,由爱尔眼科重庆特区承办的“2025重庆眼科医疗管理与新技术研讨会”在渝开幕。本次研讨会以“新形势下眼科学科建设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吸引了200余位眼科领域的权威专家、学者及医疗机构管理者参会。通过主题报告、技术研讨与圆桌对话,与会者共同探索眼科医疗管理的创新路径,研讨新技术的临床应用与发展前景,为重庆乃至全国的眼科事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大会合影
主持

开幕致辞:锚定高质量发展方向

开幕致辞 贺翔鸽

大会在爱尔眼科重庆特区总院长贺翔鸽教授的欢迎辞中拉开帷幕。她强调,在医疗环境不断变化、技术飞速发展的新形势下,眼科学科建设必须坚定不移地锚定高质量发展方向。高质量发展是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的关键,也是满足患者日益增长的眼健康需求的必然选择。贺翔鸽教授表示,希望通过此次研讨会搭建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分享眼科医疗管理和新技术研究的经验与成果,共同探讨眼科学科建设的有效路径和高质量发展的创新模式。

爱尔眼科重庆特区CEO陈茂盛教授在会议现场也表示,随着国家对医疗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以及人民对高质量医疗服务的需求增加,眼科学科建设显得尤为重要。眼科医院需要抓住机遇,做好服务、管理、技能提升和智能化应用,以更好地服务患者。医院需要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和管理,满足患者对高质量医疗服务的需求。

学科管理:改革驱动下的创新路径

01葛坚

一级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眼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葛坚教授以《非公眼科发展方向的挑战与机遇》为题,探讨了非公眼科在政策导向、市场竞争、技术创新等方面的挑战与机遇。他指出,技术创新是非公眼科发展的关键驱动力,机构需紧跟技术前沿,提升医疗技术水平。

02叶剑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全军眼科专委会主任委员、重庆市医学会眼科学分会主任委员叶剑教授聚焦《日间手术在新一轮医改中的意义》,强调日间手术能够提升医疗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未来将在我国医疗体系中发挥更大作用。

03马华峰

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眼科副主任、重庆市医学会眼科专委会白内障学组副组长马华峰教授分析了《DRG对眼科的挑战与转型》,指出DRG模式对眼科医疗服务带来的挑战,并强调眼科医院应通过加强成本控制、优化诊疗流程等措施,提升竞争力,适应医保改革新形势。

04贺翔鸽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爱尔眼科重庆特区总院长贺翔鸽教授分享了《爱尔眼科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经验,介绍了爱尔眼科在医疗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监控举措等方面的实践,为行业树立了榜样。

专题研讨:深入技术前沿

05徐雯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眼科医院副院长、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专家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分会常务委员徐雯教授通过手术录像揭示了复杂白内障手术中的意外情况,并分享了预防和应对策略。

06王勇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附属爱尔眼科医院副院长、湖北省医学会眼科分会白内障学组副组长王勇教授介绍了《无缝合IOL囊袋复合体脱位的法兰悬吊术》,展示了该技术在减少手术创伤和术后并发症方面的优势。

07张丰菊

二级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导师、爱尔眼科北京特区副总院长、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屈光手术学组副组长张丰菊教授分享了《Ray-tracing引导的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矫正高度近视和散光的效果分析和思考》,指出该技术在近视及散光矫正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08周奇志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导师、爱尔眼科重庆特区副总CEO、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眼科专委会屈光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眼感染学组委员、爱尔眼科医院集团屈光学组副组长周奇志教授探讨了《准分子激光在角膜疾病中的应用》,为准分子激光技术的合理应用提供了重要参考。

09陈元

副主任医师、重庆眼视光眼科医院角膜及眼表科副主任、爱尔眼科重庆特区角膜及眼表疾病学组组长陈元介绍了《AI技术在干眼科普宣传中的应用》,利用AI大模型快速制作科普内容,提高患者对干眼疾病的认知。

10谭娅

重庆眼视光眼科医院医学影像科副主任、爱尔眼科重庆特区眼底病学组委员谭娅分享了《AI技术在眼底疑难病例讨论中的应用》,通过AI辅助诊断系统提高诊断准确率。

11李莉

重庆眼视光眼科医院青白科副主任、亚太白内障及屈光手术学会(APACRS)会员李莉博士探讨了《AI在先天性白内障科研设计中的应用前景》,指出AI可提升科研效率,但需谨慎平衡AI辅助与人工。

12刘兴岚

重庆眼视光眼科医院视光及小儿眼科医生刘兴岚阐述了《AI在近视防控方面的应用》,介绍了AI技术在近视预测、个性化防控方案制定及视力监测中的具体应用。

13刘莛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陆军特色医学中心眼科主任、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角膜病学组委员刘莛教授介绍了《人工智能(AI)对ICL尺寸选择的预测性能比较:基于多种预测模型的META分析》,详细阐述了AI预测模型在ICL植入手术中的应用。

14谭吉林

主任医师、爱尔眼科重庆特区副总院长、重庆市医学会眼科专委会屈光及白内障学组副组长谭吉林教授分享了《无级系列晶体临床应用体会》,介绍了该晶体在提供全程视力方面的优势。

15何为民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眼科主任医师、四川省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常委何为民教授探讨了《眼眶增强MRI对甲状腺眼病诊断和病情评估的价值》,强调增强MRI在评估甲状腺眼病活动度中的敏感性。

16袁洪峰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爱尔眼科重庆特区副总院长、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眼整形眼眶病学组委员袁洪峰教授针对《甲状腺相关眼病个性化手术设计理念及思考》进行了分享,强调手术设计需充分考虑患者的个体差异。

17谢琳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眼科主任、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全国委员谢琳教授带来《从青光眼医生的视角看ICL植入手术》,提出了独特的见解,强调术前房角镜检查的重要性。

18刘丹宁

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二院眼科副主任、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青委会委员刘丹宁教授带来《警惕眼底黄白色病灶的感染因素》专题报告,强调眼科医生在面对眼底黄白色病灶时需保持高度警惕。

19王一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爱尔眼科重庆特区副总院长、重庆市医学会专委会眼底病学组组长王一教授分享《黄斑出血治疗方式的选择及效果评价》,介绍了黄斑出血的常见病因和发病机制,以及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式。

科研转化:初探成效明显

20李翔骥

主任医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眼科副主任、重庆市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李翔骥教授带来《可生物降解青光眼引流片研发转化初探》,介绍了其研发的镁合金青光眼引流装置在材料降解速率控制上的创新突破。

21赵敏

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爱尔眼科重庆特区副总院长、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分会角膜病学组委员赵敏教授分享了《干细胞功能因子眼液眼表应用初探》,指出干细胞功能因子眼液在眼表疾病治疗中的潜在应用价值。

现场讨论
专家热议

本次研讨会为重庆地区的眼科医生提供了学习和交流的平台,推动了眼科医疗事业的高质量发展。通过分享最新研究成果和临床经验,专家们为眼科医疗领域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为解决临床实践中的难题提供了有益参考。与会专家纷纷表示,将继续加强学术交流和技术合作,共同为眼科医疗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院方供稿)

责任编辑:王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