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五里店街道:共绘民生温暖图景 双核驱动下的公益慈善创新实践-华龙网

江北五里店街道:共绘民生温暖图景 双核驱动下的公益慈善创新实践

2025-03-11 17:04:22 来源: 第1眼TV-华龙网

第1眼TV-华龙网讯(记者 李黎)从听障咖啡师精心制作的每一杯公益咖啡,到独居老人家中温暖的“银龄陪伴”;从企业捐赠的百万善款,到居民自发参与的“微心愿”认领……在江北区五里店街道,一场关于公益慈善的“破圈”行动正在悄然改变社区居民的生活。这里的故事,不仅是慈善资源的精准对接,更是一场党建引领下社会共治的生动实践。 

慈善服务联合体联合巴川幼儿园开展爱心义卖活动。江北区五里店街道供图
慈善服务联合体联合巴川幼儿园开展爱心义卖活动。江北区五里店街道供图

创新模式 打造多元慈善场景

走进位于江北区五里店街道的公益慈善服务联合体(以下简称“联合体”)二楼,咖啡的醇香扑面而来。听障咖啡师小吴正专注地磨豆、拉花,将一杯热咖啡递给顾客。杯垫上一行小字格外醒目:“每售出一杯,捐赠0.5元。”

这个特殊的咖啡区,不仅用香气温暖了社区,还累计筹集善款4.3万元,为8名残障人士提供了稳定岗位。

重塑想象咖啡每售出一杯捐赠0
重塑想象咖啡每售出一杯捐赠0

这一幕,正是五里店街道以创新思维破解公益慈善“可持续化”难题的缩影。

自2024年7月联合体成立以来,这里以“党建引领、多元共治”为核心理念,联动52家企业、23家社会组织,落地31个公益项目,惠及居民超1.2万人次,探索出一条“资源—需求—服务”精准闭环的公益新路径。

“我们不仅要当慈善资源的‘搬运工’,更要成为民生需求的‘解码器’。”五里店街道副主任王萍介绍,联合体依托辖区两大全国“四好”商会——五里店商会与江北智能科技商会,吸引智飞生物、平伟汽车等企业捐资捐物超800万元,形成资源集聚效应。

这些资金被精准转化为“关爱眼健康,光明行动”“点亮星火,助力创业”等项目,直接帮扶困难群众2300余人。

通过“重庆救助通”平台,联合体建立起需求快速响应机制。居民“微心愿”通过大数据匹配,实现精准对接。智力残疾青年小陈通过“微心愿”学会串珠手艺后,不仅用劳动换取了手机,还开设手工课堂带动21人创业,其中6人开设微店。

此外,联合体创新“公益+”模式,将慈善融入生活场景,打造出可持续的公益生态。

如公益咖啡区不仅是休闲空间,更是残障群体的就业平台;爱心义卖区将爱心企业联名商品义卖,反哺社区慈善基金;社会组织“益启行”在联合体支持下,推出“银龄陪伴计划”,为独居老人提供上门照料、心理疏导等服务,覆盖14个社区……

五里店街道联合即善社工上门慰问困难群众。江北区五里店街道供图
五里店街道联合即善社工上门慰问困难群众。江北区五里店街道供图

“接下来,我们将通过开展公益合作,开发商会资源,激发社会组织围绕特困家庭、边缘低收入群体、困境儿童、残障人士及困难老人等特定群体及广大民众需求,策划高效、实效的慈善项目,进而深化商会各成员单位参与公益事业的广度与深度,促进社会资源与公益慈善事业的高效融合。”联合体运营负责人表示。

精准触达 织密基层服务的“红色网络”

2月中旬,在鎏嘉码头举行的“五里公益集市”人头攒动。理发、基础体检、中医、手工艺体验等活动吸引了众多居民参与。

“五里公益集市”是五里店街道“五里商协会党建联盟”推出的一项特色服务。“五里商协会党建联盟”以“共建、共融、共享、共治”为理念,整合资源、做强服务、优化治理,形成覆盖全域的公益服务网络。

除“五里公益集市”外,联盟还推出“五里读书会”“五里小渝姐家政服务”“五里夜校”等品牌项目。

“五里读书会”每月赞助经典书籍,为辖区社会组织、各界人士和居民搭建了开放的读书交流平台;“五里小渝姐家政服务”打造了“小渝姐视频课”“快乐幸福有礼有节”等系列暖心特色品牌,定期开展送岗位、送培训、送服务、送温暖“四送”进社区活动;“五里夜校”则开设公益性、普惠性的兴趣类、成长类课程,为居民提供技能培训和文化课程……

五里夜校开展小提琴培训活动。江北区五里店街道供图
五里夜校开展小提琴培训活动。江北区五里店街道供图

“联盟从最初的10多家企业参与,如今已扩展至300余个组织,吸引了800余名志愿者参与。党建如同纽带,将分散的资源拧成一股绳。”五里店街道党工委委员、人大工委主任徐永卓介绍,联盟开展的活动深受群众喜爱,已吸引5000余名居民参与,募集资金物资价值近300万元。

徐永卓介绍,依托“141”基层智治平台,联盟将碎片化的民生需求转化为30余个服务项目。如“五里茶摊议事”通过线下茶摊收集居民意见,推动老旧小区改造、公共设施优化等议题落地。同时,联盟推出“认领制”和“积分激励”,企业、社会组织及个人可认领公益岗位,累计兑换积分超1万分,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良性循环。

双核驱动 让慈善融入城市肌理

五里店街道的创新实践,以公益慈善服务联合体与五里商协会党建联盟为“双核引擎”,构建起“政府引导、社会参与、长效赋能”的慈善生态。前者聚焦资源整合与项目孵化,后者强化党建引领与社会动员,两者相辅相成,形成“1+1>2”的叠加效应,让慈善真正成为城市发展的内生动力。

五里店商会开展税收政策宣讲活动。江北区五里店街道供图
五里店商会开展税收政策宣讲活动。江北区五里店街道供图

联合体与党建联盟的深度融合,催生了多个创新合作模式。在“银龄陪伴计划”中,联合体通过需求调研锁定独居老人群体,党建联盟则动员辖区企业捐赠智能健康监测设备,并组织志愿者开展定期探访。这种“需求精准定位—资源高效匹配—服务动态优化”的闭环机制,使慈善项目从“输血式”援助转向“造血式”赋能。

“慈善不应是单向施予,而是社会共治的纽带。”王萍强调,从政府主导到社会共治,从单一救济到长效赋能,五里店街道以党建为引领,让善意真正融入社区肌理。

在这里,残障青年通过技能培训重拾尊严,独居老人因科技守护获得安全感,普通居民在参与中感受公益温度——这些鲜活的故事,共同编织成基层治理的“江北样本”。

责任编辑:董霞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未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