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第1眼》春天的盛会 | 全国两会“热词”创造超大城市治理“新鲜经验”
2025-03-10 13:07:37 来源: 重庆广电-第1眼TV
在全国两会的重庆代表团开放团组会议上,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成为中外记者提问的“热词”之一。而在重庆代表团的回应中,有一句颇具分量和新意的话,是这样说的,“我们会继续努力多创造超大城市治理的新鲜经验”,大城之治,重庆有怎样的“新鲜经验”?“山水之城”,又如何在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中焕发“智治之美”?就在近日,重庆发布人工智能赋能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三年行动计划,首先来关注一下。

重庆发布人工智能赋能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三年行动计划
《重庆市人工智能赋能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行动计划(2025—2027年)》近日发布,《行动计划》明确未来三年将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打造具有重庆辨识度的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治理样板,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行动计划》提出,将围绕城市规划、建设、治理、安全、交通、行政执法、平安稳定、城市文明、公共服务等九大重点领域,以数字重庆“1361”整体架构为统领,协同三级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八大板块,积极探索AI在城市治理中的实战应用。到2025年底,初步建成AI能力支撑体系,到2026年,进一步优化AI能力支撑体系,持续拓展AI应用领域,到2027年,AI关键核心技术在城市治理中得以全面应用,累计打造不少于60个具有创新性和可复制性的典型应用场景,引领带动全市城市治理高质量发展,建成AI赋能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重庆样板。

重庆在打造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示范区的过程中,以“一朵云、一张网、一组库、一本账”为核心架构,形成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性和示范性的实践经验。算力存储“一朵云”,实现西部地区算力资源统一调度利用;通信传输“一张网”,在全国首创采用国产自主可控通信协议视联网,构建重庆全域安全可靠网络底座;数据要素“一组库”,打破部门数据壁垒,实现跨领域数据共享;数字资源“一本账”,建成全国首个市域一体建设、两级管理、三级贯通的公共数据资源管理体系,有效减少了低水平建设和重复投入。
如何进一步打通数据壁垒,今年全国两会上,住渝全国政协委员提交了联名提案,建议直辖市开展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试点示范。
住渝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案:建议直辖市开展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试点示范
数字赋能和“大综合一体化”治理,已成为重庆城市治理的显著特色和亮点。过去一年,重庆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实现三级贯通,上线运行“突发事件直报快响”“危岩地灾风险管控”“民呼我为”等10个典型应用,“141”基层智治体系覆盖全部镇街。

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常委、重庆市专职副主委蒙格丽说:“在国家层面,超大城市治理的现代化,对于重庆建成战略腹地支撑区具有很强的推动作用。重庆独特的地形地貌、复杂的城市环境也可以为超大城市的治理提供一些典范。”
看到成绩,也要正视问题。由于目前国家部委与地方的数据壁垒尚未完全打通,制约了大数据智能化技术手段的充分运用。为此,住渝全国政协委员提交联名提案,提出了支持直辖市探路领跑、试点示范,设立国家级城市治理的专项资金,推动央地数据融合开发利用,加快完善城市治理法规体系等四条建议。
全国政协委员、中共涪陵区委书记黎勇表示,希望加快推动国家部委与直辖市城市治理数据标准统一、互联互通,在数据融合共享、服务事项办理上给予更多制度空间,支持央地合作开展数据开发利用、数字技术应用等合作,深入推动AI赋能城市发展、治理和服务。

通过“一朵云、一张网、一组库、一本账”的核心架构,我们实际上看到的是重庆在“大城之治”三个维度上的创新努力:“系统性整合”,探寻数据要素的融合共享;“实战化导向”,以实际问题来驱动技术应用,比如推动治理从被动反应转向主动预防,利用数字孪生技术强化地下管网安全等等;还有一点,“民生为本”,将技术优势转化为服务效能,比如推出“新生儿出生一件事”“医检互认”等应用,推动“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创建,直接回应市民急难愁盼问题。
在“实战化导向”方面,全国两会前夕,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副秘书长柯·巴雷特一行到重庆调研,特别点赞了重庆“数智气象”,来看看重庆在早期预警体系建设上的探索。
数智气象赋能超大城市治理
世界气象组织点赞重庆创新探索
在市气象局和沙坪坝等地,柯·巴雷特一行调研了全民早期预警重庆实践和数智气象赋能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工作。目前,重庆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手段,逐步建立起高效的气象预警系统,显著提升了预警的准确性与时效性。

市气象台台长张焱介绍,0到2小时灾害天气的预警这块,他们通过AI来解决,强对流天气,比如雷暴大风、冰雹、短时强降水等,提前量达到63分钟。此外去年底,他们也跟华为联合发布了成渝地区的区域气象大模型,6小时强降水预报相比传统的数字预报,准确率最高可以提升到36%。
近年来,重庆在气象监测预报预警方面能力不断提升,气象雷达覆盖率已达到95.7%,集成多种AI算法的0—2小时强降水预报时空分辨率达500米、5分钟,强对流天气预警时间提前量达到63分钟,预警信息可通过气象综合预警App、手机短信等16类渠道发布,气象预警信息公众覆盖率达99.8%。在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官员看来,重庆在气象与灾害管理上的经验,为亚洲及全球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参考。

WMO亚洲及西南太平洋区域办公室官员虞俊说:“联合国提出倡议以后,中国特别是重庆就把这个倡议落到实地了,落到真正的实践上了,政府联动机制非常到位,预警就能及时地发布出去。”
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副秘书长柯·巴雷特表示,她很欣赏设定阈值的做法,能自动发出警告,真的是一种非常先进的方法,令人印象深刻。她希望能够找到与重庆及其他省市政府直接合作的方式,将这些专业技术带到世界上。

气象预警也只是数字重庆建设的其中一部分。将数字基因植入城市肌理,让算法算力转化为治理能力,重庆创造超大城市治理的“新鲜经验”,正是用“智”的硬核支撑,与“治”的不断创新,在8.24万平方公里的山水间铺展出一幅“全域感知有精度、风险防范有速度、民生服务有温度”的现代化治理图景。
就在3月8号,重庆市城市治理研究院挂牌成立,这标志着重庆在“大城之治”新路子上又迈出了重要一步,为重庆城市治理提供了专业化的智库。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院长、教授 熊易寒:
“各个超大城市都在探索,如何进一步加强超大城市治理。重庆是一个非常有魅力的城市,应用好重庆的基层社会空间,我们在基层治理当中,可以更多地动员老百姓的力量。”
重庆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 刘嗣方:
“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尤其是探索结合以数字化建设和推动城市综合治理体制机制改革,同向发力、协同赋能,走出了一条符合重庆实际、具有重庆辨识度和全国影响力的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的新路子。”
重庆市城市治理研究院院长 黄建:
“已经形成了人工智能赋能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的行动计划,这是结合现在人工智能蓬勃发展的一个现状,拟定的我们城市治理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一些具体的工作措施,也是城市治理跟我们数字重庆建设进行双向赋能。”
(重庆广电-第1眼TV 傅了 吴静 袁媛 李艺 丁琳 李嘉博)
责任编辑:郑令





- 全国两会特别策划|2025我要干大事
原创|2025-03-10 06:00:01
- 动海报 | 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闭幕 住渝政协委员满怀信心步出会场
原创|2025-03-10 11:03:34
- 极氪携手优必选 实现全球首例多台多场景多任务人形机器人协同实训
2025-03-09 20:00:57
- 江津妇幼与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正式签约!医校合作开启心理健康新篇章
2025-03-10 08:51:15
- 提速新赛道 神龙公司与武汉经开区签署投资合作协议
2025-03-09 20:08:27
- 2025款EV5以至高性价比 树立家用纯电SUV新高度
2025-03-09 20: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