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 | 好看、好吃、好养还酷似国宝!为何它是“猪”生赢家-华龙网

视频 | 好看、好吃、好养还酷似国宝!为何它是“猪”生赢家

2025-03-07 11:51:50 来源: 第1眼TV-华龙网

“荣昌猪的外形酷似大熊猫,非常好辨认,它还好看、好养、好吃……”3月6日上午,重庆代表团在驻地举行开放团组会议。现场,全国人大代表、重庆琪金食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其鑫现场展示了一只憨态可掬的“荣昌猪”模型,引发中外媒体广泛关注。

作为一名与华系地方猪“厮守”了四十多年的全国人大代表,林其鑫从5岁开始与猪打交道。“荣昌猪是我生活中的‘好朋友’,也是我事业发展的好帮手。所以,走到哪儿,我都把它们带上。”现场,林其鑫一边向大家推荐荣昌猪,一边讲述自己与荣昌猪的不解之缘。

全国人大代表林其鑫。第1眼TV-华龙网特派记者 李文科 摄
全国人大代表林其鑫。第1眼TV-华龙网特派记者 李文科 摄

从断种之危到走进千家万户

荣昌猪“好看、好吃、好养”

走进林其鑫的办公室,多只拥有独特“熊猫眼”的荣昌猪模型让人眼前一亮。

荣昌猪是世界八大名猪之一、中国三大名猪之首,有400多年的养殖历史,曾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畜禽品种保护名录。

但是,2018年非洲猪瘟疫情期间,一些养殖场清栏扑杀,荣昌猪一时面临断种之危。“荣昌猪是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不能在我们手里弄丢了。”那一年,林其鑫临危受命,接过保种重任。

为保护荣昌猪,林其鑫创办的琪金公司与荣昌区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迅速启动建设荣昌猪资源保护场及中转隔离场,同时将部分种猪转移至重庆永川、武隆等地,进行跨区域多点保种,还前往四川、云南、贵州等地寻种护源。

“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开始建设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扩繁场、育肥场、科技产业园。”林其鑫说,2024年荣昌猪的数量已增长至100万头,从危机中救下来,还实现了几何级的规模增长。

为了让荣昌猪“好看、好吃、好养”,林其鑫还联合相关科研单位开展荣昌猪杂交试验、高肌内脂肪含量专门化品系培育等工作,让荣昌猪具备适应性强、杂交配合力好、遗传性能稳定、瘦肉率较高等诸多优异特性。

“我们希望打造一个叫得响的荣昌猪品牌,让荣昌猪肉走上千家万户的餐桌。”林其鑫说。

林其鑫接受媒体采访。第1眼TV-华龙网特派记者 李文科 摄
林其鑫接受媒体采访。第1眼TV-华龙网特派记者 李文科 摄

从“1”到“89”

全力守好生猪“中国芯”

2023年,林其鑫当选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有89个地方猪品种,都是宝贝。”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后,林其鑫思考得更深,他希望通过履职让华系地方猪种得到更好的保护。

2024年,林其鑫带领团队深入一线了解地方猪产业发展现状。他发现,保护不到位、开发利用少的问题普遍存在,如果还不实施系统化的保护、开发、利用和打造,再加上非洲猪瘟冲击,华系地方猪种将面临灭绝的风险。

为此,林其鑫连续两年在全国两会上呼吁:提高对华系地方猪种保护、开发和利用的重视和支持。

在他眼里,华系地方猪有高品质的猪肉,守好生猪“中国芯”,是他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应尽的责任。

恳切呼声催生可喜变化。近年来,华系地方猪在保种育种、能繁养殖、品牌打造等多个方面得到了农业农村部的政策支持。

3月6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重庆代表团举行开放团组会议。第1眼TV-华龙网特派记者 李文科 摄
3月6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重庆代表团举行开放团组会议。第1眼TV-华龙网特派记者 李文科 摄

从农村到城市

探索城乡融合发展新模式

“林代表,作为民营企业的代表,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获得政府部门哪些支持?”“您手上的这只猪,给当地老百姓带来了哪些实实在在的好处?”……开放日现场,记者们围着林其鑫纷纷提问。

“无论是在猪价波动大,养殖成本上涨的周期;还是在厂区建设、品牌拓展方面,重庆都出台了多项扶持举措,帮民企渡过难关。”林其鑫一一作答。

在这些年,养猪的过程中,林其鑫一直致力于帮助农户增加收入,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我们通过‘两联两共’项目计划,在川渝两地建立了100个联合养猪示范村,带动了1万户农户约2万人共同致富。”林其鑫说。

“两联两共”,即一手联农村、一手助城市。

在农村,通过“统一提供优质仔猪、统一保险、统一标准、统一防疫、统一回收、统一价格”方式,实现联合养猪产业增收;

在城市,给需要创业的人提供联合开专卖店的机会,通过“统一门店、统一培训、统一共同出资、统一公司兜底、统一利润分红”方式,让创业者实现零成本创业。

目前,“两联两共”模式下的养殖规模已达30万头左右,林其鑫更计划将其逐步推广至全国,助力乡村振兴。

“作为民企的一份子,我们也将继续深耕华系地方猪领域,将其做深、做透、做大做强,让更多人参与其中,让更多农户因此增收,让更多的中国老百姓能够吃上优质地方猪肉。”谈及未来,林其鑫如是说。

第1眼TV-华龙网 陈雨/文 视频、图/李文科 首席记者 董进/审核

责任编辑:李茜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未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