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反响 | 令人鼓舞、催人奋进 重庆各界聆听来自春天的报告-华龙网

两会反响 | 令人鼓舞、催人奋进 重庆各界聆听来自春天的报告

2025-03-06 17:52:12 来源: 第1眼TV-华龙网

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强代表国务院,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这份来自春天里的报告,一经发布,便在重庆各界引起强烈反响。

政策原文:

完善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机制,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城镇化质量水平,构建优势互补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加快补齐县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提高城乡规划、建设、治理融合水平。

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政府工作报告为加快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体系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2025年,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全国两会精神,围绕“六区一高地”建设目标,以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示范区建设为重点,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全面提升国土空间开发质量和效益,推动形成市域多中心、多层级、多节点的网络型超大城市空间形态。以数字赋能和“大综合一体化”为突破,打通空间数据归集治理通道,统一空间数据管理,构建标准统一、链接通畅的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为超大城市空间治理提供统一的数据、图层、能力服务,赋能三级治理中心和各应用场景,推动超大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全面提升。

政策原文:

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进一步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

重庆市生态环境局:政府工作报告为下一阶段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指明了努力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2025年,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将锚定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先行区总体目标,围绕当好西部大开发特别是大保护的排头兵、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示范者和体现高质量发展的模范生,奋力打造“西部领先、全国进位和重庆辨识度”生态环境保护标志性成果。具体而言,将以治水治气治土为牵引,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以治废治塑为抓手,提质建设全域“无废城市”;以治山治岸为基石,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以治城治乡为重点,打造全市域整体大美风貌;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统领,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以改革创新为突破,重塑超大城市“大综合一体化”生态治理系统;以做好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整改“后半篇文章”为契机,着力提升生态环境问题管控效能。

政策原文:

加强审计监督。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加强政府立法审查,强化重大决策、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

重庆市审计局:全市审计机关将坚守经济监督定位,聚焦主责主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科学规范做好常态化精准化“经济体检”。围绕更好服务保障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推动重大政策落地、抓项目扩投资等加强审计监督,精准反映工作执行中的卡点堵点难点,助力完成年度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围绕助力国资国企改革、打造民营经济发展高地和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等加强审计监督,密切关注改革中的掣肘、障碍和阻力,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先行区、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示范区建设;围绕有效防范化解经济金融等重点领域风险加强审计监督,深入揭示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确保重大风险第一时间报告处置;围绕重点民生工作、建设美丽重庆、实施乡村振兴“四千行动”等领域加强审计监督,及时反映短板弱项,助力创造高品质生活。

政策原文:

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集中整治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坚决防止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

重庆市司法局:2025年行政执法改革方面的主要目标是,“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取得标志性成果,行政执法群众满意度达90%以上,涉企行政执法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市县乡三级贯通行政执法协调监督体系实战实效。

具体到规范涉企行政执法,将一体推进行政检查减量化、行政处罚规范化、信用监管精准化、执法监督效能化、数字支撑智慧化“五化”改革,全面构建“无事不扰、包容审慎、严格规范、公正文明”的涉企行政执法新模式。一是行政检查减量化,清理涉企行政检查主体,制定涉企行政检查事项清单,推行行政检查年度计划管理,全面推广“综合查一次”。二是行政处罚规范化,规范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规范行政处罚程序,规范行政处罚文书,规范推行柔性执法。三是信用监管精准化,系统构建无事不扰“信用+执法”精准监管体系,全面推行信用分级分类差异化监管。四是执法监督效能化,健全完善行政执法监督组织体系、实施体系、协调体系,深化“法治护企”企业联系点和行政执法监督员制度。五是数字支撑智慧化,迭代升级“执法+监督”数字应用,为各类市场主体营造更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政策原文:

做好洪涝、干旱、台风、森林草原火灾、地质灾害、地震等自然灾害防范应对。

重庆市地震局:政府工作报告就防震减灾工作作出部署。重庆市地震局将以回答好“大震之问”为引领,依托数字重庆,迭代升级川渝地区地震预警一体化,实现地震预警服务扩面增效,打造“渝震安”数字应用,加强实战演练,提升实战能力。聚焦超大城市治理,实施固本强基三年行动,扎实推进韧性安全城市试点示范项目,服务国家战略实施的地震安全,实干快干、勇创一流,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贡献力量。

政策原文

落实维护社会稳定责任制,加强公共安全治理,强化基层应急基础和力量。深入实施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做好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风险排查整治,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重庆市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宋平:政府工作报告为推进新时代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2025年,我们将迭代升级“1366”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抓实安全生产治本攻坚、防减救灾固本强基、基层应急能力提升和数字应急实战实用等工作,提高城市全生命周期风险闭环管控能力和安全韧性水平,全力以赴打好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保卫战”,加快建设与现代化新重庆相适应的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贡献应急力量。 

政策原文:

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制定实施教育强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深入实施基础教育扩优提质工程,健全与人口变化相适应的资源统筹调配机制。加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扩大高中阶段教育学位供给,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办好特殊教育、继续教育、专门教育,引导规范民办教育发展。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分类推进高校改革,扎实推进优质本科扩容,加快“双一流”建设,完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普及心理健康教育。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和教师待遇保障。要紧紧围绕国家需求和群众关切推进教育改革发展,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

重庆大学党委书记舒立春:政府工作报告既是一份锚定中国式现代化目标的“攻坚指南”,又是一张诠释高质量发展的“全景答卷”。重庆大学将深入推动全国两会精神转化为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的强大动力,积极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和三年行动计划,大力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进一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完善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全面提升服务区域发展和国家战略能力,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努力为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西南大学校长王进军:在“十四五”规划收官和谋划“十五五”之际,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激励人心、意义非凡。报告强调“坚持创新引领发展,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围绕“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全面提高人才队伍质量”等方面作出部署。西南大学将深入学习全国两会精神,坚决扛起“双一流”高校的时代使命,持续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进一步深化综合改革,推动学科建设筑“高原”、攀“高峰”,培养国家战略急需人才,推动重大科技成果突破,助力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融入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需求,向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迈出坚实步伐,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贡献西大力量。

西南政法大学党委书记、教授樊伟:西南政法大学将切实提高政治站位,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推进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大力加强平安中国建设的理论研究、实践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打造极具辨识度的标志性成果,充分彰显学校的新担当新作为;持续打造新型政法学科集群,在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法治中国的时代浪潮中勇毅前行;不断总结推广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宣讲团的经验做法,深入开展普法宣讲和总体国家安全观宣讲活动,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和现代化新重庆建设贡献更多更大的西政力量。

重庆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张艳:政府工作报告全面总结了过去一年的成就,科学部署了2025年的工作任体现党中央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刻洞察和坚定决心,特别是关于科教兴国战略的部署,为高等教育深化务,改革、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学校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加快构建育人新生态新格局,不断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优化学科建设布局,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和“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发展需求,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推动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与传统学科交叉融合,构建多学科协调发展新格局;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优化科研创新机制,构建全面支持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推动科技成果向新质生产力转化。

全国政协委员、重庆邮电大学校长高新波:2025年工作任务目标清晰、路径明确,为我们全年的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将进一步推进深化高校改革的步伐,完善学科优化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快“双一流”建设;持续深化人才分类评价改革和“帽子”治理,建立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鼓励各类人才潜心钻研、厚积薄发,为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伟业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

下一步,重庆邮电大学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化学校综合改革,激发师生干事创业的热情,优化学科专业布局,以智能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优势学科为基础建设“人工智能”交叉学科群,以智能芯片、智能安全、智能决策、智能通信、智能汽车为特色方向,服务重庆市“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低空经济发展和生命健康等领域,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科技组织模式和社会服务方式的改革,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勇攀世界一流学科高峰,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努力跻身国家“双一流”高校的建设行列。

重庆工商大学校长温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重庆工商大学将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凝心聚力,狠抓机遇,奋力拼搏,为现代化新重庆建设贡献 “重工商大”的力量。将加强顶层设计,以服务国家和地区重大战略需求为目标牵引,立足特色优势分类推进,建立质量贡献导向的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构建商工融合、多科协同的学科生态体系;对标国家“两重”“两新”及市级重点项目,改善办学条件,丰富教学资源,积极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及企业合作,拓宽学生国际视野,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坚持人才培养中心地位,抓好师资队伍建设,着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师资团队,培养一批国际型、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教育教学人才,稳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四川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邹渝:今年是学校“改革攻坚突破年”,将稳进增效、系统集成、守正创新、攻坚突破。提升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力组织力,结合新时代市域党建新高地要求,进一步建好培优学校新时代“红岩先锋”变革型组织;立足十年建成教育强国目标任务,落实“十四五”规划,做好“十五五”谋划;融入教育强市建设“158N”体系,高质量开展新文科3.0建设和“3146”多语种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深入实施“1+5+N”教师能力提升工程;开展人工智能赋能教育行动,跑出“数字川外”改革加速度;进一步铸亮国际办学特色品牌,加强教学科研成果转化应用,为助推重庆打造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新引擎、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样板、内陆教育开放合作窗口作出川外贡献。

四川外国语大学校长董洪川:四川外国语大学将切实落实全国“两会”精神,为川外和外语教育更好服务国家发展主业、服务民族复兴伟业蓄势蓄力。持续完善对接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专业设置调整机制,实施动态调整,突出交叉融合,积极推动学科专业争先进位;迭代升级“1368”新文科教育改革范式,秉持“外语+”理念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完善“招-培-就”联动机制,深化国际化办学合作,加大高端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助推教育开放互鉴共赢;积极融入重庆打造内陆开放综合枢纽,着眼未来新质生产力发展,面向重点领域,打造具有川外辨识度的教学、科研等方面标志性成果,推动数字化赋能教育教学改革,服务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

重庆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张艳:政府工作报告全面总结了过去一年的成就,科学部署了2025年的工作任务,体现党中央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刻洞察和坚定决心,特别是关于科教兴国战略的部署,为高等教育深化改革、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学校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加快构建育人新生态新格局,不断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优化学科建设布局,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和“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发展需求,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推动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与传统学科交叉融合,构建多学科协调发展新格局;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优化科研创新机制,构建全面支持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推动科技成果向新质生产力转化。

重庆文理学院校长黄伟九:近年来,学院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全面深化人才体制改革,以“完善机制、引育人才、构建平台”为三个着力点,努力建设高水平人才队伍,向着建设型应用工业大学的目标前进。2025年,学校将持续推进改革创新,设立改革创新奖,激发基层改革创新活力,计划实现应用型工业大学核心指标达成揭榜挂帅立项10个;打表推进《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建设应用型工业大学的实施意见》改革事项落地见效;同时,全力做好迎评促建工作,高质量通过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切实加强评估反馈问题整改;完善“3Z”本科课堂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用智能技术赋能本科教学质量评价。

政策原文:

完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制度机制,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和公民道德建设。推进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提升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考古研究水平。

重庆红岩革命历史文化中心(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2025政府工作报告为红岩文化中心下一步重点工作指明了方向。2025年,红岩文化中心将充分发挥重庆市革命文物保护中心功能作用,配合制定《重庆革命文物调查认定办法》,推动建立全市革命文物保护联席会议机制;运行好重庆红岩干部学院和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围绕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和“重庆谈判80周年”策划系列书籍、展览、研讨会,开展系列主题宣教活动;持续活化利用革命文物资源,大力培塑红色文化地标,丰富红色文化服务供给,推动红岩文化深度融入思政教育和社会生活,聚力打造红岩文化育人体系改革标志性成果,推动红岩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建设新时代文化强市作出更大贡献。

政策原文

引导支持社会组织、人道救助、志愿服务、公益慈善等健康发展。

重庆市蓝天救援队党委书记、队长骆明文:作为重庆蓝天救援队的一员,全国两会关注社会组织和应急救援,让我深感振奋且备受鼓舞,也让我们社会救援力量倍感温暖与责任。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以两会精神为指引,不断提升自己的救援技能和专业素养,为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也期待更多有力政策落地,推动应急救援事业迈向新高度。

第1眼TV-华龙网记者 林楠 陈雨 王钰 冯一鸣 唐雨 李燊/文

责任编辑:常涵笑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未登录
    评论
    0条评论
    2023-11-24 22:31:45
    来自:重庆
    春华秋实2023
    主办方够用心了
    回复亦里:身边有些朋友参加这次的半程马拉松赛,加油!祝你们赛出好成绩。
    1回复
    2023-11-24 17:38:18
    来自:重庆
    亦里
    身边有些朋友参加这次的半程马拉松赛,加油!祝你们赛出好成绩。
    1回复
    2023-11-24 16:36:15
    来自:重庆
    快乐的刺猬2020
    喜欢跑步的人,身材都不差,冬天适合减重,该动起来了!
    1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