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水:小红薯变身乡村“金名片”
2025-03-05 06:30:26 来源: 彭水日报
日前,走进重庆彭水县新田镇坨园村豫翔农业红薯育苗基地里,温暖湿润的气息扑面而来,红薯种苗在村民们的巧手下,整齐排列在地里。
豫翔农业红薯育苗基地占地面积70亩,配备温室大棚20个,采用“公司+村集体经济+农户”的发展模式,带动全县高淀粉薯红薯种植。重庆豫翔农业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基地带动全县高淀粉薯红薯种植5万余亩,今年将依托该大棚,在周边村建成全县无菌脱毒育苗基地200亩,带动当地7200余人次就地就业,实现集体经济年增收10万元以上,促进亩均增收2100余元。

近年来,新田镇大力发展红薯产业,将做响“红薯”品牌作为主要任务,全镇红薯种植面积20000余亩,有红薯加工县级龙头企业利源农业、苗巧嫂2家,集体经济薯干加工厂1个,手工苕粉加工小作坊100余家,小红薯产业正茁壮成长为强村富民大产业。
为让红薯产业真正实现蜕变,新田镇在精深加工环节上大下功夫。注册了“利源”“苗巧嫂”等产品商标,支持苗巧嫂对加工厂进行了提档升级改造,引进苕粉自动化生产线一条,石龙村集体经济增加一条全自动化的软薯干生产线,开启了红薯从初级农产品向高附加值产品转变的征程。目前,粉条、淀粉等产品已实现规模化生产,酸辣粉的研发也在有序推进。“以前红薯直接售卖,价格低、利润薄,如今通过深加工,产品附加值大幅提升,市场竞争力更强了。”利源农业负责人罗远周对未来充满信心。
在销售方面,新田镇“线上线下”相结合,通过网红带货、线上销货、线下发货,苕粉、方便粉丝销售量大幅增加,利源农业年生产销售晶丝苕粉、方便粉丝等产品500余吨,产值1300余万元。同时,积极融入全县红薯产业协会,新田苕粉、方便粉丝、红薯干等品牌通过协会逐步走向更大市场,红薯产业联农带农促农增收效果明显,新田红薯规模化、自动化、多样化、品质化、品牌化名誉“更响”。
新田镇将育苗、种植、存储、加工、销售各个环节有机串联起来,推动红薯产业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为产业增收与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动力。新田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擦亮苗巧嫂、苗乡薯、利源等品牌,提高新田农特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持续推进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工作,推动红薯产业全链条升级,不断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记者 李亚军
责任编辑:董霞





- 角色代入+同频互动!华龙网两会智聊AI“芯”云邀你“入圈”畅聊
原创|2025-03-04 06:00:00
- 音小见大两会特别策划丨活力中国声声不息
原创|2025-03-04 06:00:00
- 发言人来了丨事关青年就业、住房、青少年成长 西部(重庆)科学城重庆高新区发布助力青年发展一揽子政策
原创|2025-03-03 20:20:15
- 动海报 | 踏着春光向新而行 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开幕 政协委员们满怀期待步入会场
原创|2025-03-04 15:00:33
- 签约落户!东声科技“AI视觉检测”助力永川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2025-03-03 20:15:53
- 渝善渝美宽仁行 线上线下护健康——重医附二院2025年学雷锋志愿服务系列活动启动
2025-03-03 18:4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