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渝论 | 莫让 “自我加压” 为基层减负打折扣
2025-02-27 06:00:01 来源: 第1眼TV-华龙网
近年来,中央大力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各项减负措施落地生效、变化明显,广大干部得以卸下包袱、轻装上阵。然而,有记者调研发现,一些基层单位和干部却出现“自我加压”新现象,比如一些地方为减轻基层负担,要求下属单位只需报送简要的电子材料,但有的基层单位仍会按“往常惯例”报送详细材料以示“重视”;有的地方在向上级部门申请建立“工作台账准入清单”时,主动要求增加涉及如“自建房安全隐患”或其他“重要事务”等额外工作台账……一边是上级部门为基层减负的要求和举措,另一边却是基层单位在工作要求范围外的“自我加压”,使得本该为基层减负的工作被打回了“原形”,再次成了负担。
基层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关键一环,在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进程中,基层工作任务重、要求高。中央出台减负文件,意在为基层干部松绑,更好服务群众,然而 “自我加压”却让部分基层干部陷入 “越减越重” 的困境,这不仅削弱了政策效果,还反映出基层治理的深层次矛盾。
基层为何要“自我加压”?一是形式主义的变种持续存在,文件会议超发、“白头” 文件逃避监管,基层负担换汤不换药;二是督查检查和问责机制科学性有待提升,各种责任状名目繁多,问责过于严苛,基层干部为避免不良考核结果,陷入 “痕迹主义”,忙于表面功夫;三是不同上级部门要求缺乏一致性,基层干部对政策稳定性存疑,担心减负措施多变,所以即便要求精简,也依旧过度准备 。在考核标准存在弹性的情况下,“宁可多做,不可漏项” 的 “防御性加码” 成为基层干部自我保护的手段,却也导致了 “越减负越加压” 的怪圈。
破解这一困局,要从制度设计入手,重构权责体系。其一,建立权力清单,县级及以上政府应依法制定乡镇政府权力清单,赋予基层与其服务范围匹配的自主权。其二,规范责任清单,明确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责任,让问责有法可依,促使基层从 “无限责任” 转变为 “有限责任”。其三,完善协调配合机制,强化上下级部门间的要素对接,使基层有能力承接下放职能。与此同时,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和容错纠错机制,减少形式主义考核,鼓励干部创新,宽容失误,让 “从严问责” 有章可循,保护干部干事的积极性。
要想真正为基层减负,就要将减负从单纯的 “数量增减” 转变为 “制度重构”,从 “压力传导” 转向 “效能驱动”,构建长效机制。对以形式主义反形式主义的行为严肃查处,只有让基层干部不再为 “留痕” 焦虑、无需靠 “加码” 自保,减负才能释放生产力,推动治理现代化不断走深走实。
作者:郑勇钢
编辑:杨金行
审核:杨洋
华龙网两江评投稿邮箱:liangjiangping@cqnews.net
责任编辑:邵煜晟





- 捎上“民声”赴两会 | 运动时长vs成绩好坏,是单选还是多选?
原创|2025-02-26 06:00:00
- 履职一年间丨全国政协委员焦兴涛:艺术要主动拥抱科技
原创|2025-02-26 06:00:01
- 两江新区天宫殿榜样⑦丨“医院管家”林高亮的“医者仁心”:从父爱到大爱 用爱心与专业守护儿童健康
原创|2025-02-26 14:39:21
- 沙漠无人区极境遇险 问界专项救援诠释用户至上理念
2025-02-25 20:2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