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微光︱她的农家小屋有什么,居然吸引了二十几万城里人!-华龙网

凡人微光︱她的农家小屋有什么,居然吸引了二十几万城里人!

2025-02-25 14:58:10 来源: 南川融媒体中心

2月11日清晨,城市还笼罩在一层薄雾中,智敏已经稳稳地架好手机,开始了新一天的视频直播。她面带微笑,一边与网友亲切互动,一边熟练地介绍着家乡的特色物产。

智敏在直播间售卖红苕粉。记者 邓的 摄
智敏在直播间售卖红苕粉。记者 邓的 摄

眼前这位朝气蓬勃的女孩名叫黄志敏,网名“智敏”,今年32岁。她运营着“智敏的农村生活屋”和“爱健身的智敏”两个自媒体账号,是一位拥有24.7万粉丝的自媒体工作者。2024年,是她辞去城市工作,回到乡村助力农业发展的第一个年头。

回首这一年,智敏感慨地说:“我只愿秉持一颗善良之心,做好每一件事,努力散发自己的光芒。”

返乡初心:

从都市白领到自媒体人的转变

智敏出生在金山镇龙山村。大学毕业后,她留在中心城区工作,成为了一名令人羡慕的白领。工作之余,她尝试涉足健身领域,成为一名自媒体博主。

“随着粉丝量的增长,我渐渐发现,每次回老家拍的内容总能获得极高的关注。”智敏回忆道。而每次离家时,父母那满含牵挂的叮嘱,让她越发意识到陪伴的珍贵,同时家乡丰富的优质农产品,因缺乏有效的推广和销售渠道,只能低价出售,这也让她深感痛心。那时,她在自媒体领域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于是,一个大胆的想法在她心中悄然萌芽——利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为家乡出一份力。

真正促使智敏下定决心辞去城市工作的是2023年一次陪父亲上山挖野山药的经历。龙山村地处深山,与南川城区之间隔着重重山峦。小时候,智敏家经济条件并不宽裕,父亲手部残疾,全家的主要经济来源便是挖野山药和打笋。当时村里有人劝父母,女孩子读书用处不大,不如早点结婚,但父母始终坚定地支持她读书,靠着勤劳的双手,将她送进了大学的校门。而智敏的生活费,也多是父亲辛苦卖野山药换来的。

“我爸卖山药的过程太艰辛了,要独自赶车去集市,风里来雨里去,价格还不稳定。我就想,要是能通过网络帮他卖,那该多好啊。”智敏回忆起那天,看着父亲弓着背,小心翼翼地挖出山药,双手捧起时那珍视的模样,她的内心被深深触动。那一刻,她下定决心,要用自媒体的力量,帮助养育自己的村庄,把农产品推向更广阔的市场,让家乡的美景与美食被更多人知晓。

经过一个月的深思熟虑,智敏果断辞去城市工作,回到家乡,正式踏上助农的征程。

助农之路:

从一窍不通到迎来收获

刚开始,智敏对农产品直播带货一窍不通。但她从小性格倔强,毫不退缩。她利用各种渠道学习拍摄剪辑技巧,反复观看优秀的直播案例,研究直播话术和营销策略。为了找到最能展现农产品特色的拍摄角度,她常常在田间地头一待就是好几个小时,无论烈日炎炎还是寒风凛冽;为了让直播内容更加丰富有趣,她深入了解每一种农产品的生长周期和营养价值,还不断尝试创新的直播形式,如邀请农户一起直播、一边采摘一边直播,边吃边介绍产品等。

智敏直播销售方竹笋。受访者供图
智敏直播销售方竹笋。受访者供图

“有时候直播间里只有寥寥几个观众,那种无人问津的感觉真的很让人沮丧。但我告诉自己,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看到希望。”智敏坚定地说。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智敏的努力终于迎来了回报。她坚持每周更新3次视频,那句“欢迎来到智敏的农村生活小屋……”成为众多网友闲暇时的心灵慰藉。智敏也宛如大家的“互联网姐妹”,凭借朴实真挚的介绍和饱含温情的作品,收获了众多网友的喜爱。她的直播间人气日益高涨,粉丝数量持续攀升,家乡的农产品也通过直播间源源不断地销往全国各地。

智敏通过直播引流,吸引游客前来家乡避暑。受访者供图
智敏通过直播引流,吸引游客前来家乡避暑。受访者供图

2024年,智敏助力农户销售手工苕粉6万斤、高山玉米8000斤、方竹笋4000斤、土蜂蜜80斤、土鸡120只,为周边引流创造了17万元利润,还协助亲戚家的农家乐联合经营,盈利达16万元……她不仅通过直播带货让乡亲们的钱包鼓了起来,还积极宣传家乡的乡村旅游资源,免费为金山湖漂流、金山镇葡萄种植基地、无花果基地打广告,为乡村振兴全力以赴。

智敏帮农户销售高山糯玉米。受访者供图
智敏帮农户销售高山糯玉米。受访者供图

2024年,智敏第一次带着父亲外出旅游,还带着36年未曾踏入城市的堂哥进城。她带领村里的叔伯婶娘一起增收致富,大家的凝聚力愈发强大。智敏表示,她会始终坚守初心,用自己的自媒体平台传递正能量。2025年,智敏的初心依旧未改,她依然满怀热忱,希望凭借自己的力量,为家乡做些实实在在的事。

记者 邓的

责任编辑:刘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