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品石刻丨舞剧《天下大足》重庆首演在即 名家大咖为你解读台前幕后

第1眼TV-华龙网

2025-02-21 19:05
听新闻

第1眼TV-华龙网讯(记者 刘岱松 实习生 姜好)从崖壁到舞台,跨越千年时光,大足石刻又将迎来光影中的新生。2月21日至23日,舞剧《天下大足》全国巡演首站自重庆启幕,将用50余场表演在全国串起一条璀璨的“文化项链”。

今(21)日下午,舞剧《天下大足》全国巡演首站重庆即将拉开大幕之际,一场别开生面的“名家品石刻”活动,邀请到重庆大足石刻艺术博物馆首任馆长郭相颖、大足石刻研究院原院长黎方银,以及《天下大足》舞剧总编导刘翠、张雅琦和视觉总监、舞美设计高广健为广大观众揭秘《天下大足》的台前幕后。

“名家品石刻”活动嘉宾合影(左至右:黎方银、张雅琦、郭相颖、刘翠、高广健)。实习生 姜好 摄
“名家品石刻”活动嘉宾合影(左至右:黎方银、张雅琦、郭相颖、刘翠、高广健)。实习生 姜好 摄

与大足石刻结缘50余年,重庆市文史馆馆员、重庆大足石刻艺术博物馆首任馆长郭相颖如今已89岁了。但谈起大足石刻,他仍如数家珍。

“用三五句话形容大足石刻远远不足道。”郭相颖提到,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规定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条件,大足石刻完美符合其中三条。

“世界艺术杰作、反映现实生活、后世影响重大。”郭相颖表示,大足石刻内容儒释道三教造像俱全,在全国石窟寺中均属罕见。同时,其背后的孝廉文化传承至今,至今都有研究价值。

“大足石刻我陪它五十多年,至今都‘亲热’,我只对他做了一件事,就是把大足石刻搞‘闹热’了,这也让我非常高兴!”谈到如今舞剧《天下大足》的诞生,郭相颖很高兴。

二十余年、三十余项文物保护工程,再到如今舞剧《天下大足》启幕,大足石刻研究院原院长黎方银感慨良多。

据黎方银介绍,千手观音修复八年,宝顶山治水让文物不再大幅度“流眼泪”,6年时间野外调查,编写出版《大足石刻全集》,还有无数次的国际学术研讨会,推动创建大足学……再到如今《黑神话·悟空》植入大足石刻场景,春晚零点向全国人民送去祝福,以及今晚在重庆亮相的舞剧《天下大足》,让人备受振奋。

从文物保护到推广宣传,黎方银认为两者之间是相通的:“我们目的是让更多人走进大足石刻,我们希望会有更多类似《天下大足》的作品,而让这些内容不断出现,我们就要不断从学术层面研究它,为其转化提供丰富的营养和学术支撑。”

“名家品石刻”活动现场。实习生 姜好 摄
“名家品石刻”活动现场。实习生 姜好 摄

如何在两小时内表达五万余尊造像的内核?舞剧《天下大足》总编导张雅琦和刘翠认为,情感的力量是共通的。

“舞剧的诞生,是不断推翻建立再重建的过程,我们一直想传递的就是‘人间小满 天下大足’”这个概念,张雅琦表示,中国人说小满胜万全,希望在舞剧《天下大足》中传递出世俗化、生活化的感受,为此才将《天下大足》剧情聚焦在了崖壁下古代工匠们的喜怒哀乐。

“当我们站在崖壁下肃然起敬,感觉便有一份感动留在心间。”刘翠表示,在传承中发展、发展中传承,也希望舞剧《天下大足》走遍天下。

“大足石刻文化太丰富,舞台剧容量有限,每个人的想象是无法容纳的,这要求我们做好取舍。”舞剧《天下大足》视觉总监、舞美设计高广健表示,《天下大足》不仅要表现当时工匠精湛的雕刻艺术和行为,还要有美好的烟火气的生活表达。

在经过多次思考和创作讨论后,舞剧将采用镜面这一意向,不仅呈现出剧中角色理想和现实之间的介质,也将构建出一台多维度的“穿越”。

据了解,舞剧《天下大足》将于2月21日19点30分,在重庆大剧院开启首轮全国巡演,标志着首部以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为创作背景的舞剧开启全国巡演之旅。

该舞剧以大足石刻为创作蓝本,聚焦于大足石刻雕刻工匠的故事,展现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天下大足”理想社会的渴望。

责任编辑:石月
附件下载:
热点推荐
最新评论
我来说两句...... 发送
查看全部评论 >

参与评论积分 龙珠商城兑好礼

打开第1眼TV-华龙网查看全部评论 >

分享成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