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多公里!男子带着病妻从湖南徒步去西藏,称收获了“幸福密码”和自媒体甜头
2025-02-21 14:06:07 来源: 红星新闻
步入49岁这年,杨同牛突然火起来了。尽管有点“大器晚成”,但这点燃了他的“创业”激情。
“经过这段时间历练,我已具备短视频思维。”2月19日,杨同牛告诉红星新闻记者。
自媒体上,杨同牛开始有点流量,但他被更多人知道是始于官媒报道。今年2月14日,《邵阳日报》以《徒步3000多公里!邵阳一对夫妻花200多天到达西藏……》为题,报道杨同牛携爱妻徒步去西藏旅游的报道,报道穿插着杨同牛塑料壳般“嘎蹦脆”的普通话——
“带她出去徒步,想让散散心,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这一程虽然很累,也历尽了千辛万苦,但是也让我感受到人间的真情。”
报道称,杨同牛带妻子徒步的原因是,其妻患有抑郁症,精神不佳。不过,经过近一年徒步后,妻子的病情“有所好转”。
湖南省政府新闻办官方账号“这里是湖南”及湖南省委机关报《湖南日报》等媒体也对此进行转发、扩散。至此,杨同牛,这个“邵阳汉子”的形象广为传播。
杨同牛的“壮举”可以感动网友,但在村里,杨同牛的行为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不过,杨同牛已不在意这些,他更在意的是“我自己和妻子的感受”。
1、锚定
带着病妻去西藏
“与其让妻子跑丢,不如主动带她出去走走”
杨同牛长得消瘦,头发也有些花白,胡子拉碴,皮肤被紫外线晒得黝黑。他的视频号“阿牛夫妇徒步西藏”中,发布了一段路人对他采访。
对话中,杨同牛声称自己58岁。此刻,在一旁戴着安全帽的妻子笑了,黑脸庞映衬下的牙齿也更洁白。不过,接受红星新闻采访时,杨同牛坦白:那是出于节目效果的需要,他真实的年龄是49岁,“毕竟,你们是官媒,我不能胡说。”
随后,杨同牛还给红星新闻记着发来他的身份证信息,信息显示:杨同牛,出生于1976年10月,湖南省新邵县陈家坊镇加乐村。
妻子汤建快和杨同牛同村,年纪比他小1岁。“我们是经媒人介绍在一起的,她年轻的时候——可漂亮了。”杨同牛拉长声音说,“我们在一起生了两个小孩,大的是女儿,1998年出生,已嫁人。小的是儿子,今年25岁了,未婚。”
这原本就是加乐村一个普通而平凡的家庭,但儿子出生不久,妻子的精神状况就有些不对劲,后来她更不喜欢和别人说话。
2月20日,汤建快的弟弟汤建求接受红星新闻采访时称,“可能是产后抑郁。”不过,杨同牛接受红星新闻采访时认为,这或许是因婆媳关系紧张引发的。在杨同牛眼中,他妈妈也不是个“善茬”。
后来,带着妻子,杨同牛先后去湖北武汉、河南平顶山等地创业。天眼查显示,2009年6月24日,他在平顶山市新华区体育路与曙光街交叉路口成立了家名为“茂记”的皮鞋店,注册资金1万元。不过,这家公司在2012年12月7日就已注销。
此后,他带着妻子去江苏南京打工。2023年年底前,他在南京一家公司做仓库管理员,一个月有5千元工资,老板包吃包住。不过,杨同牛还是选择到外面租房子。“租了个单间,一个月900块钱。”杨同牛说。
之所以这么“破费”,主要因他带着妻子去打工,住集体宿舍不方便。“我老婆有时会乱跑。”杨同牛说,“她闲不住,必须要往外走,如果我锁了她,那就对她不尊重了。”
为了证明妻子精神状况不是很好,杨同牛向红星新闻展示了医院的诊断证明。
有时妻子乱跑,杨同牛把她找回来后也会问她:“为什么乱跑?”她说,“想到外面透透气”,但出去走走后,她就不管不顾,不停地走下去。妻子每年都会跑丢一次,有时,好几天才找回来,更多的时候是警察帮忙送回来。
“与其让妻子跑丢,不如主动带她出去走走。”2023年7月,突然冒出这个想法后,杨同牛开始在网上寻找前往西藏的攻略。
2、出发
被指花钱找苦吃、卖惨博流量
“一个人成功,总会经过种种是非和议论”
2024年3月3日,杨同牛将网上搜集到去西藏旅游的攻略变成携妻徒步丈量大地的行动。
“我买了两套炉子,一套是卡式炉,一套是柴火炉。”杨同牛说,他还买一顶可防风防雨和防寒的帐篷,还买了可充气的防潮垫及面条和老干妈等生活补给。
就这样,杨同牛夫妻从湖南省邵阳市新邵县出发前往湖南衡阳,随后转入湖北利川、重庆、四川及西藏。导航显示,从新邵到西藏拉萨,路程超3000公里。
“我们徒步是沿318国道走的,因为318国道是徒步最佳的线路。”杨同牛说,出发前,他在网上查询了解到,318国道沿途有较多的驿站和村庄,可以较方便地完成补给。
期间,折多山、高尔寺山、剪子弯山……色季拉山、米拉山,这些在网上攻略才看到的高海拔大山,逐渐成了他们在现实中用脚步丈量的一段段艰难旅程。杨同牛发现,越是走到后面,徒步的人就越少:“翻过东达山后,基本上就没什么人徒步了。”
“沿途有塌方、泥石流,所以我给老婆戴上安全帽。”杨同牛说,沿途也会有野兽出没。而这些,在他徒步之前,都只是听说。

所有这些经历,后来成为杨同牛在自媒体进行故事讲述的素材。不过,直播讲述的时候,也有不少人质疑他。“他声称带老婆徒步去西藏,实际上,他是开车去的。”“他其实是想通过虚构老婆的病来卖惨、博流量、讨打赏”……杨同牛对这些无端的质疑和造谣很生气,后来他也想明白了:一个人成功,总会经过种种是非和议论。
“他们只是刷存在感而已,你不理就行了。 ”杨同牛辩证地说:“相信你的人,你不用解释,不相信你的,你解释也没用。”
而且,杨同牛发现,“直播间流量没起来的时候,那是没有黑粉的。当直播间的流量上千时,黑粉就来了——有的黑粉还是同行呢。”

“一开始,我没想通过直播徒步来获得打赏或平台的广告分成,我到2024年9月才开始直播。”杨同牛说,但直播确实给他带来一些收益。
“大哥大姐”并不是一开始就给杨同牛打赏的,“他们会关注我是不是故意卖惨?是不是虚假徒步?”杨同牛说,“发现是真实徒步后,他们才打赏。”
今年1月13日,杨同牛夫妇从西藏回到了新邵县老家,前后徒步约10个月,往返6000多公里(实际徒步5000多公里),总共花费8万多元,其中他自己掏了5.8万元,其他是“大哥大姐”打赏和广告分成。
对此,家乡也有村民说他这是“花钱找苦吃”,但杨同牛对此不在意,因为徒步中,他发现了“幸福的密码”和“可期的未来”。

3、感悟
发现“幸福的密码”
“幸福和你拥有多少钱没什么关系”
“此行最大收获是什么?”面对红星新闻提问,杨同牛说,最大收获是他看到了“幸福的样子”,发现了“幸福的密码”。
杨同牛说,到了西藏,他的所见所闻很震撼,“在西藏,我发现那里很宁静,人也很平和,很友善,不争、不吵、不怒,活得快乐而安详。”
“幸福和你拥有多少钱没什么关系!”杨同牛说,“活着就是最大的幸福!”
此行给予他的另一感触是:把微笑留给身边人,让对方感受到你的爱!
带着妻子旅行,杨同牛发现,妻子对他的依赖更强了。沿途,他们几乎没吵架。“偶尔吵架是因为她抽烟,可我在直播的时候,是不能出现抽烟画面的。”

4、收获
通过短视频和直播可以挣钱
“希望帮儿子闯出一条路”
另一收获是,通过短视频和直播可以挣钱。“徒步进入西藏以后,我们基本上就没再花自己的钱了。”杨同牛说,一是有大哥大姐的打赏收入,二是有作品的广告分成。
“我现在懂得了运用抖音思维拍摄作品。”杨同牛说:“比如一万的点赞量,就有100多元广告分成。哪怕点赞量不大,但评论多,也有100至200元收益,因为很多广告是插在评论区的。”
谈到创作心得和流量密码,杨同牛同样是侃侃而谈:“边走边拍,让同行的人拍。”“通过第三视角来拍摄自己”“只有情绪才有价值”“分享干货的同时,学会插入一些适合内容场景的音乐”……
目前,杨同牛的“牛牛徒步西藏”在抖音的粉丝也只有5000多人,在微信视频号的粉丝则超3万人。他说:“打赏收入主要还是来自于抖音的‘大哥大姐’。”
尝到做自媒体甜头后,他想鼓励儿子走上这条路线。“我儿子要娶到老婆,以后也得靠走这条路才行。”杨同牛说,不过,儿子不听他的话。
杨同牛有点惋惜地说,三年前他曾想做短视频,但遭到村民嘲讽就放弃了。“我直播时,他们说我好吵,甚至连附近的三个村庄都听到了。”杨同牛说,其现在所在的加乐村是由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成。
如今,杨同牛决定不再理会这些议论,他说:“必须放下面子!”
“我希望帮我的儿子闯出一条路,让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他说。
红星新闻记者 韦星
责任编辑:熊世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