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公布10起农资打假典型案例 涉农药、种子、兽药、肥料等
2025-02-21 09:51:03 来源: 第1眼TV-华龙网
第1眼TV-华龙网讯(首席记者 冯珊)为深入推进全市农资打假工作,有力维护农资市场秩序,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2月20日,市农业农村委公布了2024年重庆市农资打假10起典型案例。

据了解,近年来,我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认真履行农资打假和监管职责,严厉打击制假售假、无证经营、销售国家禁用药物等违法行为,净化了农资市场。记者梳理发现,此次公布的10起典型案例,主要涉及农药、种子、兽药、肥料等农资,相关部门均已依法对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
具体案例如下:
一、渝北区某农业技术推广站(个体工商户)采购、销售包装标签不符合规定的农药,超出经营范围、经营限制使用农药,经营假农药案
2024年4月,渝北区农业农村委员会执法人员在执法检查时发现,某农业技术推广站(个体工商户)经营的农药氧乐果、水胺硫磷、链霉素包装标签不符合规定。氧乐果、水胺硫磷为限制使用农药,经查,该门店未取得限制农药经营许可,水胺硫磷、链霉素的农药登记证号超过有效期。2024年6月,渝北区农业农村委员会依法对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
二、巴南区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经营劣质农药案
2024年1月,巴南区农业农村委员会对重庆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开展监督抽查,经检测,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经营的“77.5%敌敌畏乳油”不合格。2024年3月,巴南区农业农村委员会依法对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
三、大足区某农产品经营部销售标签不符合规定的农药案
2024年5月,大足区农业农村委员会接到举报线索,经查,某饲料门店销售的蚊香包装标签与登记名称不一致、标签内容修改、缺项、改变毒性标识。2024年7月,大足区农业农村委员会依法对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
四、万州区某农资经营部对应当登记未经登记的农作物品种以登记品种的名义进行销售案
2024年3月,万州区农业农村委员会执法人员在执法检查时发现,某农资经营部销售的圣美斯辣椒登记适宜种植区域及季节为四川春、秋两季,薄皮早椒登记适宜种植区域及季节为江西修水县、湖南省平江县春、秋两季。经查,涉案辣椒品种种子无适宜重庆种植信息。2024年7月,万州区农业农村委员会依法对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
五、涪陵区某农资经营部经营假种子案
在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组织的2024年春季农作物种子市场监督抽查中,某农资经营部经营的玉米杂交种品种真实性不合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判定为假种子。2024年12月,涪陵区农业农村委员会依法对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
六、永川区某农业生产资料连锁有限公司销售的种子标签内容不符合规定案
2024年2月,永川区农业农村委员会执法人员在执法检查时发现,某农业生产资料连锁有限公司销售的水稻种子包装标签未标注品种权号。经查,涉案种子属于授权品种,应当标注品种权号。2024年5月,永川区农业农村委员会依法对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
七、荣昌区某生物发展有限公司生产劣兽药案
2024年2月,荣昌区农业农村委员会对某生物发展有限公司进行监督抽查,经检测,当事人生产的“阿苯达唑伊维菌素粉”不合格。2024年4月,荣昌区农业农村委员会依法对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
八、梁平区蒋某某销售未取得登记证的肥料产品案
2024年3月,梁平区农业农村委员会接到梁平区七星镇人民政府举报,蒋某某从外省购进无肥料登记证的肥料产品后,用货车串乡销售。经查,蒋某某销售的磷酸硫钙不属于免于登记的肥料产品范围。2024年4月,梁平区农业农村委员会依法对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
九、奉节县某化肥有限公司销售擅自修改标签内容的肥料产品案
2024年3月,奉节县农业农村委员会执法人员在执法检查时发现,某化肥有限公司销售的肥料产品未按照备案内容在包装上标注适用作物。经查,当事人销售擅自修改经过登记批准的标签内容的肥料。2024年5月,奉节县农业农村委员会依法对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
十、巫溪县某饲料销售店经营的饲料与标签标示的内容不一致案
2024年1月,巫溪县农业农村委员会对某饲料销售店进行监督抽查,经检测,涉案饲料中赖氨酸含量低于包装标签标注的含量。2024年4月,巫溪县农业农村委员会依法对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
责任编辑:常涵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