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市福田区迎来了一批特殊的“新员工”,70名基于政务云环境、运用DeepSeek技术开发的“AI数智员工”正式在深圳市福田区各部门上岗,涵盖公文处理、民生服务、应急管理、招商引资等多个场景。
深圳福田的“AI数智员工”在哪些政务应用场景上有突出之功?是否会代替人类雇员?又该如何保证政务数据安全?
2月17日,负责福田区政务大模型应用统筹工作的福田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数据资源管理科科长李晓明向红星新闻介绍,春节期间,福田区第一时间将开源的DeepSeek本地化部署,通过训练推出政务大模型2.0版,量身定制了的“AI数智员工”。首批基于DeepSeek开发的“AI数智员工”满足240个业务场景使用,如秒级生成劳动仲裁裁决书初稿、生成民情日报等。
速度达到分秒级
一秒钟将责任单位分拨完成
春节假期未结束,李晓明和团队就忙着升级“AI数智员工”。
“这个版本上线时间还短,每天被问得最多的就是‘数智员工具体怎么操作?’”李晓明觉得,这是好事,“说明他们在积极使用,思考如何利用DeepSeek结合自己的知识库,匹配日常的工作场景。”
随着DeepSeek在春节期间爆火,2月中旬,深圳市福田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就推出了基于DeepSeek开发的AI数智员工,“你可以这么理解,一名‘数智员工’就对应一个帐号。每个政府单位按需配置,目前一个部门大概一至两个账号。”李晓明介绍,“AI数智员工”目前分布在全区35家政务单位,覆盖了240个业务场景使用,除有DeepSeek通用能力外,还结合各政府部门实际业务流程,量身定制个性化、模块化功能。在“AI数智员工”系统页面上,分布有“民情日报”“民情周报”“劳动仲裁裁决书”“外事办-谈话参考”等日常工作的功能模块。
据了解,以前对于民生诉求,需要政务工作人员根据责任清单厘清部门归属,进行分拨,“现在我们把责任清单写进AI系统里,利用‘AI数智员工’对照工单的文字描述进行分拨;文字描述无法厘清的,就让AI先分析再分拨。”据了解,“政数局-智能任务分拨”是对政府官网留言板、12345等民生诉求渠道的汇聚和整合,拉齐了市区两级平台信息,“一秒钟将责任单位分拨完成,速度甚至可以达到秒钟级别,让人去干更重要的事情。”据官方数据,目前民生诉求分拨准确率已从70%提升至95%。
“劳动仲裁裁决书”模块是为深圳市福田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量身定制的场景化功能。该院院长牛利娟介绍,劳动仲裁案件呈逐年递增趋势,2024年有将近6000件,人均年办案量达到310件左右,存在“案多人少”的矛盾。该院仲裁员胡珈华称,他以往正常书写一份裁决书可能需要花一上午时间,自从配备了‘AI数智员工’,只需几分钟就可以完成一份裁决书的初步框架,“我们仲裁员可以更加专注地去处理核心矛盾的焦点,有效缓解福田仲裁的案件积压问题。”胡珈华认为,“AI数智员工”最大的亮点是它在法律法规的生成建议上,可减少人为操作上的偶然性差异,确保案件的统一性。
类似的还有“执法文书生成助手”功能,执法人员将案件单位集体笔录上传后,“AI数智员工”将基于执法笔录以分钟级的速度生成执法文书初稿,生成的文件可直接点击下载。
是否会代替人类雇员?
规定每个AI指定一名监护人
很少人知道,此次的“AI数智员工”已是福田区政务大模型的2.0版本。红星新闻从当地政府了解到,福田区很早就在尝试政务系统智能化转型。2023年7月,福田区政务大模型1.0版本搭载华为盘古大模型后正式上线。同年11月,全国首个城市智能体@大模型福田创新成果在深圳举办的大模型创新峰会上正式发布。
李晓明透露,福田政务智能系统其实已沉淀了一年半。2023年起,福田区政府就与辖区企业深圳今日人才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后者成立于2018年,负责“数智员工”的训练,并根据政务系统的业务需求不断优化调整。早期,福田区政务大模型1.0版本借助华为盘古大模型上线了智慧助手小福、公文办公助手等智能模块。“刚开始在区里推出‘AI数智员工’时,各部门都在观望,报名人数一开始也不多,慢慢打磨才越来越好。”
李晓明称,今年2月,团队通过将开源的DeepSeek本地化部署,并通过今日人才公司优化训练模型,福田区政务大模型2.0版正式落地,旨在构建“人机协同、数智驱动”的新型政务工作模式。“建设过程中,我们遇到的困难更多是技术层面的,但花时间总能解决。”
“AI数智员工”的上岗,也引发了一些市民的担忧:AI是否会取代人类的工作岗位?对此,李晓明认为,这种可能性不大,“AI数智员工”主要用于处理重复性、规则性强的任务,以释放人力资源,人类员工可专注于需要创造力、判断力和决策力的工作,两者是相辅相成、人机协同的关系。
“以劳动仲裁裁决书为例,‘AI数智员工’只是根据复杂的材料形成初稿,最终还是需要人来进行审核修改,AI只是辅助。”在李晓明看来,DeepSeek再强大也不是硅基生命的觉醒,而是通过语言向量和数学统计规律等进行排列组合工作,借助丰富强大的数据库进行复杂知识的重复工作。“我们可以利用DeepSeek的这个特性辅助人类,应用在政务平台上就是为基层减负,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反复优化,思考补遗。”
李晓明指出,此外,福田区人民政府2024年9月出台的《福田区政务辅助智能机器人管理暂行办法》(下称《办法》)也明确了政务机器人的辅助定位。该管理办法将政务机器人定义为“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辅助履行公共管理职责或者提供公共服务,具备一定人格特征,能半自主或全自主进行感知、决策、交互的智能机器人或计算机系统。”这也是全国首部政务辅助智能机器人管理办法。
“为避免智能化工作过程中产生的责任推卸问题,办法还指定了监护人。”李晓明指出,《办法》对政务机器人的使用部门、监护人、供应商都作了明文规定——要求政管机器人的使用和管理应当遵循“以人为本、应用驱动、科技引领、安全可控”和“谁使用谁负责、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伦理安全规范。
在深圳市福田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副局长、福田区人工智能产业办公室主任高增看来,“AI数智员工”不是公务员,也没有编制,只是政府工作人员的辅助级角色,“每个‘AI数智员工’都有一个监护人,在监护人的监督和指导下开展工作,做到人机协同,提高效率。”
如何保证数据安全?
本地化部署后数据“不出域”
自1月20日发布以来,DeepSeek-R1模型迅速火爆全网。据红星新闻不完整统计,目前已有超百家企业宣布完成DeepSeek技术接口的集成部署,包括云服务领域的华为云、腾讯云、阿里云等;网络安全领域的360集团、奇安信等;医药领域的恒瑞医药、智云健康等;深圳市属国企的深圳环水集团和深圳城安院。
政务系统方面,除福田区外,深圳龙岗区人民政府也于2月8日凌晨将671B的DeepSeek-R1大模型完成本地化部署,并于当日在政务网内上线。2月16日,深圳市正式宣布,面向全市各区各部门正式提供DeepSeek模型应用服务。日前,广州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也在政务外网正式部署上线DeepSeek-R1、V3 671B大模型。
政务数据多涉及个人隐私和公共安全,接入DeepSeek后,政府能否保障数据安全?李晓明向红星新闻介绍,DeepSeek是开源的,“其性能可以和最新版的ChatGPT匹敌,但成本和算力需求相对较低,更重要的是可以实现本地化部署,部署后工作文件是上传到政务部门本地机房的,可以在安全环境下放心地传送。”
龙岗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副局长席炜受访时也介绍,“本地化部署最大的意义就是保证了政务数据‘不出域’,可以大胆地把政务数据提供给大模型去分析,来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
作为一种新质生产力,如何评估目前“AI数智员工”在政务平台上的工作效率和准确率?李晓明认为,AI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方向,有利于生产效率的大幅跃升,但落地还需要根据具体业务具体优化,“就像蒸汽机只有结合火车才能造出火车头,福田区政务大模型的‘AI数智员工’也需要在各个场景中去实现具体的智能体。”
“政府部门用好‘AI数智员工’以后,效率提高了,节约出来的时间,我们要用到更多更细致的服务企业、服务老百姓的工作中,比如更多地到一线调研,对老弱病残孕等特殊群体的服务更贴心更细致等。”李晓明介绍,下一步,福田区政务大模型会持续优化完善,并思考数据和知识如何沉淀等问题,再根据实际使用需求决定是否进一步扩容。
红星新闻记者 蔡晓仪
参与评论积分 龙珠商城兑好礼
打开第1眼TV-华龙网查看全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