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7年新增引育各类乡村振兴人才10万人!重庆乡村人才振兴这样干→
2025-02-18 17:56:10 来源: 第1眼TV-华龙网

第1眼TV-华龙网讯(记者 姜念月)2月18日,重庆市乡村人才振兴工作会议暨乡村人才振兴行动启动仪式顺利举行。会议系统总结2024年工作成效,全面部署2025年重点任务。现场发布并解读了《重庆市乡村人才振兴行动实施方案(2025-2030年)》及配套政策清单,这也标志着重庆乡村振兴人才工作进入新的推进阶段。
2024年新增引育人才6万余名
打破农村基层职称晋升“天花板”
会上,市人力社保局党组书记、局长谢礼国提到,过去一年,全市乡村人才振兴工作推进有力有效。
乡村紧缺人才加快引育。重庆市实施乡村人才培育“五万计划”,全年新增引育人才6万余名。培育劳务经纪人方面,新增1.2万人。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农村电商等为重点,开展技术技能培训5.2万人次,支持了乡村特色产业发展。
人才下乡帮扶走深走实。选派专家服务团、退休“双高”人才(即退休高级职称、高技能人才)、“三师一家”(即规划师、建筑师、工程师、艺术家)、科技特派员等下沉到乡村,开展技术推广、技能培训等1.7万人次,解决技术难题3820项,帮助发展特色产业27万亩,创造经济价值超5亿元。
政策激励保障有力有效。全年为乡镇事业单位引进急需人才5800余人。落实服务基层的工资待遇倾斜政策,对乡镇事业单位新聘用高校毕业生高定1至2级薪级工资,落实艰苦边远地区津贴标准增长机制,惠及基层事业单位人员14.3万人。深化基层职称“定向评价、定向使用”机制改革,645人获评高级职称,打破农村基层职称晋升“天花板”。
到2027年新增引育各类乡村振兴人才10万人
到2030年新增20万人以上
本次会议重点发布的《重庆市乡村人才振兴行动实施方案(2025-2030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由市乡村人才振兴工作专班会同19个市级部门共同研究制定。
《实施方案》明确“两步走”战略目标:到2027年新增引育各类乡村振兴人才10万人,乡村人才振兴政策、项目、评价体系基本形成,各类人才支持服务乡村制度日益完善,乡村人才初步满足基本需要;到2030年,新增引育乡村振兴各类人才20万人以上,乡村人才振兴各项工作措施落地见效,基本建成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分布科学、素质优良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
方案创新提出“六大人才发展专项+三大保障体系”实施路径,形成人才引育用留全链条机制,从产业、生态、文旅、公共服务、专家帮扶、人才赋能等6个方面明确了20项重点任务。
比如,实施产业人才发展专项时,要实施乡村产业振兴“金白领”培育项目,建立全市乡村产业振兴重点人才培育的目标体系、政策体系和评价体系,给予创业培训、技术指导、财政补助等政策扶持,提升产业发展、品牌打造等方面能力,每年遴选1000名左右。
实施文旅人才发展专项时,要实施乡村“守艺人”培养项目,开展乡村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和职业技能等级评价,大力培养民族手工艺技能传承人。
实施公共服务人才发展专项时,要实施乡镇公共服务人才集聚项目,支持事业单位面向高校毕业生、基层服务项目人员、优秀村(社区)干部、基层紧缺医疗人才、公费师范生及公费医学生等开展公开招聘。

乡镇街道事业单位招聘人才不少于4000名
会议现场同步发布了《2025年重点工作计划》(以下简称《计划》)。
市人力社保局将选派126个团队、1041名专家深入乡村振兴一线服务。支持事业单位面向高校毕业生、基层服务项目人员、优秀村(社区)干部、基层紧缺医疗人才、公费师范生及公费医学生等开展公开招聘,为乡镇(街道)事业单位招聘人才不少于4000名。优化实施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招聘600名。
“新农人”培育方面,将试点建设乡村人才振兴学院,全年培育高素质农民1万人,认定农村致富带头人1000名,开展电商人才培训3000人次,重点打造“乡村守艺人”“林草土专家”等特色人才品牌。
生态人才储备方面,通过“高校委培+一线历练”模式培育生态修复、环境监测人才120名,建立市-区县-乡镇三级人才梯队。
跨区域协作方面,深化鲁渝、川渝人才协作,实施“双百”基层骨干研修计划,推动20名川渝医疗技术骨干双向交流。
责任编辑:李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