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助理要被AI取代?案卷检索由3小时减到2分钟-华龙网

律师助理要被AI取代?案卷检索由3小时减到2分钟

2025-02-18 16:48:22 来源: 海报新闻

在人工智能(AI)被热议的同时,哪些行业将被AI取代也成为各行业关注的话题。在法律从业者领域,当人工检索案卷要花费3小时而AI只用两分后,不少行业从业者在担忧:律师助理这个行业危险了。记者采访中发现,生成式AI工具在提升法律从业者工作效率的同时,也深刻改变了传统法律服务模式。然而,科技是把双刃剑,AI技术在法律领域的普遍应用,也会伴随着一系列的挑战和风险。

图片
目前法律行业使用频次较多的生成式AI工具

2月10日,海报新闻记者采访省内多位律师从业者了解得知,目前诸如Alpha GPT、DeepSeek、Chat GPT、法智、得力法搜等AI工具已普遍应用于法律行业,其技术能力甚至不逊于一位初级律师的水平,未来也或将取代律师助理的工作。

也有律师指出,现阶段的AI只是进行机械化简单的法律问答输出,它拥有不了人类社交中的情感智慧,体会不到情绪变化,也做不到有“温度”的心理博弈。所以,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AI只有赋能,并不会取代律师这个行业。

AI检索案例 由几个小时缩减至一两分钟

“AI工具彻底改变了我的工作模式。”在济南一家律所工作的朱先生,是一位刑事律师,每天面对堆积如山的案卷、复杂的法律检索和紧张的庭审准备,时常让他压力爆棚,直到开始接触使用Alpha GPT、DeepSeek等AI工具,才发现这真是一个“趁手”的神器。

“先前查类案和法条,得翻遍裁判文书网和北大法宝,现在我在Alpha GPT上,只需输入相关指令,就能秒出结果,从原来的3小时到现在的2分钟,省下的时间够写两份辩护意见了。”

据记者了解,目前,多数律师使用AI工具来进行简单的搜索、学习及工作辅助,如搜索法律条规、司法解释、裁判观点,测试初筛案例、审核修改合同、生成法律文书、起草起诉状答辩状、诉讼辅助以及学习法律知识等等。

图片
AI已成为律师工作的有力工具

在青岛做民事律师的曹先生和记者说道,他认为AI工具搜索出来的结果,比以前用百度搜索引擎更加快捷准确。

“比如我要搜索‘婚前双方父母出资给小两口买房,购买的房屋登记在某一方名下,谈一下这个房屋归属问题’,那么弹出的页面可能大多数是广告,我需要再次仔细翻找;另外,在这个网络信息轰炸的年代,也掺杂着很多非法律人士发布的虚假信息,这种情况就更加需要认真辨别。”

而AI工具的发明,让曹律师不再遭受这些困扰。“有时候‘偷懒’,去DeepSeek搜一些简单的法律问题,对我来说也是一个非常有利的工具,体验感是很好的。”

去年11月份,济南一家知名律师事务所的齐律师,在处理一起跨国并购交易时,采用了智能合同生成器来起草初版的交易合同。他首先将交易双方的基本信息、交易标的、价格条款等关键信息输入AI工具,然后选择了适当的合同模板和条款库。

AI工具迅速生成了一份完整的交易合同初稿,经过人工审核和修改后,最终合同得到了双方的认可并顺利签署。

齐律师感慨地表示:“AI在合同审查与生成方面的应用,确实为我们节省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它不仅能快速识别合同中的潜在风险,还能自动生成符合法律要求的合同条款。这对于我们处理大量合同事务的律师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福音。”

图片
受访者提供截图,DeepSeek可以进行简单案例的分析

AI或将取代未来律师助理的工作

DeepSeek作为中国AI大模型,有业界评估认为,它在法律信息检索、法条对比与理解、案例检索与分析、合同要件解构与漏洞识别、客户咨询与法律服务方案制定等业务场景中的潜力无限。

这款AI大模型“新贵”,在法律知识、执业技能方面,已经丝毫不逊于一个初出茅庐的法律实习生或者初阶法律助理。甚至有人断言,除了不能代替律师开庭、代替见律师客户外,DeepSeek几乎可以在律师全部工作环节、全部服务流程提供帮助。

“可以预见,DeepSeek的横空出世,一定会对律师行业造成一定影响,其与律师行业呈现出高度适配性,律师团队的一些助理人员将可能被DeepSeek代替而离开团队。”广州的杨律师这样认为。

“DeepSeek的广泛应用,势必会带动律师行业的‘内卷’。”曹律师则表示,很多人做了多年的律师工作,但还是原地踏步,而这些多年做着最简单、重复、机械的法律工作者,未来肯定会被AI淘汰。

AI无法拥有情感智慧 未来时间内不会取代律师

济南历城区的一位年轻律师宋女士,发表自己对AI的看法与感受,她认为,“AI工具在文书制作和诉讼辅助方面的应用让我受益匪浅。但是,AI工具并不能完全取代我们律师的工作。法律的生命在于经验和对时代需要的感知,这是AI所无法替代的。”

曹律师也坦言,国内大多数的案件,实际上是调解结案,去开庭时,首先是调解。“调解阶段,大家并不会冷冰冰地陈述法条,而是在进行心理上的博弈,这种社交行为是AI模拟不了的。”

“再比如,我现在手里拿着的这份《智能自动化改造合同书》,自己是无法完成最终修改的,这需要把双方当事人都叫到律所,面对面叙述情况,我亲身感受两方的关系及情绪变化,根据实际情况,再修改合同。”

图片
受访者提供的用DeepSeek审查合同部分截图

DeepSeek自己也讲道,律师的核心价值仍不可替代。其中,复杂决策需要律师结合法理、伦理和社会经验来综合判断,人际沟通方面,需要用到人类的情感智慧来调解协商、法庭辩论,涉及道德判断和利益平衡的决策也需要律师的思考,以及设计突破常规的法律解决方案,更需要人脑的创作等。

未来,更可能形成“AI+律师”的协作模式:律师专注于核心价值创造,AI承担基础性工作支持。“就像计算机没有取代会计师,而是改变了工作方式一样,法律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将因AI辅助而提升。”DeepSeek这样说。

图片
DeepSeek认为律师的核心价值不可替代

不可过度依赖AI 有时会出现自编法律条规及虚假案例

“AI工具虽然好用,但也不能长期依赖它,否则自身的专业能力会下降得很严重。”济南市历下区一位实习律师曾女士这样认为。

尽管AI工具在法律行业的应用带来了诸多便利,但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问题始终是律师们关注的焦点。互联网的数据库可能存在虚假、错误及失效的信息,导致AI生成虚假或者有偏见的内容。

因此,律师在使用AI工具时必须对生成的内容进行严格的审查和核实,尤其是在引用法律案例时,更需要确保其准确性和真实性。

“我过年期间用DeepSeek检索一个民事案例,结果给出的案号是它自己编造的,我从威科先行查出来同案号案例,发现根本不是同一个案子。”近日,在济南一家律所实习的于女士,哭笑不得地和记者说,“你质问它,它会道歉,并告知你这是它的模拟案例。

有业内人士分析,在DeepSeek的预设机制里,当缺乏专业法律案例库支持时,它会根据用户问题的主题,按照一定格式随机生成案号及案情,并且这类问题,涉及AI的内核逻辑,无法实时更改。并且每开启一个新对话,都将恢复默认设置。作为平时使用来说,会给用户造成一定困扰。

据曹律师所知,目前山东省内的一些律师事务所,正在构建自己的AI大模型体系,把越来越多的真实案例上传到AI案例库当中,作为下一步案例搜索的一个有力工具。

图片
受访者提供,在一个AI工具上搜索的案例及数据均为造假

“我用AI工具分析案件,只能给出框架,而且我遇到过,它自己编造并不存在的法条。细节还是要仔细审核,我觉得我以后的实习工作,可能就是审核+扩写AI。”山东政法学院一位法学专业的大三学生孟玉告诉记者。

此外,AI应用还可能带来数据安全风险。在收集、存储、处理或泄露当事人提供的个人信息、隐私、商业秘密等敏感数据时,可能会导致数据安全风险。一旦数据泄露或被滥用,将给当事人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我们的部分律师认为,现阶段的AI,正处于萌芽期,说实话,(法律工作)无法对它产生依赖,但在未来的发展中,AI的潜力很大,所以也绝对不能小看它。”曹律师如是说。

当前,AI技术在法律行业的应用正在不断拓展和深化,为法律从业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和机遇。然而,也应清醒地认识到,AI技术的局限性和潜在风险。在未来的工作中,法律从业者应充分利用AI工具的优势,同时保持谨慎和理性的态度,确保AI技术的应用,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我国法律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责任编辑:郑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