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男孩”前半生:保送北大,全奖直博留美……父亲去世是人生分水岭-华龙网

“凤凰男孩”前半生:保送北大,全奖直博留美……父亲去世是人生分水岭

2025-02-15 16:12:53 来源: 九派新闻

张伟出生在辽宁葫芦岛的一个山村,30岁前,他的人生像开挂一样,保送省里最好的高中理科实验班,保送北大,毕业后全奖直博美国专业排名前三的名校,成为全球大药厂资深首席科学家。那时,他是冉冉升起的明日之星。

“开挂的人生连刹车都不需要。”张伟说。

2020年,他的父亲患上胃癌,2024年去世了。这让他意识到,“身边的人才是最重要的”。“我其实从来就什么都不是,只是芸芸众生里随波逐流的蜉蝣。”张伟说,“我现在更愿意牺牲那些工作上不太紧要的事情,把时间和精力留给这些人。”

现在,他在社交平台更新自己成长的故事,并命名为“凤凰男孩前半生”,将山沟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图片
张伟本人。图/受访者提供

【1】父母生儿子的最初动力是有人砍柴挑水

九派新闻:怎么想到要在小红书更新凤凰男孩前半生?

张伟:其实有很多原因。我小时候有从事文学创作方面的梦想,但当时我有去理科实验班的机会,后来就没有从事文科工作。

2011年我到美国读博士、工作,一直都在追求一个稳定的生活。2020年时工作生活比较稳定了,可我爸却检查出胃癌,去年他去世了。在这之后,我感到人终有一天会离开这个世界,人生不仅仅是赚钱,我还是想实现一下儿时那些没有实现的愿望。

我也觉得我的人生经历可能会给读者带来一些正能量和激励作用,带来关于人生奋斗、关于亲情、关于家庭的思考。

九派新闻:你给自己的经历取名为“凤凰男孩前半生”,为什么?

张伟:其实我当时想得确实有些不周到,因为我读大学时看到一篇文章写的就是“嫁人不嫁凤凰男”,指城里的女孩不要嫁给从农村考入名牌大学的学生,我当时就觉得所有农村考入名校的男学生统称凤凰男,那我也是凤凰男。

直到我开始在网上发文,才有网友指出,凤凰男是在婚恋市场上靠老婆获得经济或者社会地位利益的人,但其实我不是这样的人。所以我也不算凤凰男,只能算农村大学生。因为看的网友多了,我也就没有再改名字。

九派新闻:在你从小到大的过程中,父母为了让你读书做了一些什么工作?

张伟:我父母生儿子最初的动力是有人来砍柴挑水,但他们从小到大都很重视孩子的教育。我家在葫芦岛,母亲是村里的小学老师,父亲是农民。

我当年考上了沈阳的高中,但沈阳离我家比较远,坐火车要5个小时。我爸一直都在农村,没有出过远门。爸妈担心我在大城市不能适应,我爸便去了沈阳郊区的一个私人电钢厂当农民工,早班晚班交替干,常牺牲白天休息的时间,坐两个小时公交车来看我,直到确定我能拿到北大的录取通知书。

我出国前夕,我妈做了心脏病支架,还在恢复期,不能正常运动。我姐决定结束北漂,回家乡当老师。那时其实我可以回到沈阳的高中当竞赛教练,福利待遇都很好,校方和父母都希望我回去。但我当时还是比较想出国,我爸妈放弃了亲情的羁绊,都同意让我出国。

图片
张伟和母亲。图/受访者提供

九派新闻:你觉得从小到大,生活环境对你的人生观价值观方面有什么影响?

张伟:从小到大,爸妈都很爱我,特别支持我和我姐的学习。我很小的时候,我妈就每天说,要好好读书才能有机会走出山沟,才能看到外面的世界。我5岁时,我爸在把家附近的荒山全刨平了,栽了好多梨树,他说等我们上大学了,就用卖梨的钱交学费。

那个年代的农村对教育没有那么重视,很多人跟我妈说,一个女孩拿这么多钱供她念书干啥,甚至我姐有的同学也是因为家里拿不出钱,明明考上了师范,家里却不让念,但我妈一直坚信念书是有用的。

我妈教了37年书,她说农村的孩子不容易,我认真教的话,能多考出几个大学生。她教的学生除了我和我姐,还出了很多大学生。我爸虽然是农民,但他非常认真、一丝不苟,每天从白天干到天黑。

他们虽然没有很高的学历,但他们这种认真对待生活,每一件事情都想做好的精神一直影响着我。

九派新闻:父母原本对你的期待是怎样的?

张伟:他们最初只希望我将来能挣上工资,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不需要当农民种地就可以了。确实我这一路是超出了我父母,也超出我自己的预期。

【2】保送北大:兴奋又忐忑,担心跟不上被退学

九派新闻:还记得到北京上学第一天的经历和心情吗?

张伟:第一天我和爸爸、姐姐三人从山里出发,走了40多分钟,又骑了一个小时自行车到乡里,再从乡里坐了快两个小时大巴车,到县里的舅舅家住了一晚,第二天早上坐火车去北京。我们在北京站坐上了接待新生的大巴车,当时觉得又新鲜又兴奋,也有些忐忑。

一是我当时觉得自己挺厉害的,能保送北大,将来我的人生能成功的机会是很大的。毕竟凭借北大的招牌,我毕业后,找一个体面或者高薪的工作应该问题不大。

但我当时又比较忐忑,北大优秀的人太多,我担心自己跟不上,会被退学。

九派新闻:你读大学期间学费和生活费的来源是什么?

张伟:我第一年没有拿到北大的资助,但在保送北大前,有一个企业家资助我每年5000元学费。第二年开始,我在北大申请了一些奖学金和助学贷款,大三大四的学费都是贷款,毕业出国前都还了。为了申请出国,我爸妈也资助我挺多钱,大约有七八万元。

我当时做过一些兼职,家教、奥运会的校园安保志愿者,去科研实验室做项目,学校助教等。后来家教我就不太做了,因为挺浪费时间,而且对未来职业发展帮助不太大。

九派新闻:读大学时,身边会有消费比较高的同学吗?你会抱有什么心态?

张伟:我们寝室一共4个人,另外3个家庭条件都挺好的。我一个室友当时用的是苹果电脑,我还问他这电脑为啥是白色的,别人都是银色的。他说这个是苹果电脑,我当时不知道有苹果这个品牌,我想“苹果还有电脑?”

其实大家都很有钱,我确实是非常穷,但我也没有受到太大打击。我没想跟他们比,因为我知道我买不起。

室友都对我挺好的,从来不欺负我。他们想买台饮水机,喝桶装纯净水。因为他们家里都条件很好,肯定不想天天去打水。他们直接就说不用我拿钱,饮水机和每个月的水费他们分摊。

每次有竞争机会,我们班的班长就及时通知我,让我赶紧去申请。

还有一段时间,我妈做心脏病支架,我身上只有5毛钱了。回到学校后,除了我的高中同学借我钱,那段时间的手机费都是室友给我充的。

他们没有瞧不起我,平常吃饭也愿意带上我。吃饭时我愿意跟他们一起AA花钱,他们就让我AA,也不会因为我特别穷,每次都请我,就是说你愿意掏就掏吧。但我需要帮助时,他们总会拉我一把。

我自己倒是没太觉得比不上别人,因为我妈妈从小教育我:“咱是农村出去的,你别羡慕别人家有钱,你就好好读书,这些将来读书好你也能获得,别跟别人攀比,你穿的破一点也不要紧,先把书读好。”

九派新闻:当时得知去美国之后是什么心情?

张伟:当时其实也没有多兴奋,可能更多的是如释重负,觉得毕业之后有一条出路了,不至于在家里待着没有工作。

【3】“我是做药的,却救不了我爸”

九派新闻:你一直在更新你的前半生,也说过人生的分水岭是在30岁,就是父亲得了胃癌的那年。

张伟:对。2019年年底,我跟老婆刚刚团聚,开始一起攒钱买房。那一年我也刚在公司里升职,地位比较稳定。但好景不长,半年之后,我爸就检查出胃癌了。

那时两国之间人员往来特别不方便,每周只有一趟航班飞往中国,机票高达两三万美元,而且只能买到几个月之后的机票,回去之后还需要经过严格的隔离。

我们当时又没有美国绿卡,美国限制没有美国绿卡和不是美国公民的人,不能从中国大陆回美国。

当时我心情特别煎熬,我很想回去。但一是买不到机票,二是回去了要冒着半年或者一年回不来的风险,很有可能会丢掉工作,所以我那时非常痛苦。

最后我姐和我爸妈说,让我还是先别回来了。所以我只能利用读书时的人脉,在美国帮我爸联系国内的医院和医生。

图片
张伟和父亲。图/受访者提供

九派新闻:那你是什么时候回国看父亲的?

张伟:在我拿到美国绿卡后,大约2022年。那年我妻子刚刚生孩子,她怀孕时我爸不让我回去,让我好好照顾她。孩子满月后,有岳母和保姆照顾,我不顾一切地回去了。

当时其实全家都不太同意我回去,但我妈和我姐说,如果可以,还是回来看看。我那次在国内4周,到第3周时,我爸爸撵我回美国照顾妻子。

2024年年初,我爸病情复发了,我又赶紧回国找医生。医院说需要基因检测,看看有没有靶向治疗的机会。但我姐和我爸不太愿意做基因检测,都觉得治和不治只是延长生命。

并且胃癌的基因靶点能碰上靶向药的概率很小,不超过20%,也挺贵的。我唯一一次骗了我爸,我说没有那么贵,就4000块钱,要不我们做一下。

可惜靶点对不上,只能做传统化疗。我们跟爸爸商量去北京租房子,我姐在北京陪着他治病。我爸说他不去,剩下的生命更想在家里自由地度过,不想一直折腾,我们全家最终决定不再做抗肿瘤治疗。

九派新闻:父亲是什么时候去世的,当时你在做什么?

张伟:2024年我几乎每个月都回国一次。那时我爸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在睡觉,但是脑子还是比较清醒的,可以说话。6月19日,我跟我爸说回美国看看孩子,你要想让我回来,我随时回来。他说“你走,不用惦记我”。

6月20日,孩子放假,我带孩子在游乐场玩了一天,晚上我姐给我发微信,说爸爸生命没有几天了。我马上又买了机票,第二天早上坐飞机回国。在飞机上时,我爸就去世了。

九派新闻:父亲的病故是你人生的分水岭吗,前后你有怎样的变化?

张伟:2019年之前,我的人生比较顺利。无论如何,经历了很多艰辛的奋斗,每次运气也都站在了我这边,我通过努力获得了所有想获得的东西。我和妻子都是博士,很努力找到了同一个地方的工作。

但2020年开始,我的人生变成了每件事情无论如何努力都没有办法,只能看着这件事逐渐变坏。

在父亲生病这件事情上,我用尽了所有办法,以为我是不是还会再幸运一次,结果命运这次没有站在我这边。我自己是做药的,却救不了我爸。我希望孝顺父母,带给他们更好的生活,但是无论怎么努力,都做不到这一点,最后只能接受我爸离开的事实。最遗憾的,是都没能见到他最后一面。

人到中年,已不再年轻。一边是工作,一边是父母,一边是孩子和妻子,就是不太可能所有都拥有,你只能在某一个瞬间做出一个选择,不得不放弃一些。

【4】现在能坦然说出自己是农村人

九派新闻:你怎么看待小镇做题家?

张伟:农村大学生或小镇主题家的命运其实还是很坎坷的。很多报道都讲了他们如何成功,或者如何在职场上得意,但其实很少有人会触及这部分人与生俱来肩负的使命。

我们这些人可能有很大一部分都觉得应该回馈父母,带给父母更好的生活。但对于很多城里孩子,特别是家里比较有钱的孩子,他们没有压力,他们即使长大了,父母也能帮助他们。当他们到30岁时,因为他们家境比较好,父母身体比较健康,他们依然可以当孩子。

但对于农村大学生或者小镇做题家来讲,人到30岁时,上有老下有小,又赶上父母身体不好,就瞬间从一个青年人变成了中年人,这是没法摆脱的命运和人生责任。

九派新闻:你现在有什么变化?

张伟:之前的人生里,我一直在拼学业拼工作,希望升职,希望成为公司比较耀眼的科学家,希望挣的钱越来越多。但现在我发现,其实我的人生中,身边的人才是最重要的。我现在更愿意牺牲那些工作上不太紧要的事情,把时间和精力留给这些人。

九派新闻:你说以前年轻时不会主动提自己是农村的,但现在却能坦然说起自己是农村来的,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张伟:之前我是不会避讳的,因为大家也都清楚我是农村的,我当时还挺骄傲,出身农村,也能在省城的高中读书,还能拿生物竞赛金牌,上北大,我多厉害,我将来肯定是前途无量,我是个很优秀的人。

直到大三时,大家都想谈恋爱,我发现女生挺愿意和我玩,但是一到谈恋爱时,女生就会对我说,“你挺好的,但我不太愿意跟你发展”,甚至有女生直接告诉我,没有经济基础是很难建立起稳固的爱情的,我当时很受打击。

此后我就有一点点希望不要让人一眼看出我是农村的,这件事情保持了很久,甚至一直保持到了2023年。

我跟我妻子第一次见面是2012年,我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农村的,只说自己是沈阳的。我们结婚时,我爸和岳父都来美国,我岳父是高级知识分子,我爸打扮得也比较好,不会一眼看出来是农民。我们公司的一个老板参加我们的婚礼,饭前我就嘱咐我爸,别和老板说咱是农村的。因为我有点担心老板看不起我,不给我提供发展的机会。

后来我对职业发展比较淡然了,我也需要照顾家庭,特别是我爸得癌症对我刺激很大,我大概在2023年时就决定接受这个事,并且可以很坦然地承认这件事情。

九派新闻:现在大家都说寒门难出贵子,你怎么看待这个说法?

张伟:这个说法其实挺打击农村学生的,每年上清华跟北大的其实都有农村考生。无论寒门是否能出贵子,对于农村大学生来说真的只能奋斗,除非你就是认命了。

想出人头地,想改变自己的生活,大部分时候读书还是最好的一条出路。如果真的能考上名校,还是有很大机会在城市里立足的。当然这个过程会很艰辛,因为现在的教育竞争越来越激烈,农村考生的资源占劣势,只能付出更多努力。

农村大学生到大学一定不要太自卑,一定要开朗、主动、乐观,多跟同学、老师接触,积极主动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目标,利用好大学这个平台。

学历可能在贬值,但能力不会,就是说大家都拿着同样一张毕业证,能力不一样,能力强的那个人还是能获得更好的未来的。

记者:辜子旋

责任编辑:李远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