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金融数据安全屏障-华龙网

筑牢金融数据安全屏障

2025-02-15 06:40:06 来源: 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把金融数据信息装进“保险箱”、筑牢金融数据安全“防火墙”,已成全社会共识,更是我国金融业亟需完成的重大使命。金融监管总局此前发布的《银行保险机构数据安全管理办法》,对银行保险业数据安全提出严格要求,体现了监管当局对金融数据安全治理的重视,也凸显了确保我国金融数据安全责任之重大、任务之紧迫。

就我国金融业现状而言,加强金融数据安全治理是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应有之义,也是金融业数字化转型的基础保障,具有重要意义。其目的在于,一来,有效防止金融数据泄露,确保国家金融发展战略安全,为其提供更加坚固的机制保障;二来,让金融业数据始终运行在安全可持续轨道上,防范各类金融风险发生;三来,消除民众对金融数据安全的担忧,提高各种不法分子窃取金融数据、实施金融诈骗犯罪活动的违法成本,确保社会金融稳定。此外,还能有效避免出现金融数据“裸奔”现象,适时消除监管“真空”。

近年来,我国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相关部门发布了管理办法或实施指南,如《金融数据安全治理实施指南》《金融数据资产管理指南》等,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制度体系;绝大多数金融机构形成了四层治理体系,建立了数据全生命周期保护措施,金融数据安全应急体系不断健全。这一切表明,我国金融数据安全基础不断夯实,社会各职能部门协调联动不断增强,金融数据安全治理能力不断提高。未来,有关部门应时刻绷紧防范之弦,力争保护金融数据安全的手段与时俱进。

金融机构需加强教育引导,使全员对金融数据安全引起足够重视。建立相应责任机制,制定分类分级保护措施,引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将监管责任落实到金融业务各个环节、每个岗位,压实主体责任,消除金融数据监管盲区。

不断提高应对网络新型攻击的能力。面对最新AI技术可能产生的风险,相关部门需加大技防投入力度,堵塞系统漏洞。同时,对金融数据进行准确分类归流,建立数据安全隔离“防火墙”,对共享数据采取有效保护措施,构建覆盖数据全生命周期和应用场景的安全保护机制。

构建“齐抓共管”机制,形成监管合力。加强金融机构与科技公司、监管机构、公安机关、网管电信等部门的沟通协作,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和应急响应机制,形成安全联防体系。提高数据信息监测灵敏度,对可能出现的金融数据泄露或失窃事件及时止损,最大限度抑制可能发生的风险,共同打造金融数据安全屏障。 (作者:莫开伟 来源: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陶龙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