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经济“热”出新高度
2025-02-15 06:40:41 来源: 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2025年春节期间,冰雪旅游不仅在东北地区“热辣滚烫”,而且在全国呈现“南展西扩东进”态势。朋友圈里频频出现“找着北”“找冷寻冻”“极寒跨年”等美景,冰雪消费成为蛇年春节国民消费的一大热点。
冰雪经济是以冰雪资源为基础,以冰雪运动为引领,融合旅游、文化、装备等相关产业的综合经济体系。从2024年“尔滨”出圈到2025年冰雪“奇缘”,我国冰雪经济发展迅猛,强力带动消费,逐步成为区域经济和国民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中国旅游研究院数据显示,2024至2025年冰雪季全国接待游客有望达5.2亿人次,冰雪旅游总收入将超过630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约21%和20%。冰雪消费从小众性向大众化转变,夯实了市场基础。我国构建起多产业并行发展的冰雪经济体系,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新的重要支撑。
也要看到,当前冰雪经济规模效应尚未真正形成,整体规模较小且较分散,不同区域冷热不均。从整体上看,资源开发、运动引领以及旅游、文化、装备等协同发展格局仍有待提升,微观主体竞争力偏弱。从行业服务品质看,我国冰雪经济仍以体验需求为主,沉浸式、品质化、国际化水平偏弱,常态化知名冰雪赛事或活动偏少。从社会资本参与程度看,诸多冰雪节、赛事、活动等主要由政府主导,而社会资本融入及专业化参与有待加强。
冰雪经济“热”出新高度,标注新的起点。未来,应对标国际先进、加强顶层规划、立足现代产业、着力协同发展,创建新业态、新模式、新赛道,推动冰雪经济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
提升冰雪经济发展规划水平。在国家层面,对标国际先进经验,以现代化、市场化、国际化为原则,完善冰雪经济发展顶层规划,全面统筹基础资源、区域经济、产业体系、经营主体、发展举措和政策保障等,在区域、产业、市场等领域进行重点部署。在区域层面,依据“一区两带多节点”空间布局,以优质服务、区域发展和就业促进等为出发点,制定实施区域冰雪经济发展规划,发挥区域优势,发展重点产业。在专项规划上,优化冰雪运动发展意见的同时,适时因需出台冰雪旅游、文化、装备等专项发展规划,培植冰雪新业态。
产业链是冰雪经济发展的核心支撑。构建更加完善的产业链,应抓好资源、运动、旅游、文化、装备等要素,构建高水平协调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强化冰雪运动引领性,以群众性冰雪运动、青少年冰雪运动、冰雪运动竞技和冰雪竞赛表演为基础,开发常态化国际性冰雪竞技竞赛。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统筹存量设施和新增设施、群众性体验设施和专业性竞技设施、硬件基础设施和软件基础设施,为冰雪现代产业发展提供扎实保障。以高水平国际冰雪交流合作、文化旅游、体育赛事等为支撑,促进双向开放,重点引入国际先进运营主体、专业人才和运行经验,打造具有品牌效应的冰雪城市、冰雪活动和冰雪企业,提升我国冰雪经济国际竞争力。
打造政府市场关系明晰、供给需求对接顺畅、成本收益有效权衡的冰雪市场体系。一要统筹政府和市场关系。在强化优化政府规划引领和政策保障功能的同时,充分发挥经营主体的主动性,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和专业力量,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构建政府引导、市场主导、注重高质量发展的冰雪经济。
二要统筹需求和供给关系。冰雪经济走热,充分反映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及消费升级的需求。冰雪经济要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高品质、差异化、沉浸式的冰雪消费产品与服务,有效链接新型冰雪消费需求,形成供求互动的良好格局。
三要统筹成本和收益关系。冰雪经济对时间和空间依赖强,对资本、资源和保障要求高,各地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以市场化作为基本原则,将成本和收益作为基础约束,进一步推动冰雪经济发展。
(作者郑联盛 系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 来源: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陶龙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