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眼TV-华龙网 李一鸣 唐雨
第1眼TV-华龙网讯(唐雨)近年来,重庆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可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持续“双下降”,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良好安全环境。
2月14日,重庆市政府新闻办举行2025年平安重庆建设新闻发布会。会上,市应急管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董林表示,2025年重庆将坚持“除险固安”的工作导向,聚焦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立足标本兼治、重在治本,聚焦工程防、管理防和人防、技防三个方面,大力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抓好工程防,夯实“安全堤”。市应急管理局将重点推动道路安防工程安装和整改提升,整治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安全隐患,给群众稳稳的安全感。2025年,要完成4000公里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安装;基本实现存在安全隐患自建房整治全覆盖;更新改造老旧燃气管道3300公里;完成12座病险水库整治主体工程建设;更新改造雨水管网900公里以上;更新改造城镇老旧小区1227个、3011万平方米,彻底整治安全隐患等。
抓好管理防和人防,筑牢“防护墙”。市应急管理局将加强重点领域隐患排查整治,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加强技术服务和宣传教育,让隐患无处可藏、平安无处不在。同时,还将加大电动自行车、建筑保温材料、人员密集场所动火动焊作业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实现重大事故隐患按期整改率100%;危险化学品全链条监管实现市、区县、(乡镇)街道)三级贯通,覆盖80%的危险化学品企业,矿山安全在线覆盖所有在建在生产矿山企业;积极开展危化、矿山、工贸等领域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安全培训1万余人;持续开展安全宣传“五进”,全年开展安全知识宣讲近万场。
科技赋能,亮明“警戒线”。目前,市应急管理局已初步建成危险化学品全链条监管、九小场所安全智管、矿山安全监管等20个应用场景。2025年,市应急管理局要建立5类以上的事故分析模型库,迭代升级4208个小流域应用场景,提升地灾风险预警管控能力,迭代矿山、工贸、危化安全监测预警数字化建设;利用中小流域、地灾分析模型和“电子围栏”等技术,解决“转移谁、谁组织、何时转、转到哪、如何管”等问题,实现“应转快转、应转尽转”;要建成空天地一体化智慧应急通信指挥体系,全面配备卫星、北斗和370MHZ通信终端设备,提升“断路、断网、断电”情况下应急指挥能力。
此外,市应急管理局还将联合有关部门共同防范化解群众烤火取暖一氧化碳中毒、道路交通出行、火灾等老百姓身边的安全隐患,努力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安全服务,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有持续。
相关专题:
参与评论积分 龙珠商城兑好礼
打开第1眼TV-华龙网查看全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