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访棉被“淘工厂” 化纤废料变身“全棉棉被”

重庆晨报

2025-02-11 07:05
听新闻
图片
化纤纱线等下脚废料和粉碎加工现场

小心,你在网店上买的全棉棉被可能是廉价纤维制品下脚废料加工制成的!记者近日暗访发现,江苏苏州、浙江湖州等地一些作坊式小工厂回收化纤纱线等下脚废料,粉碎制成絮状,经流水线再加工后,一床床雪白的“棉被”便出厂销往全国。刨去运费,这样的化纤棉售价可低至5元/斤,价格不到长绒棉的五分之一。有网店累计销售显示为627万件。在校学生、临时劳务工等人群,是购买主力。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下脚废料来历不明,相关负责人宣称购自当地织布厂,质量有保障,但均无法出具相关采购证明。有的工厂生产现场脏乱,未见高温、消毒等程序,无法出具第三方质检报告,产品合格证也可按客户要求随意定制,质检程序形同虚设。专家提醒,这些“棉被”存在易燃等安全隐患,重金属残留、致病菌等问题,也对消费者的健康存在威胁,千万不要贪便宜去购买。

“长绒棉”棉被含棉量仅4.8% 售假人却被称作“棉被皇帝”

2024年12月底,浙江诸暨市消费者姚先生在淘工厂“天天特卖工厂”购买了标称一级长绒棉的棉被,实付403.2元。但收到货后,他发现产品做工粗糙、气味刺鼻,且被芯原料手感与长绒棉不符,经燃烧法初步判断为化纤棉。经第三方检测,被子中心部位含棉量仅为4.8%,主要成分为聚酯纤维等,该商品随后被平台下架。

记者调查发现,该产品标称从河北廊坊发货,实际发货地为湖州德清县。1月中旬,记者随机购买了三款棉被,发货地均为湖州,发件人为陈某景,其发货信息与姚先生提供的一致。记者来到德清县丰庆街附近园区,看到陈某景正在发货,仓库内棉被包裹堆满,退货产品随意裸放,合格标签也随意摊放。

陈某景自称是当地最大的棉被卖家,2016年开始线上供货代发,2020年起自营,目前主做淘工厂,有自己的店铺并代发其他4家店铺。他声称10月份一天能卖3500件,其他4家加起来近3000件。一位邮政快递员也证实其发货量大,称其为“棉被皇帝”。然而,记者在现场只看到化纤被芯。陈某景直言长绒棉成本高、卖不动,他卖的化纤被含棉量仅为5%至10%,掺杂回收再加工的普通棉花“回料”,售价6元/斤。他还表示,真正的长绒棉要提前预订,每斤20多元,低于25元一斤的长绒棉质量不佳。

对于冒充售假行为,陈某景不以为然,称网上货不对板的情况很多,消费者心知肚明。他称被子整体退货率约10%,不算高,但运费成本高,利润空间小。他给记者发来一份第三方检测报告,显示样品含棉量为19%,但生产地址与实际情况不符。天眼查显示,陈某景为“湖州德清临莫夕纺织品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经营范围不含生产资质。他声称原料来自当地织布厂,质量有保证,但拒绝记者实地探访其三家加工厂。

记者来到产品合格证上的生产地址,位于德清县雷甸镇塘北村的一个家庭式棉被加工小作坊。作坊老板朗某自称是陈某景的亲戚,几年前陈某景曾在此打包发货,后因地方小搬离。朗某表示,陈某景生意好,但因投诉销量受影响。作坊除承接定做、翻新业务外,也为陈某景供货,日产二十余床化纤棉被,其化纤棉原料放在屋外,包装上无生产信息,产品质量令人担忧。

样品是用最差的原料制作

棉被流水线更是又脏又乱

记者将陈某景提供的棉被样品,随机拿到当地一家床上用品生产厂。负责人赵刚(化名)捏出一团棉絮,燃烧后直言,“这是最差的料。”他介绍,聚酯纤维原料主要有三种:从石油提炼的“新料”,价格约4元/斤;由废旧聚酯纤维产品再生的“旧料”,价格适中;以及回收化纤边角废料制成的“回料”,品质最差,出厂价2元/斤甚至更低。赵刚展示了厂里的“新料”棉絮,微微发黄,拉扯时根根分明,且无荧光点。而记者提供的样品则结满棉团颗粒,荧光点密集且明显。

在苏州市吴江区的“苏州柔织无纺布有限公司”,记者看到厂房内全自动棉被流水线高速运转,主要生产化纤被芯,同时加工回收化纤下脚废料。车间内快递、原料等杂乱堆放,装有纱线、布头等下脚废料的麻袋堆成两三米高,纱线发黄发黑,含有灰尘、颗粒等杂质,加工好的化纤棉原料甚至直接堆放在污浊的地上。陈姓负责人表示,这些下脚废料是从织布厂拿来的,部分需要经过水洗,但现场未见清洗设备。加工好的化纤棉,品质差的卖给沙发、垫子等工厂,品质相对好的加工成被子。他称,这里日产6斤规格的化纤被芯2800条,每斤最低5.5元,产品质量优于湖州等地工厂。但他明确表示无法提供第三方检测报告,检测费太贵,也不提供产品合格证,客户可按要求定制。他还透露,绝大多数订单来自网上,不少客户在购物平台上将化纤棉被当作棉被出售,一旦被发现是假货,要么赔点钱,要么直接送被子,因为利润很高。

记者又来到湖州市南浔区善琏镇的“湖州正丰机械厂”,看到破旧厂房已改造成棉被流水线,现场化纤棉成堆,没有任何生产信息。一些脏的或有做工问题的“次品”,拆下纱线重新打碎后又投入流水线,未见清洗、消毒等流程。老板刘秋林是“湖州凯煜家纺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他称自己只做化纤被,专供网店,年销几十万件,在淘宝、拼多多和京东等平台均有店铺和分销。例如拼多多平台上的“嘉罗兰凯煜专卖店”,店铺宣传图片宣称为“全棉填充”,已拼627万件,累计评价44.57万条。刘秋林同样表示不能提供原料采购凭证,一般也不提供产品合格证。

“淘工厂”不承认售假

消费者按要求送检后遭质疑

“淘工厂”是淘天集团旗下的官方运营品牌,主打源头工厂直供,覆盖1800多个产业带,宣称“超3亿人选择的国民工厂,良心好货真便宜”。2024年8月,“淘工厂”上线“厂牌”官方标识,获得该标识的商家享有淘宝官方认证及优先审核权、流量助推等权益。

记者调查发现,入驻“淘工厂”可通过代办中介完成,需提供公司营业执照、法人身份证等信息,费用600元,承诺“100%下店”。若自行申请不通过后再代办,费用升至2000元。中介还透露,此前个体户也可代办入驻,但现政策已变,仅限公司入驻。与淘宝其他平台不同,消费者在“淘工厂”上无法直接联系商家,所有问题由平台小二处理,平台按不同类目抽取商品佣金。

商家陈某景自称是“接到淘工厂邀请”后开店的,他透露,开店需提供工厂资质,但代发店铺可直接提交实发工厂的资质,同样能过审。对于商品页面描述和配图雷同的现象,陈某景笑称:“大家都不做图,直接‘偷’一个就行。”

消费者姚先生因信任平台保障而购买化纤被芯,但收货后发现商品与描述不符,遂向平台小二反映售假情况。平台坚称商品经过严格审核,含棉量约为95%到100%,质量有保障。姚先生要求升级处理,平台专员要求他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姚先生照做后,平台却质疑报告的真实性,怀疑送检的不是同一条被芯。记者发现,“淘工厂”订单投诉页面中,投诉原因仅限于“发货物流问题”“卖家承诺不履行”和“卖家服务态度”,无法针对售假、欺诈等情况发起投诉。

北京市中闻(长沙)律师事务所律师刘凯指出,卖家销售与宣传不符的产品可能涉及虚假宣传和消费欺诈,可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广告法进行处罚。电子商务法规定,平台应对商家真实性、合法性进行审核并保存信息。若平台未履行审核责任或未兑现承诺,则侵犯消费者权益,需承担相应行政及民事赔偿责任。

廉价化纤回料潜藏多种风险

网上购买床上用品须防低价诱惑

我国生活用絮用纤维制品和床上用品的生产主要依据GB 18383、GB 18401-2010、GB/T 22796-2021和GB/T 29862-2013等国家标准。根据规定,廉价化纤纱线回收打碎制成的化纤棉属于禁用的“再加工纤维”,不得用于床上用品填充。使用禁用原辅材料生产纤维制品的,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处罚,包括责令停止生产销售、没收违法产品、处以罚款、吊销营业执照,甚至追究刑事责任。

上海纺织集团检测标准有限公司技术负责人丁若垚博士指出,此类禁用原料来源不明,加工过程可能使用不安全化学试剂,存在易燃、易撕裂等安全性能问题,以及重金属、致病菌等有害物质残留,可能诱发过敏反应及皮肤疾病。此外,被芯原材料在储存、运输过程中若暴露在潮湿且卫生不规范的环境中,容易滋生细菌、霉菌、螨虫等,成为过敏原,诱发过敏性疾病。

丁若垚建议政府加强宣传,让经营者树立底线意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强化行业自律;加大抽检力度,重罚制假售假行为。同时,消费者要树立防范意识,网上购物时货比三家,避免被低价迷惑,“相对贵重的商品,要让销售者承诺,产品的质量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和产品标准规定,并保留相关证据。”

记者暗访报道发布后,涉事工厂所在的多地市场监管部门紧急行动,启动调查。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科工作人员称,正前往涉事地进行调查。湖州市南浔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和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震泽分局的负责人员均称,已了解到相关情况,将开展相关行动。据澎湃新闻

责任编辑:杜漩
附件下载:
热点推荐
最新评论
我来说两句...... 发送
查看全部评论 >

参与评论积分 龙珠商城兑好礼

打开第1眼TV-华龙网查看全部评论 >

分享成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