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力全开 看重庆花椒如何征服全球味蕾-华龙网

麻力全开 看重庆花椒如何征服全球味蕾

2025-02-10 06:48:07 来源: 重庆晨报

图片
员工仔细剪细枝
图片
出口试验基地
图片
工作人员展示出口花椒
图片
员工给蛋鸡喂椒籽

有人说,重庆火锅的真谛,是因为一粒粒优质的花椒激活了食客的味蕾;曾有人遍尝各地火锅,最终觉得在重庆吃到的火锅麻辣味儿最地道,“更麻而且麻得很爽”是他们共同的感受。如何让世界各地的火锅爱好者“吃嘛嘛香”?也许,在“椒乡”的产地,藏着这个问题的答案。

花椒企业生产忙 椒香飘海外

2月8日,蛇年新春首个正常上班的周六。记者驱车前往全国知名的花椒产地江津区先锋镇时,正好遇上江津丰源花椒有限公司老总杨华忠,他热情地邀请记者走进厂区参观。

分拣车间内,工人陈昌群等8名工人正在工作台上将青花椒的细枝剪断,这些经过精挑细选的保鲜花椒是一种优质的调味佐料,能达到出口标准。杨华忠说,企业的出口范围包括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俄罗斯、新加坡、马来西亚等,是国内唯一一家连续十多年将保鲜花椒、干花椒等花椒系列产品销售出口的企业,打响了江津先锋花椒的海外影响力。

作为当地规模最大的花椒生产企业,车间内还有国内先进的全自动加工生产线及检测设备,具备较强的深加工能力。杨华忠说,像牛羊杂火锅料等系列产品,在国内多个省市市场上“叫好又叫座”。丰源花椒产品展厅内,陈列着保鲜花椒、干花椒、花椒油、藤椒油、花椒芳香油、花椒精油、花椒粉、花椒酱等系列产品,工作人员吴玉林展示了部分用于出口的花椒,“我们有主播,通过直播向海内外的顾客推荐优质的花椒产品。”

在企业采访时记者了解到,出口花椒因为附加值高,对花椒种植、管护等前端环节也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丰源花椒拥有500亩智能标准化绿色出口花椒基地,目前在花椒种植、加工、流通一体化的供应链建设方面尝到了甜头,该企业通过了美国“FDA”认证,体现公司产品从田间地头到生产线上都拿到了“高分成绩”。

“江津很多地方的土壤都富含硒,所以富硒花椒也是我们的特色之一。”在前往出口花椒种植基地鹤山坪保坪村的路上,副镇长罗元国向记者介绍了相关情况,去年全镇的花椒产量达到8万多吨,在全区各镇街中位居前列,目前先锋花椒正全力转型升级优化品质。不久前,齐鲁工业大学教授刘新利被聘任为该镇正屹实业有限公司的科技副总,这是江津区自2022年7月在全市率先创新实施“科技副总”进企业以来,首次探索为村集体公司聘请科技副总。刘新利认为,“通过前期调研了解到,先锋镇花椒产业基础扎实,花椒品质上乘,发展潜力巨大,是带动百姓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作为全国花椒第一镇,先锋花椒种植面积12万余亩,年产值10亿元,带动椒农2万余户增收。罗元国说,先锋镇把为当地农业产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作为根本目的,在乡村振兴中不断融入科技要素,把高层次专家的科研成果、管理经验转化成实实在在的产品和村集体公司的收益,在乡村振兴中争当“先锋”。

花椒地里忙管护 播种新希望

“春节期间,我们把花椒树上的‘尖儿’都掐掉了,提高花椒的产量。”见到记者时,马晓利等几个村民拿着剪子,正小心地将树上多余的枝条剪掉,“过一段时间气温升高了,还要施一些肥。”肖国红合作社是镇里的出口花椒基地,镇里组织的农技人员经常前往指导帮助。

鹤山坪地势较高,空气清新,土壤墒情好。今年57岁的肖国红在山上种花椒25年,最初从30亩起步,现在种植面积扩大到150亩。他认为,江津花椒是一个非常成熟的产业,从生产、加工、储藏、销售等都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区里出台了花椒高质量发展一系列扶持政策,这让他信心更足了,“通过科技专家支持,我们肯定能生产出更多的优质花椒,提高出口量。”

在保坪村,记者注意到,一些地里还立着“江津花椒机械化示范基地”的牌子,通过在采摘运输环节,采用电动剪子、山地轨道车、无人机等设备,降低生产管理成本,提升种植效益;“创新”正在成为椒农们的共识。不少合作社负责人说,无论是枝条调节更新、留枝采收、带果烘烤等技术,都在创新中不断“尝鲜”,“作为先锋,不能躺在过去的成绩上睡大觉。”

“椒乡”人不仅创建出口基地开拓海外市场,还在研发、精深加工产品上下功夫,让小小的花椒从调味品向休闲食品、护肤品、药品延伸,不断提升附加值。近年来,先锋镇重点推动了一批发展潜力大的项目加快落地,江津国际花椒产业城、近贤数字牛肉产业园等项目的布局,将为先锋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椒籽”变“骄子” 还喂出优质蛋鸡

鲜为人知的是,市民天天吃的鸡蛋中还有与花椒有关的元素,它就是含油量极高的椒籽。在先锋镇重庆吉蛋多生态农业公司自动化生产线上,一个个热乎的鸡蛋正通过传送带被运送到包装检验车间,自动打包,去年这里产蛋量达1527.63吨,每年能向江津及周边地区提供青年蛋鸡28万羽,年产值1600万元。

马晓利是这里为数不多的工人,因为公司养殖场配备有喂料系统、自动清粪系统、自动集蛋系统、自动通风降温等系统,通过引入智能化、自动化养殖设备和管理系统,提高了养殖业的科技含量和劳动生产率,“更多的事情交给机器做,我们的工作主要是查看机器运行情况,同时做好环境卫生管理。”

在自动投料塔前,记者了解到,饲料中包含着椒籽和菌种,看来鸡也喜欢吃“麻”,在企业的蛋产品中,益生菌蛋是特色之一,此外,还有桑叶蛋和普通蛋。看来,围绕花椒,先锋人正在做足产业延伸大文章,在希望的田野上,找到乡村振兴的“金钥匙”,为重庆火锅添香,为人们的美好生活添彩。

新重庆-重庆晨报记者 伊文 陈军 摄影报道

责任编辑:杜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