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价冲上每克870元,哪吒等国产IP周边喜提“理财产品”称号
2025-02-09 20:56:13 来源: 羊城晚报•羊城派
饺子不语,只是一味画破亿海报;哪吒周边黄金产品不语,只是一味涨价。
日前,随着今年春节档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不断攻破电影市场的多项“第一”,哪吒周边黄金产品也成为黄金市场里的“顶流”。
连日来,从社交平台上的热议到二手市场的抢购,哪吒联名金手镯的“理财效应”引发广泛关注。
与此同时,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创作的影视游戏IP与黄金饰品的跨界合作愈发丝滑,以“悟空”为代表的其他热门影视IP黄金周边产品也热度较高,成为投资者和消费者的新宠。
![图片](https://res.cqnews.net/contentcloud/1/REPRINT/MEDIA/PICTURE/2025/2/9/d33e0c1c7392407a8db61a50c8d3a16d_wh488x1000.jpg)
从周边到理财产品,IP带动“翻身”
六福珠宝可能未曾预料,约5年前推出一款足金手镯现今还能翻红。“纯金手镯重60g左右,当时花了2.8万元买的。”近期,一名网友晒出《哪吒之魔童降世》(以下简称《哪吒1》)时期的联名黄金手镯。
买到就是赚到,如今这款手镯的价格已翻倍,随着金价从5年前的每克约400元涨至今年2月的普遍超850元/克,换句话说,这款手镯如今的市场价值已接近6万元。
![图片](https://res.cqnews.net/contentcloud/1/REPRINT/MEDIA/PICTURE/2025/2/9/9e6762f3a45a40a0bb57f2413da5e6c5_wh485x1000.jpg)
今年以来,黄金价格的突飞猛进多次冲上各大引擎的热搜榜。2月9日,国内各大知名品牌的黄金饰品价格继续上涨,周生生的黄金饰品价格涨至每克870元,周大福、六福珠宝、金至尊等饰品金价格达每克869元。因此,“黄金”加上“哪吒”可谓是热上加热。
羊城晚报记者在闲鱼等二手平台上搜索发现,哪吒联名金手镯的搜索量和关注度持续攀升。不少用户发帖表示愿意高价求购,同时,有卖家将这款手镯的标价定为五六万元乃至更高。
2月6日,有媒体从成都线下金店了解到,该金手镯在《哪吒1》时期推出后不久便下架,品牌方表示目前没有收到上架通知。
不过,深圳水贝的商家们已经嗅到了商机,纷纷加入制作热门联名金饰同款产品的队伍。有水贝商家表示,黄金一天一个价,就看谁出货快。
一些其他联名哪吒的“普通商品”,也因哪吒系列电影的爆火而摇身变成“理财产品”。羊城晚报记者注意到,一款2019年推出的、原价不超过300元的mover魔吻联名手镯也相当抢手,在闲鱼上列出1000元、1500元等高价的收物买家大有人在。
近日,记者走访广州天河多家实体店、进入泡泡玛特小程序了解到,头部潮玩企业泡泡玛特的《哪吒2》联名产品,包括“天生羁绊系列”手办、抱抱系列的熊猫哪吒和白龙敖丙搪胶娃娃,也于近日被抢购一空。其中,小程序显示“天生羁绊系列”手办将于2月9日20时再度开售。
卡游官方旗舰店、集卡社旗舰店也上新了《哪吒之魔童闹海》的周边卡牌,据报道,仅一周时间,相关卡牌卖出超过70万张,累计成交额突破百万。在闲鱼上,同样有不少卖家在售上述手办、卡牌等相关联名产品。
![图片](https://res.cqnews.net/contentcloud/1/REPRINT/MEDIA/PICTURE/2025/2/9/93d42be304b4484091986d3c202a56d9_wh499x1000.jpg)
国产IP联名产品成新宠儿
除了哪吒联名金手镯,以“悟空”为代表的其他热门国产影视IP黄金产品也在市场上备受关注。
IP衍生品故事越写越红火了,高价也挡不住消费者的热情。今年1月23日,《黑神话:悟空》与周大福推出联名款,包括黄金手镯、黄金吊坠、黄金转运珠等,售价从几千元到几万元不等。如一款“随心尽意”的足金黄金手镯,重量约38克,售价为4.66万元。在小红书App上,一些分享前述周大福饰品的“开箱”帖子成为点赞过千的热帖。
玩偶品牌INART也于近日开启了《黑神话:悟空》的“天命人·大圣金甲套”收藏级可动人偶预售,售价为2480元。
“IP+黄金”何以走红
针对哪吒等“IP+黄金”的“双重Buff”,国金证券分析师认为,这类藏品走红暗含三重逻辑:黄金抗通胀属性打底,国漫顶流IP赋能,Z世代为情怀买单的消费惯性。更精妙的是设计团队埋下的"时光彩蛋"——手镯内侧激光雕刻的"我命由我不由天",在特定角度会投射出动态哪吒虚影,这种技术细节成为藏家眼中的增值王牌。
不过,值得周边市场上的消费者和投资客们关注的是,未经授权的仿制品可能涉及侵权问题。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的律师孟博表示,电影中角色的形象及设计已受版权保护,任何复制都需经过权利人的授权。如果商家仿制同款并声称为联名款,将可能造成误导消费者的情况,触犯相关法律法规。
文|记者 胡彦
责任编辑:邓旻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