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眼TV-华龙网
近日中央气象台发布了蛇年首个寒潮蓝色预警,全国大范围的气温骤降让不少人都裹紧了羽绒服。北风呼啸,带来的不止是寒冷,还有许多疾病隐患。重庆市人民医院(重庆大学附属人民医院)近期为多名突发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进行了急诊手术,专家提醒:寒冷天气容易导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尤其是中老年人和有心脑血管病史的患者,更需提高警惕,做好预防措施。
争分夺秒!69分钟的生死竞速
早上08:08,120急救指挥中心的电话铃声骤然响起。电话那头,焦急的声音传来:一名62岁的男性患者在家中突发无明显诱因的剧烈胸痛,还伴着大汗淋漓。情况危急,时间就是生命!接到求救信号的重庆市人民医院120急救小组没有丝毫犹豫,迅速出车,风驰电掣般赶赴现场。
早上08:21,仅仅13分钟后,医护人员便抵达了患者家中。此时,患者正虚弱地躺在沙发上痛苦呻吟,每一声都揪着医护人员的心。护士立刻熟练地为患者行18导联心电图检查,凭借丰富的经验和专业技能,医护人员通过心电图迅速做出初步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来不及多想,他们立刻展开一系列争分夺秒的紧急措施:吸氧、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道,让患者嚼服“心梗一包药”,同时将患者的生命体征数据和心电图结果实时传输回医院胸痛中心。
胸痛中心医疗团队收到信息后,深知患者病情刻不容缓,果断决策,启动绕行急诊直接 PCI手术的救治方案。120 救护车一路拉响警报,向着医院疾驰而去。一路上,窗外寒风呼啸,车内气氛紧张而凝重。医护人员时刻密切监测着患者病情变化,一边用专业知识安抚着焦虑的患者及家属,给予他们心理支持,一边做好随时应对突发状况的准备,为后续的救治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08:57,救护车顺利抵达医院。早已待命的导管室介入团队与120医护人员迅速完成无缝对接。
09:03,患者被直接送入导管室。在介入团队的精准操作下,冠状动脉造影及PCI手术紧张有序地展开。每一个动作都精准无误,每一秒都至关重要。
09:17,在患者呼叫120的第69分钟,送至患者闭塞血管处的球囊成功扩张,心肌的血液灌注得以恢复!至此,这场惊心动魄的生命救援暂告一段落,术后,患者被安全转送至 CCU 进一步观察和治疗,目前病情稳定,恢复良好。
寒潮来袭,警惕心脑血管 “风暴”
在寒潮天气的影响下,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显著增加。为了让广大市民能够更好地应对这一情况,重庆市人民医院专家为大家带来了贴心的健康科普。
预防心血管疾病,这些要点要牢记:
1、注意保暖,避免受寒:寒冷天气下,血管容易收缩,导致血压升高。外出时要注意保暖,尤其是头部、颈部和四肢的保暖,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寒冷环境中。
2、适度运动,避免剧烈活动:寒冷天气下,适度运动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但应避免剧烈运动,尤其是早晨气温较低时,不宜过早进行户外锻炼。
3、合理饮食,控制血压血脂:冬季饮食宜清淡,避免高盐、高脂肪食物,多吃富含纤维的蔬菜水果,保持血压和血脂的稳定。
4、定期监测血压血糖:有心脑血管病史、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应定期监测血压、血糖变化,避免因寒冷天气导致病情加重。
5、保持心情愉悦,有冠心病病史的可常备速效救心丸。
这些症状出现,及时就医别拖延:
1、胸痛或胸闷:胸痛是心肌梗死的典型症状,尤其是持续性的胸痛或胸闷,含服速效救心丸无缓解,伴有大汗、恶心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
2、呼吸困难:寒冷天气下,心血管疾病患者容易出现呼吸困难,尤其是在活动后或夜间平卧时,需警惕心功能不全的可能。
3、头晕、乏力:寒冷天气下,血压波动较大,容易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尤其是中老年人,需警惕脑供血不足或脑梗死的可能。
4、肢体麻木或无力:寒冷天气下,血管收缩容易导致肢体供血不足,出现肢体麻木或无力,需警惕外周血管疾病或脑梗死的可能。
(文/吴瑞雪 图/院方供图)
参与评论积分 龙珠商城兑好礼
打开第1眼TV-华龙网查看全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