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推进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重庆给出答案

第1眼TV-华龙网 李文科 曹妤

2025-02-06 11:59
听新闻
2月6日,2025年重庆市推进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新闻发布会举行。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第1眼TV-华龙网首席记者 李文科 摄
2月6日,2025年重庆市推进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新闻发布会举行。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第1眼TV-华龙网首席记者 李文科 摄

第1眼TV-华龙网讯(曹妤)2月6日上午10点,建设“六区一高地”主题新闻发布会在重庆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本场发布会聚焦推进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重庆市发展改革委、市委金融办、市科技局、市经济信息委、市文化旅游委相关负责人出席发布会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迈上3.2万亿台阶

重庆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朱江表示,2024年,全市经济增长态势良好,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7%,成功实现西部进位,总量迈上3.2万亿台阶;“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加速构建。新能源汽车产量大幅增长90%,整车出口突破50万辆;“双倍增”行动带动新入库科技型企业超1.1万家、新评审通过高新技术企业3295家。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排名西部第1、全国第7,全国排名较2023年提高1位。

三项行动、三个突破 力争取得突破性进展

市委召开的“新春第一会”上,围绕持续做大做强“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加快现代服务业集聚成势等方面,部署了推进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的系列重点任务和标志性成果。朱江表示,将对标对表落实市委战略部署,打表推进年度工作任务,力争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全国高质量发展中争创新地位。具体而言,2025年将实施三项行动、实现三个突破:

——实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走深走实行动,在加快“三中心一走廊”建设上实现突破。

重点将推动“4个能级提升”,即提升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西部金融中心、巴蜀文化旅游走廊4个能级,推动双城经济圈建设进入积厚成势、整体跃升新阶段。

——实施以“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为核心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做大做强行动,在打造新质生产力动力源上实现突破。

重点将推动“4个集聚成势”,即促进优势主导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传统产业“智改数转绿色化”、现代服务业4个集聚成势,做强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硬支撑”。

——实施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行动,在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上实现突破。

重点将推动“5个加快落地”,即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推动“416”科技创新成果、争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项目、推动创新人才引育工程5个加快落地,打造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动力源”。

出台推动经济向上向好“30条”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加力扩围

朱江表示,重庆在承接落实国家政策的基础上,制定印发了推动经济向上向好“30条”政策举措,有4个特点,其中,聚焦“扩内需”重点围绕促消费、扩投资、稳房地产3方面,提出系列支持举措。比如,在促消费方面,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加力扩围;在扩投资方面,对“两重”项目安排的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付实行“随报随审随付”;在稳房地产方面,不再将市外人员购买普通住宅纳入房产税征税范围。通过这些政策的实施,预计撬动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600亿元以上,一季度完成市级重点项目投资1000亿元。

2025年力争川渝GDP总量突破10万亿元

“2025年,我们将乘势而上、主动作为,全面落实行动方案工作部署,力争川渝GDP总量突破10万亿元,进一步提升双城经济圈的经济实力、发展活力。”朱江表示。

争取国家赋能,将积极配合国家做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评估,推动主要目标任务顺利完成。配合国家出台双城经济圈建设“十五五”实施方案。

狠抓任务落实,将加快实施川渝年度100个重点合作任务、320个共建重点项目和重庆成都双核联动联建50个合作项目事项。

健全机制保障,将迭代实施双城经济圈建设“十项行动”“四张清单”,加快构建具有全国影响力、重庆辨识度的标志性成果体系。

积极助推科技型企业上市 畅通科技型企业发债“绿色通道”

科技创新、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都离不开金融支持,重庆在金融支持科技创新有哪些做法?

重庆市委金融办副主任、市地方金融局副局长(兼)陈智称,重庆将着力推动构建“股贷债保”联动的科技金融综合服务体系,用好多层次资本市场,积极助推科技型企业上市,畅通发债“绿色通道”,推动上市公司开展并购重组和再融资。

三措并举 促进工业经济质效双提升

“2024年,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稳中有进,工业对地区生产总值贡献率达到30%,拉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7个百分点。”重庆市经济信息委党组成员、副主任罗莉表示,今年,将重点抓好3方面工作,促进工业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较快增长。

提升“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整体发展能级,加快打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之都,不断提升问界、阿维塔、深蓝、启源等品牌的影响力和市占率,引育并举进一步完善零部件产业生态。

增强产业科技创新能力,迭代“产业研究院+产业基金+产业园区”科技成果产业化矩阵体系,布局建设开放共享的概念验证、中试验证平台和科创共享工厂。

开展传统产业“智改数转绿色化”行动,深化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加快“人工智能+制造”应用,建设一批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和未来工厂。

让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有形、有色、有味

重庆市文化旅游委党委委员、副主任朱茂表示,2025年,市文化旅游委将强化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引领带动,打造全国文化和旅游协同发展样板。加快勾勒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的“形”,系统集成搭建“四梁八柱”,让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有形、有色、有味。

2025年力争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万家

重庆市科技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伟表示,将加快产业向“新”,深化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双倍增”行动、科技领军企业培育行动,力争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科技领军企业分别突破1万家、7.5万家、20家。

2025年力争新能源汽车产量提升至130万辆

重庆市经济信息委党组成员、副主任罗莉表示,将锚定市委六届六次全会提出的打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之都目标任务,坚持整零协同、软硬结合、场景牵引、数字赋能、自主创新、品牌提升,力争新能源汽车产量提升至130万辆。

相关专题:

责任编辑:李茜
附件下载:
热点推荐
最新评论
我来说两句...... 发送
查看全部评论 >

参与评论积分 龙珠商城兑好礼

打开第1眼TV-华龙网查看全部评论 >

分享成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