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眼TV-华龙网
流感绝非普通感冒。作为全球每年导致29万-65万人死亡的呼吸道传染病,流感值得每个人提高警惕。
●普通感冒症状温和,以鼻塞、喷嚏为主,病程5-7天。
●流感突发高热(39-40℃)、全身酸痛、乏力明显,可能引发肺炎、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
●气溶胶传播
患者咳嗽产生的微小颗粒可在空气中悬浮数小时。
●接触传播
病毒在光滑表面存活达48小时(如手机屏幕、电梯按钮)。
●超级传播者
20%患者传播80%的病毒。
每年疫苗有效率约40-60%,但能使重症风险降低80%。
●四价疫苗
覆盖两种甲型和两种乙型毒株。
●重组蛋白疫苗
适用于鸡蛋过敏者。
●鼻喷减毒疫苗
3-17岁儿童专用。
奥司他韦/玛巴洛沙韦在症状出现48小时内使用:
●缩短病程1-3天;
●降低住院风险40%;
●减少家庭传播风险30%。
●孕妇
感染后住院风险增加3倍。
●5岁以下儿童
占流感相关住院病例的50%。
●65岁以上老人
死亡率是普通人群的3-7倍。
●慢性病患者
慢性病患者(糖尿病、心脏病、慢性肺病及免疫缺陷者等):每三名流感重症患者中就有一位是慢性病患者。
●持续高热超过3天;
●呼吸困难/胸痛;
●意识模糊/抽搐;
●尿量明显减少;
●皮肤出现瘀。
●提前接种流感疫苗;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戴口罩、勤洗手、环境消毒、保证室内通风;
●增强免疫:均衡饮食、适当运动、保持充足睡眠。
●误区1:“流感扛扛就过去”
延误治疗可能导致多器官衰竭。
●误区2:“喝板蓝根能预防”
尚无证据证明中成药可预防流感。
●误区3:“去年打过疫苗不用再打”
流感病毒每年变异,需重新接种。
重庆大学附属仁济医院(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特别提醒:流感监测数据显示,我国每年11月至次年3月为流行高峰,但南方可能出现夏季小高峰。建议高危人群每半年进行免疫力评估,慢性病患者应提前制定流感应急预案。及时接种疫苗、做好防护措施、科学认知疾病,是应对流感最有效的三重保障。当出现疑似症状时,请及时就诊,避免延误治疗时机。(院方供稿)
参与评论积分 龙珠商城兑好礼
打开第1眼TV-华龙网查看全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