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中的新重庆|多重国家战略叠加 新重庆乘势而上
2025-02-04 06:00:00 来源: 第1眼TV-华龙网
重庆,作为我国中西部地区唯一直辖市、地处“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联结点,叠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西部陆海新通道、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等多重国家战略。
2025年乙巳蛇年总台春晚,重庆分会场以7分钟惊艳世界。
山、水、城、楼、灯,每一帧画面,都刻画着重庆城市发展的轨迹,成为重庆迈向新征程的生动注脚,也让这座城市再次成为全球焦点。
春晚重庆分会场,赛力斯超级工厂,780辆“重庆造”高端智能新能源汽车问界登场,随着车灯不断闪耀编织出变化万千、气势恢宏的光影画卷,成为蛇年春晚最特殊的“演员”。
以秒计算的春晚舞台,为何将镜头对准它们?答案写在重庆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的底气之上。
将时间拨回到1999年,新世纪前夕,西部大开发的号角昂扬吹响。重庆,这座中国西南的璀璨明珠,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正式启动,澎湃出新的发展势能。
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近年来,重庆在经济社会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汽车,这个重庆工业最“硬核”的标志之一,正成为拉动工业增长的强力引擎。数据显示,2024年,重庆汽车产量254.01万辆,同比增长9.4%。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95.3万辆,增长90.5%,大幅领先全国增长率近60个百分点。
这背后,是“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和“416”科技创新布局不断积厚成势。
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壮大,超级工厂智慧车间赋能产业提质增效,长安汽车、赛力斯汽车等“重庆制造”擦亮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之都“金名片”,成渝共建形成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4个万亿级产业集群,老工业基地在数字时代迎来蝶变新生……
去年底召开的重庆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制造”成为热词:“要紧盯做大做强制造业”“瞄准先进制造业促转型”“加快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重庆,作为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在产业发展的征程中一路高歌猛进,向着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奋勇前行。
除夕当晚,两江四岸人头攒动,由3000架无人机组成的火车头划过重庆的夜空,满载着希望与生机,缓缓驶进AR技术生成的时空隧道。
这辆火车头象征着2011年从重庆团结村发出的第一列中欧班列,作为内陆开放综合枢纽的重庆,如今已见证了中欧班列从1到10万列的跃升。
“蜀道三千,峡路一线。”崎岖难行,峡江湍急的山城,却从不缺跨山越海、融通中外的勇气。打造内陆开放综合枢纽的定位,为重庆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指明了前进方向。
摊开世界地图,以重庆为坐标点,不同颜色的箭头四向辐射,象征着一条条国际物流大通道向外延伸——向西,中欧班列直达欧洲;向南,西部陆海新通道连接东南亚;向东,随着长江黄金水道奔涌入海;向北,“渝满俄”班列纵贯南北……
从越织越密的线路图,到越来越畅的贸易流程,再到越扩越大的“朋友圈”。
敢为人先拥抱世界,重庆从未停下过开放的步伐。
重庆市委六届六次全会强调,“加快建设内陆开放国际合作引领区”,提出“扎实推进以‘九大关键枢纽’为牵引的内陆开放综合枢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以枢纽为支点,撬动内陆开放新局面。重庆将在“双向赋能”中发挥“乘数效应”,更好地辐射西部、服务全国、链接东盟、融入全球,实现从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向打造内陆开放综合枢纽的跃升。
2025年蛇年大年初一,山城重庆迎来新春第一缕阳光。
此时,一列满载本地及周边地区优质货物的中欧班列,在团结村站缓缓启程,犹如钢铁巨龙,承载着新年的希望与憧憬,踏上通往欧洲的国际物流通道。
这不仅是重庆中欧班列在蛇年开行的首班列车,更是内陆开放高地在新春向世界发出的第一张“名片”,彰显着重庆作为中国内陆开放前沿的勃勃生机与坚定信念。
2025年除夕,南滨路之上灯火璀璨,高楼大厦倒映江水之中,与穿梭的游船灯光相互交织,把长江装点得格外璀璨。
长江,这条奔腾不息的巨龙,成为春晚舞台主角之一。
重庆,这座因水而生的城市,也因长江,奔腾出独属山城的豪迈与热忱,成为这座城市生生不息的灵魂写照。
2016年,《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印发。9年来,重庆以生态保护为着力点,以科技创新为驱动轴,以生产生活方式变革为主线,以区域协同融通为突破,以长江文化保护传承为着色剂,绘就美丽山水城新画卷,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在污染防治方面,重庆以治水为重点,一体推进“九治”,加快城乡黑臭水体清零,深入推进空气质量改善行动,开展建筑垃圾专项治理,提质建设全域 “无废城市”,扎实推进乡镇环境综合整治、乡村风貌整体提升,力求让天更蓝、水更清、地更净。
在生态系统修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上,重庆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抓实长江 “十年禁渔”,全力打好三峡库区危岩治理攻坚战,提质建设 “两岸青山・千里林带”,扎实做好自然保护地建设管理,让长江生态系统重焕生机。
此外,重庆绿色转型发展实现新突破,积极推动传统优势产业智能化升级、绿色化转型,涪陵页岩气田成为全国首次实现商业化开采、首个产能超过百亿立方米的页岩气田;汇聚数字经济企业超过1.5万家,数字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4%,“智造重镇”“智慧名城”成为重庆新名片。
重庆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在2025年“打造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实施10周年标志性成果”,将健全以治水治气为牵引的“九治”生态治理体系,深入实施绿色低碳转型行动,提升生态系统修复水平。意义深远,责任重大。
重相逢,庆新春。2025年,重庆,这座充满魅力的城市,在时代的浪潮中勇立潮头,开启波澜壮阔的全新征程。
第1眼TV-华龙网 曹妤/文 首席记者 董进/审核 刘润 央视视频 渝新欧(重庆)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图
相关稿件:
责任编辑:邵煜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