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潮玩集市人潮涌动 非遗传统表演场场爆满 “非遗版”春节 重庆年味浓消费旺
2025-02-03 07:24:10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 邱小雅
“宝宝,快来看,这些小蛇都是用纸剪出来的。”“这条蛇看上去胖胖的,福气满满。”2月2日大年初五,九龙坡区万象城商圈迎来客流高峰,一对母女站在非遗潮玩集市的剪纸摊位前玩得兴致勃勃。
首个“非遗版”春节,记者走访重庆消费市场发现,非遗潮玩集市在各大商圈遍地开花,非遗元素的商品迎来大卖。
逛
各商圈纷纷推出非遗潮玩集市
今年春节,非遗潮玩集市在重庆各大商圈可谓是遍地开花,消费者络绎不绝。
2月2日下午1点,记者在九龙坡区万象城北区古树广场看到,刚开街不久的非遗潮玩集市已经挤满了人。这里汇集了非遗手作工艺品、国潮文创产品以及运用川剧脸谱等传统元素包装的重庆特产商品。
“一直想带孩子体验木版拓印,今天来逛商场恰巧遇上了非遗集市。”市民刘文告诉记者,这里不仅可以买国潮风小物件,还能和非遗传承人一起动手体验非遗制作,很有仪式感。
在位于两江新区的仁安N+商圈,一场新春年味集市正在进行。记者穿梭于此,非遗风扑面而来,绘糖画、非遗缠花手作、国风鱼灯体验等摊位,吸引着不少消费者驻足下单。
沙坪坝区歌磁巷,则汇聚了40位非遗、民艺传承人,组成极具特色的庙会,荣昌陶、漆器、巴渝棕编、琼缘刺绣等非遗产品在这里都能找到。
美团数据显示,近两周以来,重庆“非遗体验”搜索量同比增长168%,“非遗手工”搜索量增长321%。
买
非遗元素产品销售火
不少重庆商家也抢抓首个“非遗版”春节机遇,推出应景商品。
在龙湖礼嘉天街旁的龙塘湖公园湖面,百米“鱼跃龙门”主题花灯、千米“大鱼海棠”滨湖灯会如梦如幻;附近的琳龙集市,不少摊主上新了颇具传统元素的商品,比如灯笼、剪纸窗花等。
“今年是首个‘非遗’版春节,因此我们上新了应景的木刻年画、手作鱼灯等商品。”琳龙集市内的一家摊主告诉记者,春节期间的销量比平时上涨了30%左右。
渝中区的重百新世纪超市也抢抓首个“非遗版”春节商机,联手敦煌艺术馆召开联名品牌线上线下发布会,推出重百优选联名敦煌系列限量版年货。上新不到一周时间,敦煌联名商品已销售过百万元。
京东消费及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的《春节消费观察》显示,近两周,非遗相关搜索量同比增长超80%,灯彩、年画、剪纸等产品销售热度大增。
娱
非遗传统表演座无虚席
在“非遗版”春节,看一场传统民俗表演也成为不少人的选择。
春节假期,位于两江新区的重庆市川剧院剧场座无虚席,一场场川剧演出轮番上演,年味儿十足。
“从大年初一至初七,剧院不仅有传统的经典大幕戏,还有优秀青年演员的折子戏。”重庆市川剧艺术中心大剧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针对蛇年春节,剧院还重新推出了剧目《金山寺》,以新的面貌迎接蛇年。
在重庆欢乐谷,从正月初一开始,每天都为游客献上一场场精彩纷呈的民俗文化盛宴,包括火爆全网的潮汕英歌舞、川剧绝活变脸、绚烂夺目的铁水钢花和飞天火壶、惟妙惟肖的皮影戏,以及富有岭南特色的南派舞狮等精彩演出。
“英歌舞是潮汕地区很有代表性的民间舞蹈,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想到在重庆也能看到原汁原味的表演。”来自广东的游客张豪说。
记者了解到,今年春节期间,重庆各大景区、商圈的非遗传统表演已不下百场,打卡非遗年俗已然成为今年春节消费市场的顶流。
责任编辑:熊世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