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中的新重庆丨创新之城 向“新”前行
2025-02-03 06:00:00 来源: 第1眼TV-华龙网
今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晚中,重庆作为分会场首次亮相。总台春晚重庆分会场,780辆“重庆造”高端智能新能源汽车问界通过特殊编程处理,智慧车灯有节奏地随着音乐闪烁,组成舞台灯阵,闪耀整个舞台。
这是重庆作为制造重镇的“硬实力”,也是重庆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结出的硕果。
重庆是新中国六大老工业基地之一,拥有41个工业大类中的39个、全部31个制造业大类。近年来,重庆围绕“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建设和“416”科技创新布局,统筹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未来产业培育、传统优势产业升级,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向“新”前行,点燃高质量发展新引擎,聚力打造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今年总台春晚重庆分会场上,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内,一列车头显示“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的中欧班列,作为“新春专列”缓缓驶出,带着对沿线各国人民的美好祝愿开启新征程。
作为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源发地和起始站,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是重庆“四向通道”中心。为大力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重庆大力建设数字西部陆海新通道,创新搭建智慧铁海联运、智慧国际铁路联运等应用场景,以数字化推动通道建设运营的体系重构、业务流程再造和体制机制重塑。
2025年重庆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显示,数字陆海新通道建设步伐加快,覆盖通道全域的跨境金融服务网络基本形成,西部陆海新通道通达127个国家和地区的555个港口,重庆经通道货运量、货运值分别增长41%、67%。
数字陆海新通道的高水平建设是重庆依托新质生产力,奋力打造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内陆开放综合枢纽,谱写现代化建设重庆新篇章的生动实践。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如何激发“新”优势,确保新质生产力“创新”“质优”?科学布局是关键。
近年来,重庆将新质生产力的培育纳入城市发展战略核心,通过聚力建设“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和“416”科技创新布局,通过政策引领、平台支撑、产业集群协同,打造全链条创新生态。
“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即,3大万亿级主导产业集群、3大五千亿级支柱产业集群、6大千亿级特色优势产业集群、18个“新星”产业集群。“416”科技创新布局即,通过聚力打造数智科技、生命健康、新材料、绿色低碳4大科创高地,积极发展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16个重要战略领域。
来自市发展改革委的消息,重庆聚焦重点领域、发挥特色优势,以高技术、高效能、高质量的新质生产力赋能制造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重庆组织实施了总投资33亿元的首批11个项目;在科技创新平台载体打造方面,已累计布局建设国家级、市级科创基地420多家。如今,随着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建设的不断推进,一批具有高质量特征的新质生产力动力源正不断壮大。
作为总台春晚重庆分会场演出地之一,赛力斯超级工厂惊艳亮相。
现场,一辆崭新的问界M9从赛力斯超级工厂启航门中驶出,随后汇入由780辆问界M9组成的车阵,共同点亮这场科技与艺术的视觉盛宴。伴随着音乐节奏,问界M9化身“舞者”,以闪耀的车灯编织出一幅幅变化万千、气势恢宏的光影画卷,与舞台灯光、艺术体操表演完美交融。
赛力斯超级工厂位于重庆市两江新区龙兴新城,是一座“汽车产业大脑”生态下的世界级超级工厂。在这座超级工厂内,超过1600台智能终端协同运作,每一个机械臂的动作都经过精准设计与计算,每一次自动化装配都体现着高效与精确。
从冲压车间到焊装涂装再到总装,这个工厂几乎每一步生产流程都实现了无人化或高度自动化操作,实现了“柔性化、透明化、自动化、互联化、智能化”造车,有效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不只是赛力斯,在今年总台的春晚中,长安旗下多款汽车作为重庆“新汽车”的代表,驰骋在千厮门嘉陵江大桥上,与城市的灯火完美交融,成为一道流动的风景线。
在位于重庆市渝北区的长安汽车数智工厂内,一幅高度自动化、智能化的汽车生产图景跃然眼前:AGV灵活穿梭于车间每个角落,精确无误地进行物料配送,配备AI系统的机械臂持续高效运作,确保作业精准无误;紧密协作下,格式各样、不同配置的汽车从同一条生产线上依次驶出。
“在数智工厂的建设中,我们依托华为提供的数字化转型方法论,中国联通提供的5G最新技术等支撑,将工厂建设成为了全球汽车行业5G连接规模最大、性能最高的工厂。”该工厂相关负责人介绍。
目前,长安汽车数智工厂拥有800余个智能化设备、1400余个机器人、全自动化工作站200多个,关键工序实现100%自动化,每60秒就能下线一辆汽车。
除机械制造外,重庆还有更多传统产业在引进新技术上获得了大力支持。比如,重庆坚持“喜新不厌旧”,注重发挥传统产业稳增长“基本盘”作用,制定出台了《重庆市推动工业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实施方案》。截至2024年三季度,完成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8520台(套)。创新推出技改专项贷政策,发放贷款167笔,金额88亿元,撬动投资927亿元。
在今年总台春晚《庆·新春》节目中,一架eVTOL在长江和嘉陵江交汇处的璀璨夜空中起飞,遨游空中。
除了eVTOL,无人机表演方阵也亮相春晚重庆分会场。为了让观众更好地感受8D重庆的魅力,春晚导演组特别引入了超大型无人机矩阵,作为舞台的视觉延展空间,结合人工智能技术,为观众打造一场光影交织的视觉盛宴。
这些都向世界观众展示了中国低空经济发展的创新成果。
低空经济,是当下的热门话题。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正成为拉动新一轮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重庆高度重视低空经济的产业布局和发展, 目标是到2025年建成3个以上低空产业试飞试验基地,3个以上通用航空器整机制造创新研发平台,新增通航制造业投资100亿元以上,低空经济主体数量达到400家,加快打造“低空经济创新发展之城”。
当前,巴渝大地正掀起一股低空经济发展热潮。
3月,一架载人飞机,从两江龙兴通用机场起飞,完成了西南跨省低空目视航线的首次演示飞行。7月,首届“重庆低空飞行竞赛季”启动。 9月,《重庆市推动低空空域管理改革促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2024—2027 年)》发布,明确提出打造 “ 低空经济创新发展之城”。11月,第十五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重庆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签约,双方携手,共同打造低空飞行示范区。
低空经济的蓬勃发展,是重庆积极壮大新兴产业和培育未来产业,构建经济增长新极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重庆在生物制造、前沿新材料等多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如智翔金泰自主研发的全人源抗IL-17A单抗——赛立奇单抗获批上市;在先进材料领域,“神舟”系列飞船、“嫦娥”系列卫星等“国之重器”中使用了大量“重庆造”关键高精尖铝合金材料。
目前,重庆正凝聚合力,实施前沿技术创新策源、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优质企业主体培育、未来产业先导区建设、应用场景牵引、高端创新人才汇聚等六大行动,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打造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从“制造”到“智造”,从传统产业升级到未来产业布局,创新篇的新重庆,正以新质生产力为引擎,加速迈向 “4万亿工业总产值”目标,为高质量发展书写重庆新篇章。
第1眼TV-华龙网 陈雨/文 刘润、央视视频/图
相关稿件:
责任编辑:邵煜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