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海之路,往往漫长而艰辛。然而,位于重庆东部、武陵山深处的石柱,却在短短一个月内实现了“出山”到“出访”再到“出海”。
1月24日,首批石柱莼菜即食产品“莼小丝”首发日本。
在石柱下路工业园区,装载集装箱的货车,经江海联运至上海港,约三周后到达日本博多港。
这也标志着石柱莼菜由原材料出口到加工产品出口、贴牌转出口到自营出口的“双突破”,真正实现了、落地了。
一盒小小的莼菜同步带动辣椒、黄连,为当地带来一亿美元的订单。在石柱外贸承压的境况下,这样的突破带来了极大的发展信心和底气。
意义远不止于此。
为什么石柱莼菜能在短时间内实现出口日本?
“拼了!”这是第1眼TV-华龙网记者在石柱采访时,从不同人口中听到的回答。
石柱莼菜出口日本的全过程,可以归结为三个关键词:最小的团(仅三人)、最短的时间(仅一个月)、最好的效果(一亿美元)。
本期《渝州瞭望台》,为你揭开石柱莼菜出口日本的故事。小小莼菜,一头连着广袤田野,一头连接广阔市场,映射出时代发展的脉搏。
“你能去一趟日本吗?”
2024年年底,李颖找到石柱县委书记张华,心急如焚。
60岁的李颖是重庆(石柱)水火土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水火土公司)的董事长,2018年经“鲁渝协作”,已扎根石柱6年从事莼菜产销研发。
“日本企业准备和我们合作,但对方缺乏信心。”李颖将自己的窘境一一道来。
去!
但能否成行,还不一定。
石柱县委办公室主任陈森林解释称,因是突然提出出访日本,按照常规的审批流程根本不行。且当时正值元旦节临近,能否见到日方负责人,能否达成实际性成果,谁也说不准。
但机会不会敲第二次门。当天,石柱就抢抓时间,对接市委办公厅、市外办、市商务委,连夜准备好出访材料报送。
“这么好的项目,我们一定开启绿色通道,积极支持服务保障石柱经贸招商团走出去。”市外办相关负责人详细了解出国的原因和目的后,万分支持。
仅仅一周时间,石柱就完成了申请出国的流程,同时紧锣密鼓地制定好出访日本的行程。2024年12月23日,县委书记张华、县委办公室主任陈森林、县商务委主任冉孟于,一行三人的石柱县代表团飞赴日本。
出访日本的三天半时间,代表团与在日中国厨师精英协会、日本川渝总商会、日本国际贸易促进会、三明物产株式会社等举行座谈交流,拜访世界500强罗森集团总部并考察东京罗森便利店及旗下高端超市。
最为重要的是,看到了石柱党委政府的诚意和承诺,日本株式会社AS董事长于文航,终于下定决心,与水火土公司签订莼菜、辣椒、黄连等农产品订单共计一亿美元,其中莼菜为8000万美元。
这也是石柱莼菜产品有史以来获得的最大一笔出口订单。
消息从日本传到石柱,农民都乐开了花。
滑嫩的莼菜芽。石柱融媒体中心供图
抢时间也要抢资源。三天拿下一亿美元的大单,看似奇迹的背后,始于一次“截胡”。
2024年9月,“一带一路”侨商合作发展大会在重庆召开,重庆国际经贸文化促进会将介绍前来参会的日本株式会社AS董事长于文航,前往重庆区县考察。
一直在寻求农产品出海的石柱,闻风而动,积极争取于文航到石柱实地考察。
于文航原是山东人,在日本已生活20年。他公司的一个重要业务,就是为日本3家连锁超市的1200多家门店供应食材。
在首发仪式上,于文航也专程从日本赶来,对石柱莼菜一个月内出口日本甚是满意。
一切看似顺风顺水,可直到发车前,石柱各相关部门和企业,都在踩“风火轮”。
一个月前,订单来了,问题也来了。
根据合同,8000万美元莼菜订单并非原材料,而是加工的即食产品。
“此前,莼菜只能在饭店才能吃到。”于文航告诉记者,莼菜一摘下来,莼胶就开始流失,行业内一般会先将莼菜用热水杀青,将其浸泡在冰醋酸中。但食用前的脱酸十分麻烦,消费者根本不会处理。
其实,早在2021年,水火土公司便已开发出首款莼菜即食产品,但在开拓市场方面,并未取得突破性进展。
此次达成合作,于文航正是看重了水火土公司具备即食产品的生产能力。然而,与国内不同,日本市场对即食产品要求透明包装,净含量也控制在65g。
怎么办?一条全新生产线加速上线。
工商银行重庆石柱分行为企业快速解决了资金需求,重庆海关所属黔江海关组建工作专班,助企业顺利拿到出口“身份证”,还指导企业做好自检自控,开展铅、镉、六价铬、汞等重金属检测。
发车前连续三天,石柱商务委、经信委、县工业园区和工业集团的三十多名职工,也来到工厂盖盒盖。
“下一批产品就能实现全自动化了,盒盖设备年后就到。”
一亿美元的订单,潜藏着更多的机遇。
石柱莼菜即食产品首发日本后,将进入生活超市上架,填补日本市场的一个空白。
为什么是日本?
于文航告诉记者,全世界只有中国和日本产莼菜。因为莼菜生长环境严苛,适温在20-30℃,海拔1200-1600米,水质要求无污染且常年缓流水不断,不能施用化肥和农药,因此在日本只种植了400亩。
“莼菜在日本是一种认知度极高的蔬菜,多出现在高级餐厅。”于文航说,以前日本多通过“二道三道”从中国进口,价格很贵。
“日本是西方的一个窗口,其餐饮注重融合创新,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会在日本顺藤摸瓜,找到好的食材。”于文航对市场前景充满信心。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出访日本,石柱也和第一家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连锁便利店企业罗森集团达成了合作意向。
1月24日,首批石柱莼菜即食产品“莼小丝”首发日本。第1眼TV-华龙网记者 张彬焱 摄
一亿美元的订单,还形成了良好的示范效应。
现在,李颖忙得脚不沾地,忙于接待各个部门牵线而来的客商,就在出访一周之后,日本做高端餐饮渠道的客商闻讯而来。“香港客商正在洽谈业务中”。李颖又分享了一个好消息。
这也点燃了其他在石企业的发展信心,为此石柱迅速成立专班、专门召开会议,收集企业关于“走出去”的意见,“以前我们是当好服务员,现在更注重当好销售员。”
2025年,石柱将致力于让更多“石柱产”“石柱造”走出国门、畅销海外。
一亿美元的订单,带来的是比黄金还珍贵的信心。
除了示范效应,此次石柱还获得了一个重要启示,那就是国际视野。
开发国外客户不仅是一项商业活动,更是一种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方式。
石柱莼菜种植历史悠久,产量占全球70%,但一直未实现自营出口的重大突破,其中有个原因是贸易壁垒之下的信息差。
首先在于原材料的认知差异。以莼菜为例,在国内少有人食用过莼菜,而在日本属于高端食材,被称作“长寿菜”。
其次在于消费习惯的较大差异。日本较为喜欢果冻口感的即食产品,莼菜吃起来就类似果冻。
石柱莼菜即食产品三周后达到日本。第1眼TV-华龙网记者 张彬焱 摄
信息就是商机。
于文航还告知,日本对进口产品的要求、居民的消费习惯等与国内有着较大差异,必须和企业提前沟通,才能避免“踩雷”。
“打开国际市场一定要更精准更细化。”冉孟于分析,找到对口企业很难,政府和协会就像红娘一样,用心用情介绍门当户对的匹配对象。
对此,李颖也深有体会。此前,他带着“莼小丝”产品一年参加三十几场展会,但一直没有突破,直到通过政府搭桥,埋下了出口的种子。
当前,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日益多样化、个性化。因此,农产品出口需要具备国际化视野,深入了解国际市场的需求和趋势,才能在海外市场闯出一片天。
石柱莼菜即食产品“莼小丝”。第1眼TV-华龙网记者 张彬焱 摄
石柱县委书记张华:
为出口提供“全环节”“一对一”服务
石柱莼菜即食产品出口日本的背后,政府在关键时刻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什么能快速出口,将带来怎样的影响?石柱县委书记张华对此进行了解读。
第1眼TV-华龙网记者:石柱莼菜即食产品为什么能在一个月实现快速出海?
张华:俗话说得好“一分信誉十分金,十分信誉赛黄金”。签订莼菜产品出口订单后,我们严格遵守契约精神,迅速履行协议责任,从“产品生产”“出口渠道”“要素保障”三个方面加码加力,确保莼菜产品保质保量快速出口日本。
在“产品生产”方面,督促指导企业针对日本市场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在最短的时间内开发出最适宜日本消费者的产品,加班加点、保质保量地完成了生产任务。
在“出口渠道”方面,积极协调重庆海关、市商务委等相关部门指导支持,缩短货物通关时间,为莼菜产品出口提供最大便利。
在“要素保障”方面,组建县级层面的工作专班,由我亲自牵头,分管县领导具体负责,县商务委、县农业农村委、县工业园区管委会等相关部门靠前服务,对企业采购、生产、包装、销售提供“全环节”“一对一”服务,全力解决要素保障难题。
也正是得益于如此高效的上下联动、协同配合,才能在短短一个月时间内实现莼菜产品快速出口日本。
第1眼TV-华龙网记者:莼菜即食产品开了好头,未来石柱“三色”产业怎样布局“走出去”?
张华:石柱将深入实施外贸优进优出行动,大力培育进出口贸易新增长点,我们将加大符合国际标准的产品的开发力度,让更多类似于“莼小丝”的产品生产上市;其次是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品牌的影响力,让世界知道重庆的山区库区有这样绝好的产品;其次,要积极“走出去”,吸引更多的外商“走进来”,参与石柱“三色”产业的加工、生产、销售。石柱本地也要培育龙头企业,共同把“三色”产业做大做强,将更多产品推向国际市场。
出口,为莼菜高质量发展打开了新的场景。
不难看出,石柱莼菜拿下一亿美元订单的背后,既得益于大的战略,也有微处的争取,既有市级层面的支持,也有区县的协作,看似偶然,实则必然。
于文航总结此次的合作为:山水有情、协会有义、政府有力、企业有缘、落地有声。
如果还要加四个字,就是局面有利。
近年来,重庆农产品出口势头强劲。借助西部陆海新通道、中欧班列等通道优势,江津花椒、巫山恋橙、荣昌血橙等几十种农产品,相继出口到马来西亚、新加坡、澳大利亚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蝴蝶扇动翅膀就能引起全世界的浪潮。身在武陵一隅的石柱,也能和国际市场产生深刻的链接。
石柱莼菜出口日本,在政府支持、技术创新、质量监管等方面提供了宝贵的启示,相信也能为农产品出海提供参考。